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盔墳

五盔墳

五盔墳,石室壁畫墓。覆斗形封丘 , 周長 120 米 ,高 5 米。墓室由修琢工整的石條砌築,平面呈長方形 , 東西 4.37米 , 南北 3.56 米。 四壁高 2.18 米。梁枋以上作兩重抹角疊澀藻井 , 上復蓋頂石, 墓室舉高 3.94 米。

簡介

五盔墳五盔墳

五盔墳五號墓為石室壁畫墓。覆斗形封丘 , 周長 120 米 ,高 5 米。
抗日戰爭時期 , 此墓曾被掘開。日本學者有著錄 , 稱之為“通溝 17 號墓”或“四葉冢”。 1962 年春 , 吉林省博物館對其進行了清理。
五號墓的墓室低於地平面3~4米 , 由墓道、甬道、墓室構成。方向 158 度 (東南)。
墓室由修琢工整的石條砌築,平面呈長方形 , 東西 4.37米 , 南北 3.56 米。 四壁高 2.18 米。梁枋以上作兩重抹角疊澀藻井 , 上復蓋頂石, 墓室舉高 3.94 米。
墓室內置三座石棺床 ,東西並列 , 中間為一整塊花崗岩石材修鑿而成 , 兩邊石棺床緊靠東西兩壁 , 各由一大一小兩塊石材構成。
墓室四壁、藻井、棺床及甬道兩壁繪有精美的壁畫。壁畫直接繪在平整的石壁上。先以纖細的墨線或紅線起稿 , 然後設色 , 有紅、褐、綠、黃、白、粉紅等顏色 , 最後以濃重的墨線勾勒定稿。顏色均為礦物顏料 , 以動植物膠調合而成。至今仍很鮮艷。
甬道兩壁各繪一力士 , 面向墓室 , 手持弓箭和綮戟, 足踏蓮台 , 護衛墓室及主人棺槨。
南壁被甬道分為兩部分 , 各繪一朱雀 , 紅勝如火 , 展翅修尾 , 相對而立於蓮台之上。
北壁玄武,一條大蛇纏在一隻大龜上,兩首相對。蛇身有黃、綠及紅褐色格紋,龜背為紅褐色,無甲紋。
東壁青龍 , 南向騰飛 , 龍身為黃、綠、紅褐色 , 以黑色斜方格勾勒鱗紋 , 四肢飾白羽。墓室壁畫中共有龍 39 條 ,形體、顏色大體相同。
西壁白虎 , 身著白色 , 墨線勾出虎皮紋 , 亦南向作飛撲姿勢,與青龍相對稱。
朱雀玄武青龍白虎 , 並稱四神,亦稱四靈。是遠古時潮 , 人們對天上 28 顆星宿構成四組圖象的稱謂。戰國至秦漢墓葬及建築中常有四種形象的磚、石、瓦當等。人們以為是上天為正四方而派出的神靈。因此有南朱雀、北玄武、東蒼龍、西白虎之說。
藻井部分以神仙、羽人、飛天、伎樂仙人為主。最典型的是第一重抹角石的四幅畫。從東北角開始 , 為伏羲女媧 , 皆人首龍身 , 一為男相,手捧日輪 ; 一為女相 , 手捧月輪。是人類起源傳說中的始祖。東南角為一牛首人 , 手執禾穗在前。據文獻記載 , 神農氏牛首人身 , 教人以五穀。後隨一羽人 ,手持火把 , 或為燧人氏 , 教人用火。南方正中一人扶車輪 ,手持槌子敲打 , 旁邊一人在樹下鍛鐵 , 同為傳說中人物 , 應該是造車的羲仲父子形象。西北角繪一乘龍仙人 , 頭戴平天冠 , 衣著袍服 , 後面有一人乘飛廉 , 手持旗幡為儀仗 , 似為傳說中的黃帝。

評價

高句麗王室貴族壁畫墓的壁畫內容 , 經歷由早期現實場景向晚期宗教神靈理念的演進 , 藝術風格從初創時的樸實寫實到成熟期的誇張寫意 , 其繪圖技法、情景構思無不顯示出高句麗民族視角獨特的審美觀點、匠心獨具的藝術創造力 , 達到了藝術形式與思想內容的和諧統一 , 是中世紀東北亞地區壁畫藝術成就的重要標誌。
五盔墳五號墓是高句麗晚期壁畫墓的代表作之一 , 豐富多彩的壁畫題材 , 是高句麗民族底蘊在藝術追求上的充分顯示,其中也透射出對中原文化繪畫傳統的借用與改造 , 鮮活民族特色中處處透出濃厚的中原文化的繪畫風韻。神仙、奇獸等題材 , 是對戰國秦漢以來中原文化流行繪畫式樣的再改造 ; 四神、蓮花、火焰紋等圖案則是汲取了東漢至魏晉時期的道教、佛教等宗教藝術表現形式的營養。不僅如此,道、佛等宗教意識隨著高句麗的發展 , 對朝鮮半島和東北亞一些地區的宗教和祭祀也產生了重要影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