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五前委是“淮海戰役五前委”的簡稱,淮海戰役前敵委員會由五個人組成,即劉伯承、陳毅、鄧小平、譚震林、粟裕。其中,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為常委,鄧小平為前委書記。
徐州淮海戰役紀念塔東南方有淮海戰役五前委劉伯承、鄧小平、陳毅、粟裕、譚震林的大型群雕像。
淮海戰役總前委的建立
1948年11月11日,華野將國民黨軍黃百韜兵團的4個軍圍困在徐州以東的碾莊地區,在窯灣殲其六十三
軍。16日凌晨,中野攻占了宿縣,切斷了徐蚌線,造成了敵軍徐州集團陷於孤立的局面。戰局的發展,推動了戰役規模的擴大,戰役目標由原來殲滅徐州集團右翼一部,即黃百韜兵團,發展為殲滅劉峙集團主力,形成了“隔斷徐蚌,殲滅劉峙主力”這一淮海戰役的總方針。我軍也由原來以華野主力作戰,中野配合的協同方式,發展為華野、中野並肩作戰的南線決戰的態勢。中央軍委稱“此戰役為我南線空前大戰役”。
“這樣一來,淮海前線迫切需要一個機構來統籌解決戰役指揮和後勤保障等問題。”劉承元說,“11月16日,中央軍委和毛澤東主席決定在淮海戰役初期指揮系統的基礎上,成立黨的領導機構——中共中央淮海戰役總前敵委員會。由劉伯承(中野司令員)、陳毅(華野司令員、中野第一副司令員、中原局副書記)、鄧小平(中野政治委員、中原局書記)、粟裕(華野代司令、代政委)、譚震林(華野副政委兼山東兵團政委)5人組成。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為常委,鄧小平為書記。並規定,可能時,開5人會議討論重要問題,經常由劉伯承、陳毅、鄧小平三位常委臨機處置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