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度空間[漢語詞語]

五度空間[漢語詞語]

時間空間層次統一的理論。 與傳統物理學三維空間觀、愛因斯坦相對論四維空間觀相對而言的新的空間觀,是空間觀發展的最新成果,也是前者發展的必然結果。由我國著名學者陳世清所創立,為第一個中國人創立的哲學理論體系《對稱哲學》奠定了理論框架和自然科學基礎。

基本信息

定義

時間空間層次統一的理論。

釋義

為第一個中國人創立的經濟學理論體系《對稱經濟學》奠定了深層次的方法論基礎。

傳統物理學的空間概念,就是立體三維空間。愛因斯坦相對論認為,空間和時間可以相互轉化,時間是空間的另一種方式,因而傳統的三維空間加上一維時間,成了四維空間。根據系統論,任何系統都是有層次的。這個層次不僅是傳統物理三維空間中的高度,或可用感官把握的不同的物理層面,而且狹義上指事物的不同深度的本質。它雖然只有通過人的抽象思維來把握,然而卻是外界事物的客觀存在。同時,這種不同層次的本質也可以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演變成事物發展的不同階段,成為人們感官可以把握的新的物理三維空間。因此,四維空間還應加上層次一維,任何真正的系統都是 五度空間。這五度空間的任何一維都可以和其他四維相互轉化。作為事物本質的反映的人的 意識空間或心理空間,本質上就屬於這五度空間中的第五度空間—— 層次空間,而且是高層次的層次空間(意識本身又分成不同的層次,哲學思維的空間是最高層次的層次空間)。它同物質世界的相互轉化,是五度空間相互轉化的具體表現。

人類二次創業理論,突出了人在“社會——自然”統一系統五度空間中的主體地位,用人的主體性重新定位整合人所活動於其中的一切系統的各個要素之間的相互關係,使之符合人的全面發展、人類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知識運營學的五度空間方法,就是在知識經濟和經濟全球化時代,以人類二次創業理論和系統論的方法為指導,以主體性和科學性相統一為原則,吸收心理學以及近年獲得諾貝爾獎的行為經濟學、實驗經濟學的科學成果,建立起來的科學、規範、全新的經濟研究和建立經濟學體系的方法。

五度空間不僅是方法,而且是模式,它更全面系統地揭示了事物的本質和結構。

五度空間宇宙觀中,時間、空間、層次是對稱的;在五度空間歷史觀中,社會空間、社會時間、社會層次也是對稱的,前者是後者的基礎,後者是前者的主導;後者通過前者來展示,前者通過後者來提升;它們之間可以相互轉化。

在這裡,時間(不同歷史時期)、空間(不同民族、區域)、層次(不同哲學範式)是相互對應(對稱)的。時間、空間、層次三者可以相互轉化,所以它們相互之間的對稱是動態的。

宇宙的發展,是從本質到現象、從有限到無限、從簡單到複雜;人的認識,是從現象到本質、從無限到有限、從複雜到簡單。這是一個對稱的過程。社會的發展介於上述對稱的兩極之間,本身也是一個對稱的過程:一方面是有序化、共性化、法制化,另一方面是無序化、個性化、自由化;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綜合;既全球化又區域化。社會的調節機制也越來越簡單:從超經濟強制(暴力、戰爭、人身依附關係、計畫安排)到市場,市場從價格機制到價值機制,從人治經法治到法制。

社會的每一個領域,和自然界的每一個領域一樣,也都有自己特定的空間。

宇宙空間和 社會空間的關係,社會空間和某一歷史時期、某一區域空間的關係,是本質和現象、整體和部分、一般和特殊的關係。本質決定現象、整體制約部分、一般說明特殊。研究社會這一特定領域的空間、對稱經濟這一特定的社會的空間,必須以一般的空間理論為基礎。

