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
已出版詩集《陽光照亮母親河》、《拯救》、《文明的圖騰與終結》。現為《齊魯人物》主編。
評價
敞開愛的懷抱擁抱這個世界
他喜歡誦讀聖經,敞開愛的懷抱擁抱這個世界。“他們終於找到了天國,苦難的靈魂找到了寧靜的樂園。曾經有著不同的信仰,不同的黨派,不同的年齡,榮與辱、英雄與逃犯,都已袖著手去教堂做禮拜,於是高聳的絞刑架留在金黃的麥地里,象是一個文明的時代留下的勝跡,象是國小操場上五彩的滑梯。紅草莓雀躍的小鳥,戴著麥穗草帽的孩子們,曾經被絞死過的人,向這裡灑下星辰和水果。”(《在天主教堂》)天主教認為人生下來是惡的,需要經常懺悔並鞭笞自己心靈中的齷齪。“舉一盞紅燭要穿過風雨交加的夏日,一定不要熄滅,我是在祈禱,讓上帝來到城鄉戴上草帽,成為神力無邊的人,請寬厚地賜給。賜我一片椰林,賜我完美無缺的形態,比海洋更加彭勃,賜我拯救人類的愛心,比海洋的枯竭更壯觀。賜給我的一切完全歸我所有。”(《讀貞女墓志銘》)大河的兩岸是嶙峋的峭壁,順河風吹亂了他的頭髮。一次次徘徊於河之岸,他想用聖潔的水洗卻心中的浮塵。炊煙裊裊升起的村莊總是瀰漫著新米的清香,大門外的小溪潺潺,成群的喜鵲棲於院內梧桐樹的枝頭。親情和鄉情是詩人心頭永遠的牽掛。“六十五歲的母親,仿佛還是拎著抱著我們四人往前走,鞋底已經磨穿,當她走出一片高粱地,發現我們已從她懷裡逃走,已不再屬於她,從黑土地上湧起的母愛,一直在拍打著、洗濯著、阻攔著我們這些已都三十多歲的孩子,幾十年來總是這樣,這懷抱已經太漫長、太沉重、太淳樸。當母親知道自己的兒女已接近一種歸宿,流出了幸福的淚,接著是傷心的哭泣,最後被猛然絆倒在地,腳下什麼也沒有,沒有泉水、麥穗和草帽,沒有孩子伸過來乞討的手。”《荒原》中的親情描述是詩人冷峻的外表之下滾燙的心在跳動,1991年4月4日的夜晚詩人一次次地擦拭被親情模糊的眼鏡片。
上個世紀的八、九十年代是一個迷惘的年代。這種迷惘表現在信仰的迷失和新潮思想與傳統道德的碰撞。于振海的詩從聖經、柏拉圖、黑格爾及傳統的佛學、道學中尋找支點。穿透霧障的思維是睿智的,所以有了那本詩集《拯救》。
地平線上孤獨的漫步者
——讀于振海的詩作隨想
夜晚的雨滴輕輕地敲打著窗上的玻璃。這個時候我泡一杯熱茶,靜靜地讀著詩人于振海的詩作。幾本詩集我已讀了很久,那些帶著淡淡墨香的詩句在我的腦際匯集,漸漸形成一種明亮而動感的意象,——那是一條洶湧的河,她發源於巴顏喀拉山,經過黃土高原後變成一條流金的大河。詩句里滿是這個季節黃河喀嚓喀嚓結成冰凌的聲音;她與安塞腰鼓野性的聲音混在一起,將我的胸口撞的生疼。
之一
:冰山雪水與高原陽光孕育出了最美麗的雪蓮。黃河源頭至清至純的雪水澆灌出詩人浪漫的思維。那是少年的夢想、青春的美麗和故鄉村莊寧靜的煙霞。
于振海的第一本詩集《陽光照亮母親河》出版於1989年6月,收錄了詩人85首詩作。那個時候的詩中主要的物象是村莊、山脈、河流、火把與麥穗,詩人的情感里是山村的美麗、親情的洋溢和母愛的博大。“故鄉的河還在流著/我的夢被那水聲驚醒時/蜷曲在一座塑像下面/城市已經傾斜。河岸上/白髮蒼蒼的老人/捧著我降生時的紅兜兜/不必祈禱 這些年/我就在母親的手掌里跪著”(《小村之戀》)。“水彩在等待著/線條在等待著/只要布穀叫過,畫筆輕一揮/小溪就會流過手腕,發出紅木/吉他之聲”(《河畔寫意》)。那時候的詩“再也不是以此物象組成鄉野畫面的可感部分,而是物象成一種情感,一種經歷,一種命運,一次誕生與毀滅的過程”,是“站在大自然的頂峰去俯瞰人類,給以記載與揭示,顯得更有歷史感,更有進化的痕跡,更有人性的色彩。”(袁中嶽語)他把豐富的物象及情感放在浪漫主義與象徵主義的熔爐里,錘鍊成一把鋒利的犁鏵,馭著野性的牛,在廣饒的處女地上耕耘著,大片大片地播撒著愛與智慧的種子。
