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二王廟古建築群坐落在今都江堰西門外的玉壘山麓,是世界文化遺產都江堰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廟是為紀念都江堰的開鑿者、秦蜀郡太守李冰及二郎而修建的。二王廟初建於南北朝,現存建築系清末民初所建,山門“二王廟”3個金字是愛國將領馮玉祥將軍的手筆。廟內有李冰和二郎的塑像,石壁上嵌有李冰以及後人關於治水的格言,被稱為治水三字經。後殿右側有畫家張大千、徐悲鴻等人的碑刻。園中植滿各種名貴花木,古木參天,林蔭蔽日,是四川的遊覽觀光勝地。
歷史
在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岷江東岸的玉壘山麓。初建於東漢,時為紀念蜀王杜宇的“望帝祠”,南朝齊明帝建武年間 (494—498),益州刺吏劉季連遷“望帝祠”於郫縣,改祀李冰父子於此,稱名“崇德廟”,後亦有“江瀆廟”,“李公廟”、“王廟”、“秦太守李公祠”、“真常道院”、“川主廟”、“顯英王廟”、“二王宮”之稱,清乾隆時之《灌縣誌》中稱“二郎廟”,後遂稱之曰“二王廟”。
明嘉靖十二年,蜀王府撥款重建,規模為“正殿五間,宿殿三間,群祀堂十二間,左右廊二十八間,碑亭二,祠後有台,祠前左右有坊,殿制高廣,且深輪焉”。明末,廟毀於兵火,僅存王廟一角。清雍正九年,由本廟道士募請府、州、縣善男信女,對正殿、後殿、祈嗣、戲樓及牌坊和兩廊神像重建,共費“五千餘金”。雍正十一年,又重建大殿及東西廡。光緒八年,改李冰祈嗣為“堰功祠”。民國十四年農曆二月十九發生火災,大殿、後殿、戲樓、茶樓等百餘間房屋大部被毀。同年,募集資金,並賣廟田三百六十畝,歷時十年,陸續恢復了原貌。
汶川地震中,二王廟曾一度損毀嚴重,廟門殘缺不全,地上是殘磚斷瓦,建築群內的多個大殿坍塌。震後不到50天,投資1.1億元的“災後文物重建1號工程”——二王廟維修保護工程啟動。2010年10月,維修保護工程順利通過國家文物局專家組驗收。經過近三年的封閉施工,5.12地震災後文物重建1號工程----都江堰二王廟古建築群維修保護工程全面完成,重新整體對外開放。
構造
現存建築多為民國十四年(1925)遭火災焚毀後住持李雲岩募資重建:從樂樓(正山門)起,廟內建築分主殿三重,配殿十六重;主殿二王殿內奉三眼二郎神,配祀木雕楊二郎;老王殿供奉李冰夫婦;老君殿因祀老子,故名,左右配建青龍、白虎兩殿;三官殿中祀天、地、水三官大帝;靈官殿上下層,上祀道教護法神王靈官,下祀太白金星;另有城隍殿、土地殿、玉皇殿、娘娘殿、祈子宮、丁公祠、聖母殿、魁星閣、龍神殿等。該廟占地面積10,200平方米,建築面積6,050餘平方米,規模宏大,布局嚴謹,整個建築布局不受中軸線的束縛,而在縱橫方向上依山就勢,疊落而築,層層樓台,起伏有序,曲折幽深,梯回壁轉,而又主次分明,負山面水,極為幽靜。
二王廟建築群分布在都江堰渠首東岸,規模宏大,布局嚴謹,地極清幽。是廟宇和園林相結合的著名景區。占地約5萬餘平方米,主建築約1萬平方米。二王廟分東、西兩菀,東菀為園林區,西菀為殿宇區。全廟為木穿逗結構建築,廟寺完全依靠自然地理環境,依山取勢,在建築風格上不強調中軸對稱。上下重疊交錯。宏偉秀麗,環境幽美。
主要景點
•玉壘仙都匾
二王廟古建築群 坐落在今都江堰西門外的玉壘山麓,是世界文化遺產都江堰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王廟位於都江堰城西一公里左右,這座古廟依山而建,背有群峰高聳,前有古堰橫陳,上有“白沙郵”,下有“玉壘關”和離堆峽口。這裡古木蒼翠,畫角流丹,廟貌巍峨,享有“玉壘仙都”的美譽。
