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五常市科技局重大產業化項目--五常市葵花陽光優質稻米產業化開發項目已全面啟動為進一步利用五常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先進水稻栽培技術,生產出優質無公害的稻米,對優質水稻進行精深加工,創出名牌,提高五常大米在國內外市場占有率,全面提高水稻生產的經濟效益 ,促進五常市水稻支柱產業的發展,五常市葵花陽光水稻研究所承擔了優質稻米產業化開發項目。
目前,優質稻米產業化開發項目建設工作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做到了基地落實,措施落實,技術落實、人員落實、資金落實,品種落實,試驗項目落實。
一是基地建設工作已全面啟動。按方案要求,在優質水稻原種基地建設上繼續抓好“五優稻一號”及“五優稻”系列良種提純復壯工作,以保持“五優稻”系列品種優良種性,同時篩選繁育後備品種作為後續種源。在五常鎮、龍鳳山鄉、山河鎮,民樂鄉、小山子鎮建成20萬畝優質水稻生產基地。其中:五常4萬畝,龍鳳山鄉5萬畝,山河鎮3萬畝,民樂鄉3萬畝,小山子鎮5萬畝。基地已落實到村屯、農戶,落實到地塊。在五常鎮新興村建設標準化大棚800平方米,建設標準化方條田60畝。為保證生產優質水稻質量,統一栽培技術標準,我們於2月25日---3月18日舉辦8期科技培訓班,組織水稻專家對鄉鎮農技站技術骨幹、基地科技示範戶、種田大戶2000餘人進行優質水稻栽培技術培訓,發放優質稻米產業技術規程3000冊。參加培訓技術骨幹、示範戶對大中棚育苗,超希植栽培、測土配方施肥、納米863生物助長器處理水灌溉,節水灌溉以及病、蟲、草害綜合防治技術技能基本掌握,並能夠把所學技能套用到生產實踐中去,帶動基地農戶搞好優質水稻生產,在生產季節,專業技術人員進行跟蹤指導,保證這些技術措施能夠全面落實到位。現在,這項工程已進入種子處理及苗床準備階段。
二是精米加工線已初具規模。到目前為止,已投資50萬元購置精米加工設備,購進拋光機2台,色選機1台。投資10萬元對精米加工廠進行改建,廠房面貌一新,能夠保證精米加工需要。目前有五常鎮、安家鎮、衛國鄉等5家小型大米加工企業主動與葵花陽光米業合作,為米業進行初加工,願與葵花陽光米業大企業長期合作,希望成為葵花陽光米業基層加工單位。已經在哈爾濱、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建立銷售分公司,目前已進入哈市沃爾瑪等五家超市。在青海油田組織的59家大米生產企業採購競標中以最高的評分,合理的價格力壓群雄成功中標,現已開始常年供貨。銷售工作發展勢頭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