概況
餘姚陸埠以東的五馬山,北與姚江北岸的龍山、鳳凰山一江之隔,南連群峰,是巍巍四明山脈中的一段風景。遠眺五馬山崗,恰似五馬奔騰,山因此得名。五馬山下,有“三山護平原,一江臨其中”之說。祠堂跟就坐落在這塊風水寶地之上。當然,在村民的眼裡,五馬山只是“面前山”而已。村以祠堂得名,祠堂建於元至正十三年(1353),為李自立之孫李仁仲所建,曰“敦本堂”。
人文歷史
據《慈谿李氏宗譜》(以下稱《宗譜》)記載,13世紀,李光的曾孫李自立因避戰亂自五夫來到慈谿縣石台鄉五馬山下,一眼看中了這塊風水寶地。據《宋史·李光傳》,李光,字泰發,為唐太宗李世民16世孫。南渡後任參知政事(副宰相),力主抗戰,與秦檜發生衝突,遭打擊報復,一再貶謫,遠徙海南。李光是南宋的四大名臣之一,他歷官三朝,剛正不阿,屢建功勳,因此卒謚莊簡。
自李自立定居五馬山下後的幾百年里,除祠堂跟外,隨著子孫繁衍,周邊又陸續有了九四房、黃浦橋、儼七房、老八房、朝東屋、樟樹下、大門頭等自然村,因這一帶自古屬於慈谿縣石台鄉十九都,因此泛稱為“十九都李家”。當年,宋理宗趙昀敕贊李氏家族“衣冠朝像,科第傳家,簪纓繼世,忠孝和友,子孫永傳”。十九都李家繼承了李光耕讀傳家的傳統,700多年來,賢達輩出。據《宗譜》記載,僅明清兩代就出了庠生(古代學校稱庠,故學生稱庠生)281人之多,其中不乏舉人、進士。從此,五馬山下成了人文淵藪的地方。
李氏宗祠歷經四度大修,民國初年,22世孫、時任北京政府財政總長的李思浩再次發起重建。據《宗譜》記載,祠堂坐北朝南,與五馬山遙相呼應。它南有照壁、藻池,頭門外有石獅、旗桿。以頭門為中軸線,依次為儀門、中廳、後堂,其中儀門、中廳均有兩廂。圍牆外東西兩弄的兩側,前面為建築,分別是聚義軒和招待室,後面是菜園。祠堂占地八畝,規模宏偉,氣勢磅礴。
在“破四舊”的年代裡,祠堂遭到毀滅性破壞,李氏祖先的神像、牌位付之一炬,牌匾被搬走改作床板、門板。諸多建築先後被用於學校、大會堂、軋米廠、生產隊倉庫和拖拉機房,以後又陸續被改建、拆造。今天,只有儀門的殘壁還在,現作為老年活動室的南牆,兩扇大門之上的門額,“木本水源”四字還十分清晰。
樂善好施是五馬山下的傳統習俗,如今村里還留有“人皆仰之”、“普濟蒼生”等古匾,其中的故事要追溯到13世紀一座與李氏有關的古廟。古廟稱郭姥廟,有前後殿各五間,兩殿之間以廊屋相連,形制特別,現為餘姚市文物保護點。據光緒《慈谿縣誌》記載,“相傳有郭氏者,在宋元間輕財好施,為鄉里所倚賴殆數十年。至有以姥稱之者,久之遂逸其名。元延祐二年,李扦建廟以祀之,顏其額曰郭姥,且以名渡焉。明崇禎十年,大理卿李一鵬重修。國朝光緒四年又修。”李一鵬為敦本堂信六房子孫,天啟五年(1625)醜乙科進士。
祠堂跟出過一位叫李水炎的好人。1967年5月至9月間,正是“文革”最亂的時期,餘姚實行軍管,李水炎當了四個月的餘姚縣革命委員會副主任,為老百姓做了數不清的好事:封山育林、抗洪排澇、救火救災,哪裡艱苦、哪裡有困難,李水炎的身影就會出現在哪裡。哪家不幸發生火災,他抱出唯一的棉被,自己破麻袋破蓑衣當被;哪家斷炊了,他就將自己的口糧送過去,自己卻以野菜度日。當地百姓至今仍在懷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