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運動中輿論風暴

五四運動中輿論風暴是1919年初,從巴黎和會開始,中國進步報刊就不斷報導、評論和會的進展,透露和抨擊北洋政府暗中進行的親日活動。4月,少年中國學會會員組織的“巴黎通信社”獲悉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的訊息,連夜奔走籌款,第一個把這一訊息電傳到國內,各報廣為採用。5月2日,研究系報紙北京《晨報》、《國民公報》同時刊出國民外交協會組織人林長民投書《外交警報敬告國民》,疾呼:“膠州亡矣!山東亡矣!國不國矣!願合我四萬萬眾誓死圖之。

”5月3日晚,北京大學《國民》雜誌社、《新潮》社、平民教育講演團等參與召集北京13院校學生代表緊急會議,決議次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學界示威遊行,抗議政府的屈辱外交政策。五四運動爆發,北洋政府逮捕30餘人。北京《晨報》、《每周評論》等報刊詳盡報導五四學生遊行示威的新聞,刊發學生傳單、標語,發表評論,讚揚五四運動,呼籲釋放被捕學生。北京《京報》、《益世報》,天津《大公報》,上海《民國日報》、《時事新報》、《申報》、《新聞報》等全國報刊,連續用重要篇幅,大字標題突出報導、評論,一時間“外爭主權,內除國賊”,“拒簽和約”的呼聲響遍全國,形成空前強烈的國民外交輿論風暴。6月3日上海工人階級總罷工,《民國日報》、《晨報》迅即報導這一重大信息。迫於全國民眾輿論的壓力,北洋政府終於在6月10日宣布撤銷3個賣國賊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的職務,6月28日中國代表團宣布拒絕在巴黎和約上籤字。中國新聞界在五四運動中發揮了強有力的社會輿論先導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