五度空間觀,是包含自然、社會、意識空間在內的完整的空間理論。以人類為參照系,經濟是社會的核心,社會是自然、社會、意識三大領域的核心。對稱社會空間理論是空間理論的最新發展,對稱經濟學→對稱管理學是對稱社會空間理論的核心。建設對稱經濟、創立對稱經濟學與對稱管理學,體現了五度空間理論的實踐功能。

五度空間方法

五度空間的方法整體上就是五度空間架構中時間、空間、層次相對稱的方法。

在對稱的社會經濟系統中,經濟規律即是層次性的又是歷時性的;創造規律、全息規律、系統規律、統計規律是社會經濟系統發展從宇觀到巨觀到微觀、從高層到低層的各個層次起主導作用的規律。隨著社會從簡單到複雜、從低級到高級的發展,過去的低層次的規律逐步轉化為現在的高層次的規律。網路空間(包括分度空間)作為宇宙這一複雜系統的結構,是五度空間的具體化;在對稱經濟學中,社會經濟網路是為資源合理配置、資源共享、資源再生而進行的制度與技術安排,由信息流、人流、物質流網路組成;其中,人流是核心,信息流是主導,物質流是基礎,人流、信息流、物質流三者之間的關係是相互對稱與相互轉化的。

五度空間模式

五度空間模式揭示了知識經濟(層次)、全球化與多元化(空間)、超速發展(時間)、合作主導競爭與雙贏發展(性質)的對稱關係。既然層次、時間、空間可以相互轉化,知識的重新洗牌將帶動經濟的重新洗牌,經濟全球化與經濟區域化是雙向同步過程,經濟上落後的國家有可能跨發展階段並後來居上;既然層次、時間、空間可以相互轉化,知識經濟時代的產業結構、特別是像我國這樣的開發中國家的產業結構,就應該是以創新業為先導、知識業為主導、製造業為核心、農業為基礎、服務業為配套的再生型→循環型→生態型→穩定型→和諧型→對稱型結構,以取得可持續發展與超速發展。

科學基礎

五度空間觀得到了最新物理學的支持。非線性思維方式的形成、物質的分立結構與量子現象,為五度空間的理論和方法提供了可能的空間基礎。當代基礎物理學理論的核心問題,是破除空間時間連續性的經典觀念,而代之以斷續性的量子思想。二十世紀物理學的一個重要標誌性成果,就是把自然界物質最基本的組成物,歸結為36種夸克,12種輕子,13種規範粒子。以上36種夸克,12種輕子,13種規範粒子已經成為當今時代所認識的61種新的“基本粒子”。所有“基本粒子”的運動,仍然遵循著二十世紀物理學革命後所建立的量子規律(基本粒子遵循的量子規律稱為量子場論)。這一規律的特徵是粒子在空間中的位置、運動狀態不是確定的,而是呈不連續的量子態。量子躍遷證明了空間維度不可分割。近年來興起的宇宙全息統一論認為:“每一空間量子也都是包含著整個物質世界的信息”,“任一相對的獨立的部分都是整體的一個縮影。”如果宇宙是全息的,那么任何一個微觀粒子也就應是五度的,五度空間的真實性沒有例外。如果我們把主客體看成本來就是同屬於不可分的統一的空間架構中,那么在量子世界中看來不可解決的一系列難題,如微觀世界到底是粒子、波、場還是弦,物質是構成的還是生成的、連續的還是無限可分的,都可迎刃而解。世界本來就是你所看到的,主客體的相互關係不是認識世界的障礙,而就是世界的本來面貌;追究離開主體的客體的本來面目是不可能的,也是沒有意義的;關鍵在於觀察者視覺的穩定性、一致性,思考者邏輯的自洽性。

無論是相對論還是量子力學,其中主觀與客觀、主體與客體、意識與物質之間都有著千絲萬縷、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這本身就說明,用包含意識空間在內、把意識空間與物質空間統一起來的五度空間觀來代替相對論的四度空間觀有必然性。五度空間觀是四度空間觀發展的必然結果。量子理論是愛因斯坦相對論四度空間理論向五度空間理論轉化的中間環節。