圖為兩座三重飛檐的雕刻牌坊,中心懸掛:“玉壘仙都”匾;入內,兩邊三層飛檐的牌坊匾上的題字為“澤濩兩渠”和“金堤重鎮”。
•三官殿
進樓門上數十石階,有“三官殿”立於山牆之上。供奉天地水三官。三官殿賜福天官紫微大帝,總主上聖高真、萬象群星:赦罪地官清虛大帝,總主五嶽群山,九地土皇;解厄水官洞陰大帝,總主水府,萬靈。“三官大帝”分別於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校定世人禍福之籍。
在金字書寫的殿匾上方懸掛是“法垂六字”匾。“法垂六字”即“深淘灘,低作堰”,千古都江堰的神奇奧秘全在這六字中間,所以古人才代代相傳,稱為“法垂六字”。
•靈祖殿
繼續向上,是靈祖殿;靈祖殿靈祖殿供奉護法神王靈祖,又稱“王靈官”,
原為玉樞火神,能擲雷火萬里,火車千里,豁落飛走乾坤。宋代從師薩真君,賜名王善,天庭列為三十六天將之首,封為“隆恩真君”,司天上、人間糾察之職。殿內懸掛著很多題匾,最醒目的是清嘉慶帝為二王廟題的詩《春望》。
•正殿正門
“二王廟”正殿正門“二王廟”正殿正門上是馮玉祥將軍於民國三十年二月親題,
左右另有對聯寫道“萬頃波光歸稼穡,四山雲氣栗蛟龍”,
下面是“廟貌巍峨”的橫匾,二旁的楹聯是“恢拓禹功名父子;
創開天府古神仙”。側旁一扇鐵門上方有匾“威應剎那”四字,乃頌揚二郎的神威,兩旁是歌頌大禹治水“蔡蒙旅平”及“和夷底績",均刻於二王廟內最顯眼的位置。對面的照壁上有鄧小平提寫的“造福萬代”四個大字。
•哮天犬銅像
哮天犬神獸銅像蹲在大殿殿前的哮天犬神獸銅像,憨厚忠誠,深得遊客喜愛,通身被摸得鋥光瓦亮。
•正殿
正殿的橫檐上懸掛著很多題字匾,斗大的金字,恭恭敬敬。在“利濟斯民”“利濟全川”的匾的大殿中間,是“二郎神”像;據說歷史上的李冰沒有兒子,只有女兒,後人給李冰杜撰了一個兒子。傳說是李冰治水之舉感動上蒼。玉皇大帝派遣二郎神楊戩下界化身為“二郎”,作為李凍的兒子,協助李冰興修水利工程。唐宋以來,直至清代,歷代對李冰和二郎皆有“王”的封賜,並立廟以祀之,“二王廟”由此得名。
雖然是兒子,但他是神,因此1000多年來長期雄踞主殿,二王廟歷史上曾叫二郎廟。其父李冰只能長期偏殿配享。1972年,重塑“革命的李冰”,一改千年傳統,將李冰塑於正殿,兒子塑於偏殿。後又“撥亂反正”,恢復原貌。大殿供奉三眼二郎神,配祀木雕楊二郎;
•二殿
二殿供奉川主李冰及夫人神像,李冰為周秦時人,曾任蜀州郡守。
因蜀中常洪水泛濫,率眾大興水利,分岷水,築離堆,分九河,造七橋,造築“都江堰”,灌溉川西平原。傳六字訣“深淘灘,低作堰”以遺後世。豐功偉績,造福人類。與正殿一樣,在橫檐上懸掛著很多題字匾,斗大的金字,恭恭敬敬。
“奕世戴德”匾和“功垂不朽”錦幡;“奕世戴德”匾和“功垂不朽”錦幡下端坐的正是“李冰夫婦”;
•道觀文疏
文疏,也叫疏文、表文,是凡人祈求於神和仙的文涵,二王廟道觀文疏是祈福神靈、敬天祭祖語言信息的表達方式。人們所求之事,經由道長存思天神恩佑,書之於紙,焚化後由功曹使者捧送天庭,架起仙凡之間的橋樑,從而實現人們所祈求的目的和願望。
廟會
二王廟廟會是當地傳統民俗文化活動。二王廟廟會二王廟興建至.今,不但民間香火鼎盛,還形成了官方主持的祭奠活動。每年,二王廟除在清明節舉行盛大的放水節外,還在農曆六月廿四二郎的生日、六月廿六李凍的生日前後舉行廟會活動。每年廟會期間,不少川西民眾及遊客都會前來祭祀。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和六月二十六日為中心的廟會活動。傳說舊曆六月二十四日是二郎生日,後兩日為李冰生日。因此六月二十四日前後。川西受益區人民不辭艱苦跋涉,扶老攜幼,帶著祭品,來廟祭把,每日多達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