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山模式

五山模式

中國經濟2003年8月,綠十字走進五山鎮堰河村,在當地進行了一系列環境改善及生態農業的實踐,我們稱之為“五山模式”。 五山鎮堰河村三組村民馬建華家,一座漂亮別致的小樓掩映在綠樹叢中。 堰河村,一個窮鄉僻壤,人多地少,村民收入一直很低。

基本信息

作 者:孫君,王佛全 著 叢 書 名:出

版 社:人民出版社ISBN:9787010054827出版時間:2006-04-01版 次:1頁 數:432裝 幀:平裝開 本:32開所屬分類:圖書 > 經濟 > 中國經濟

內容簡介

2003年8月,綠十字走進五山鎮堰河村,在當地進行了一系列環境改善及生態農業的實踐,我們稱之為“五山模式”。“五山模式”在堰河村的初步成效在當地引起了極大的反響,現今,堰河村的綜合指標在五山鎮的所有村壓中排名第一,這種示範效應讓當地其餘村莊積極效仿,紛紛要求綠十字在村莊開展工作。
為此,我們編寫了《五山模式》這本書。本書上篇記述了五山鎮進行農村生態文化建設的實踐經驗,下篇以鄉村日記的形式,將五山鎮在生態文化建設中發生中的變化,呈現給大家,以期對中國的農村建設能有一點啟示,這將是我們的最大的收穫。

《五山模式》系列叢書

五本書分別為:《走向生態文明五山模式(上)——一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典型標本》、《五山鄉村日記五山模式(下)——一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典型標本》、《參與式發展——一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典型方法》、《專家觀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權威解讀》、《典型案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模式參考》。

由民間環保組織北京綠十字歷經七年的鄉村社會實踐,從北京延慶的地球村(堆臼石村)到湖北省穀城縣五山鎮堰河村,生態環境藝術家孫君與他的同仁們通過在農村中的實際工作及親身經歷,從實踐到理論初步完成《五山模式》系列叢書。該書一套五本,全部為三十二開,首批印數為6000套,採用再生紙印刷,共120多萬字,已於2006年4月中旬,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綠十字在湖北穀城縣五山進行新農村模式實踐兩年的過程中,把中央提出的20個字落實到細節上,開啟了初出端倪的“五山模式”;並在忙碌的工作當中,拍攝記錄了一萬多張照片,用文字記載五山模式實踐過程中發生的點點滴滴。叢書的內容是綠十字根據廣大縣鄉村幹部的意見進行編輯的,主要把實用、操作性和工具書合為一體的系統的書籍,以適應目前廣大讀者、研究領域和農村的實際需要。

“五山模式”改變了堰河的面貌

五山鎮堰河村三組村民馬建華家,一座漂亮別致的小樓掩映在綠樹叢中。
見有客人來訪,馬建華笑呵呵地將記者一行讓進堂屋。
從堂屋往裡走,右邊是廚房,左邊是衛生間。廚房裡滿牆是雪白的瓷磚,打開灶台上的沼氣爐,藍色的火苗噝噝作響,擰開灶台旁的自來水管,嘩嘩地流出清澈的山泉。
客廳里,雙人沙發前擺放著一個套袋垃圾桶,沙發上方的牆上懸掛著分體式空調。
主人泡上新茶,茶香撲鼻。說起這幾年生活的變化,馬建華笑開了花。“以前飯都沒有吃的,現在時不時地還買些粗糧吃。”
說笑間,馬建華1歲2個月的外孫女,搖搖晃晃地跑過來,要外婆給她擦鼻子。擦完鼻子,她從外婆手中要過衛生紙,又搖搖晃晃地跑到沙發前,將衛生紙丟進垃圾桶里。見記者感到驚訝,馬建華解釋:“村里實行垃圾分類,大人、小孩都知道講衛生了。這都是孫老師教的。”馬建華所說的孫老師,是北京民間環保組織“綠十字”的孫君。
共同的語言,使孫君和五山鎮黨委書記余寶軍走到了一起。他們選擇堰河村進行試驗——建設生態文明鄉村。
堰河村,一個窮鄉僻壤,人多地少,村民收入一直很低。1991年,閔宏彥上任村支書,村里窮山惡水,樹木幾乎被砍光,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村民天天為填飽肚子而忙碌。他上任後,帶領村民大搞植樹造林,發展茶葉、中藥材、養殖業。10多年的艱苦努力,村民漸漸富裕起來,是全縣樓房蓋得最早、蓋得最多的村之一。但是,由於不懂得環境保護,垃圾遍地、污水橫流、土地板結、發展受阻。“出門髒亂差,垃圾四處丟,豬圈連樓房,客人未入門,臭氣先撲鼻。”村支書閔宏彥如此描繪以前的村貌。
2003年9月,生態文明村建設啟動,正在為改變村容村貌而苦惱的閔宏彥的積極性一下子迸發出來,在政府的支持和綠十字的指導下,確定了“以茶葉為依託、以生態旅遊為目標”的發展思路。發展茶園1200畝,改造有機茶園和無公害茶園700畝,建立了無公害蔬菜基地,同時,還栽種杜仲800畝,花椒500畝,嫁接板栗500畝,栽植歐楊等速生林3萬株,形成多元化的綠色經濟格局。
由於事關自己的切身利益,因此村民們參與熱情很高,他們懂得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從垃圾分類處理開始,訂村規民約,黨員幹部帶頭搞“一建四改”,(建沼氣,改水、改灶、改廁、改豬圈)農戶將垃圾進行乾濕分裝,乾垃圾由保潔員定期上門清收,然後送到村垃圾場集中分類處理,濕垃圾則置入沼氣池中,沼氣用來燒鍋點燈,沼液是上好的有機肥料,生態環境改善了,茶葉的質量提高了,在市場上供不應求,僅茶葉一項,村民每人年純收入1500元以上,依託茶葉產業和優美的田園風光,他們還發展起了融茶葉製作、茶藝表演、觀光旅遊、休閒娛樂為一體的生態旅遊業。僅2005年,堰河村就接待遊客3000多人,創收30多萬元。
思想觀念的轉變改變了農民多年的行為習慣,“環保、生態、自然、無污染、原汁原味、綠色食品、新鮮空氣……”成了村民掛在嘴邊的辭彙。垃圾不再隨處倒了,家庭的衛生變好了,村容村貌整潔了,100%的村民用上了潔淨的衛生水,全村90%以上的泥巴路改成了水泥路,80%的民眾住上了小洋樓,50%的農戶用上了沼氣等環保能源,60%的村民用上了電話、手機、電腦等現代化通訊工具,農民的生活質量提高了,2004年堰河村人均純收入增長15%,2005年增長11.6%。一個“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雛形初步顯現。
如今的堰河——一個美麗的小山村,依山傍水,堰河由南向北穿村而過,天藍、地綠、水清,空氣清新,遊人如織,清冽的河水汩汩作響,曲曲彎彎的小道兩旁,挺拔的白楊,高聳入雲,新農村建設的一幅幅動人畫卷發人深醒,令人欣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