五度空間的方法是空間性、歷時性和層次性相統一的方法。五度空間方法是邏輯與歷史一致、還原論與整體論統一。

五度空間方法也得到了科學發展史的證明:在自然科學領域:地質礦石的空間排列,可以反映出地質從本質到現象演化的時間歷史。各種自然力的空間排列,可以反映出自然力從本質到現象演化的時間歷史。各種無機物、有機物的空間排列,可以反映出自然界無機物從本質到現象演化的時間歷史,有機物從本質到現象演化的時間歷史,從無機物向有機物從本質到現象演化的時間歷史。生物科學的空間排列,可以反映出生物從本質到現象演化的時間歷史。在社會科學領域,不同社會文明的空間排列,反映了社會文明從本質到現象發展的時間歷史。在意識科學領域,不同學科、同一學科中不同學派的空間排列,反映了人類知識、各學科發展從本質到現象的時間歷史。

五度空間不僅是方法,而且是模式,它更全面更系統地揭示了事物的本質和結構。從五度空間觀看來,概念和概念體系是客體的本質和規律的反映;從主客體統一的系統來講,概念和概念體系作為科學本質和科學規律,本身就是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的一環。科學本質和客觀本質的對稱、科學規律和客觀規律的對稱,就是主客體相互關係——認識關係和實踐關係的結構與模式。

特徵

五度空間觀具有如下幾個特徵:

主體性:空間認識的主體和客體不可分。這種不可分不僅僅是認識論意義上的,而且是本體論意義上的。空間認識的主體和客體不可分是空間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整體性:空間發展的基本線索,從縱向來看,是空間的起源、空間的發展、空間發展的動力;從層次來看,分為宇觀空間、巨觀空間、微觀空間三大層次;從性質來看,分為自然、社會、意識三大類,自然又分為非生命與生命兩大類型。科學的空間理論,必須對空間發展的不同階段、不同層面、不同類型作出統一的說明。空間包括自然、社會、意識空間。從整體來看,自然、社會、意識是宇宙空間的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從具體來看,自然、社會、意識各自都有自己的空間。完整的空間理論既包含對宇宙整體空間的把握,又必須對自然、社會、意識這三大領域的空間作出科學的、有說服力的說明。在五度空間觀看來,離開意識和社會空間,自然空間不能得到科學的說明。空間觀不包含社會空間觀,把社會空間看成不屬於宇宙空間的另類空間,既是不完整的空間理論,又是不科學的社會理論。

全息性:五度空間的各個維是有機統一的,它們不但不可分割,而且可以相互轉化。正像四度空間的各個維之間的相互關係一樣。只不過五度空間觀使這種轉化更加自覺,在實踐中也更具有操作性。五維空間的各維之間的關係是全息關係,它們之間的區別只有在思維的抽象中才能存在,在現實中它們是緊密不可分的。在思維的具體(包括形象思維具體和抽象思維具體)中它們又復歸於一個有機聯繫的整體。

系統性:使不同的空間觀、宇宙空間的不同層面的解釋得以有序化、系統化,相互說明,相互協調,從而使宇宙空間的不同層面、不同部分得到完整的把握。

兼容性:五度空間觀可以使迄今為止的所有空間理論得以綜合,使它們在五度空間觀體系中得以合理定位。分度空間的認識方法,是一種非線性思維的方法。以分形(Fractal)、孤子(Soliton)、混沌(Chaos)等為主要特徵的非線性科學是繼相對論、量子力學之後“又一次科學革命”;非線性科學是研究非線性現象共性問題的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它的產生標誌著人類認識由線性領域進入了非線性領域。非線性科學揭示出來的新事實、新特點和新規律,對人們的思維方式具有重大影響。分度空間理論(弦理論)也說明客觀存在的(甚至作為物理意義的圖形本身)點、線、面,無一不是五度空間(本質維+時間維+物體三維)。無論是巨觀物體,還是微觀物體;無論是波、粒還是弦,都是五度空間。只有五度空間理論,才能科學地解釋分度空間理論(弦理論)。分度空間理論從邏輯上確證了五度空間的理論,分度空間理論(弦理論)也是傳統四度空間理論向五度空間理論轉化的中間環節。