花開的季節,縱然是寂寞的原野,也一樣能開出一串串的蕎麥花。細碎的小花一樣綻放著青春與愛情,淡淡的素色搖曳著夏天的風。當山岡燃起篝火,陶碗裡盛滿烈酒,便有男性的粗獷在澎湃。“日蝕的草帽何時被人摘去/深懷欲望之火的人無處棲身/那么,你必須隨我而去/攤開手掌,讓風吹亂指紋/泥土飄落處,就是歸宿”(《私奔》)。”“傳說我的劍已泯滅於水畔/在盜走了神的名字之後/紅皮鼓之聲懸掛著我的良心/是在另一個瞬間,我的馬蹄聲聲/和荒村的炊煙發生了聯繫/熊熊火把放於一座古堡裡面/女人們那條河流擎奶茶奔來”(《崇拜》)。把愛情眷戀為綠樹,“或許我又重新歸來/與這棵樹重逢與你同在/風雨中站了十年/互相等待了十年/從來就是如此;世上的愛情之花/第一次為了神秘的年齡,開得輕率/第二次為了生命的價值,開得莊重”(《女貞樹第一棵》)。在這些詩里,青春和愛情是連綿雨中綠的透亮的葉子,或是在無際天涯漸行漸遠的駱駝。青春的思維是質樸的,所以詩人在雨季之後堅信透過梧桐的陽光是溫暖的;所以詩人用家鄉的河水洗去滿身的泥濘之後成為天涯的旅者。
之二
千溝萬壑的黃土高原是詩人大腦清晰的脈絡和理性的褶皺。承襲了古老文化之後的洪水在北方的荒原上渲染著一個民族的顏色,信仰、宗教和哲學是從黃土中沖刷出的彩色陶片
古都西安。大雁塔下古老的石板路上滿是于振海童年的足跡,盛唐文化厚重的積蘊浸潤著他童懵的心靈。許多年後當他成為一名詩人的時候,詩行間仍隱隱透出黃河的號子和古城上空的鐘聲。在那種空靈的聲音里于振海寫下了許多散文化的詩或詩化了的散文,僅在1985年春天他就在全國級報刊雜誌發表了一百多首,登上了國內外詩人的高峰。
之三
當一個詩人成為一名學者,心情便沉靜為夜的顏色。這時候的詩,便是劃破夜空的流星或是蒼茫海上遠遠的航標。
我曾經在一個晚秋時節走過黃河的入海口。那是一片迷人的濕地,大片大片的蘆葦搖曳著秋色,偶爾會從裡面飛出成群的候鳥。大河與大海的交匯竟是這樣的平靜與和諧,寬闊的水面上拖著夕陽長長的影子,這與我想像中的黃河入海衝撞出連天大浪的景象形成極大的反差。一位長期在這裡觀察候鳥的朋友說,黃河行走了六千多公里的路程,到這裡是沉積的。我忽然覺得,腳下的新陸地,其實就是凝固的黃河。
沉積的過程也是一個反思的過程。 詩歌作為藝術的藝術,作為人類心靈秘史的語言承擔者,創作它的人要付出非凡的腦力勞動,詩歌的創作往往伴隨著徹底的孤獨和高度的精神運作。真正意義上的詩人必是人類“真善美”的忠實守衛者,所以他們的心靈往往還要承擔來自殘酷現實的摧殘和蹂躪。于振海的新作《毛澤東,讓人類變得更美好》(組詩)與前期作品的不同,在於詩人思維在浪漫主義和象徵主義之後的沉澱與再生,表現為對民族和自我命運的思索與覺醒,對人物、歷史演變和自然更替的演繹。他的詩“撕開了天空的一角,讓我們看到了天空之外的另一種顏色,那是我們在不知不覺中被掠走的靈魂,被凍結的思維。”他是繼公劉政治抒情詩之後在意境、內涵、表達形式上的延伸與拓展,不是簡單的定義式的評價,而是用詩的語言對歷史進行反省與批判,從歷史長河中捧起一把真實面目的水,讓真理之光絲絲縷縷透射到人的思想深處,這種艱難的探索具有劃時代的創新意義。
這個初冬我我經過濟南黃河大橋的時候落日正圓,而我的思緒卻在高速路上飛馳。黃河逶迤東流,平靜的水下總有陸地在新生。或許,整個華北平原就是這樣一寸一寸生成的。
九曲黃河,沉靜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