基礎性:宇宙空間和自然空間、社會空間、意識空間、虛擬空間的關係,社會空間和某一歷史時期、某一區域空間的關係,是本質和現象、整體和部分、一般和特殊的關係。本質決定現象、整體制約部分、一般說明特殊。研究社會這一特定領域的空間、和諧社會這一特定的社會空間、和諧經濟這一特定的和諧社會的空間,必須以一般的五度空間理論為基礎。

意義

五度空間觀是對稱經濟學的理論基礎

在空間上並列的不同國家和地區,由於文明發展的程度不同,體現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五度空間是相互轉化的。融合是轉型向發展轉化的中介;只有通過橫向融合,轉型才能轉變為縱向發展。

五度空間觀是 巨觀經濟與微觀經濟、總量經濟學與個體經濟學相統一的理論基礎。 對稱 經濟學是整體 經濟學。

在五度空間觀看來,社會規律是客觀性、主觀性、必然性的統一。社會必然性是社會規律的本質屬性。在五度空間觀看來,必然規律、系統規律、統計規律、邏輯規律、創造規律是社會系統發展從宇觀到巨觀到微觀、從高層到低層的各個層次起主導作用的規律。隨著社會從簡單到複雜、從低級到高級的發展,過去的低層次的規律逐步轉化為現在的高層次的規律,因此它們即是層次性的規律又是歷時性的規律。這個過程同宇宙整體發展過程和人對宇宙的認識過程是一致的,顯示了自然、歷史、認識發展的一致。人類社會有機體是宇宙發展的一個階段、一個組成部分,也是五度空間的統一。社會空間、社會時間、社會層次三者可以相互轉化。在空間上並列的不同國家和地區,由於文明發展的程度不同,體現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社會五度空間的模型用宇宙學的五度空間理論來解釋人類社會,把宇宙和人類統一起來,把自然的規律性和人的創造性統一起來。社會空間、社會時間、社會層次,前者是後者的基礎,後者是前者的主導,後者通過前者來展示,它們之間可以相互轉化。因此巨觀經濟與微觀經濟是統一的,總量經濟學與個體經濟學是統一的。

五度空間觀是知識經濟的理論基礎。對稱經濟學是知識經濟學。

五度空間理論的意義:知識轉變為生產力。如果說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使人類根據質能關係式製造出核子彈,那么五度空間理論導致知識、信息向能量和質量的轉化會裂變出生產力。

用五度空間的模式來定位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和科學規律對經濟客體的規範作用;五度空間理論使哲學和自然科學及其他具體科學實現了統一,使哲學成為可以量化的精確科學,可以像具體科學那樣現實地實現它的功能和意義,從而實現真正的哲學革命。

以上內容引自 陳世清著: 《經濟學的形上學》,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10、1

創立者簡介

陳世清:他擁有自己的哲學範式、經濟學範式和中國人第一個自己原創的經濟學體系、管理學體系、擅長跨學科研究而在學術上自成一家,曾出版《經濟領域的哥白尼革命》等四十多部著作,並公開發表數十篇經濟學、管理學、哲學論文,論文多次轉載並多次獲獎。他是五度空間理論、對稱哲學、對稱邏輯、對稱經濟學、再生經濟學、和諧經濟學、幸福經濟學、對稱管理學、人類二次創業理論、知識運營學、創業經濟學、名牌經濟學、共有制理論等經濟理論的創始人,致力於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理論和實踐兩方面做出創新性成果,被稱為“中國的愛因斯坦”、真正的經濟學家。其創立的對稱經濟學被認為結束了人類經濟學的史前史,是人類經濟學範式的革命。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