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多尺度非線性地震速度成像及阿尼瑪卿縫合帶東段地殼結構研究

二維多尺度非線性地震速度成像及阿尼瑪卿縫合帶東段地殼結構研究

二維多尺度非線性地震速度成像方法 阿尼瑪卿縫合帶東段上地殼速度結構層析成像 中下地殼速度結構反演

基本信息

書 名:二維多尺度非線性地震速度成像及阿尼瑪卿縫合帶東段地殼結構研究

作 者: 潘紀順
出 版 社: 地震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9-11-1
定 價: 30.0 元

內容簡介

鑒於全局最佳化方法和局部最佳化方法各自的特點,將兩種方法結合起來使用,是求解非線性反演問題的一種發展趨勢,本書的主要內容就是作者發展了一種基於混合反演算法的非線性地震走時速度成像方法,然後套用新的速度成像方法和Zelt的射線反演方法對阿尼瑪卿縫合帶東段及其兩側的地殼速度結構進行研究。

本書目錄

第一章 地球物理反演的基本理論
1.1 模型空間與數據空間
1.2 線性或線性化反演方法
1.2.1 線性問題的反演公式
1.2.2 可線性化問題的反演公式
1.3 完全非線性反演方法
1.3.1 枚舉算法
1.3.2 蒙特卡洛法(Monte-Carlo Hethod)
1.3.3 模擬退火法(Simulated Annealing)
1.3.4 遺傳算法(Genetic Algorithm)
1.3.5 人工神經網路法(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1.3.6 螞蟻覓食法(Ant CMony Optimization Algorithm)
1.4 對現有反演方法的歸納總結
第二章 二維多尺度非線性地震速度成像方法
2.1 正問題——有限差分波前走時計算
2.1.1 設計局部計算方法
2.1.2 設計動態規劃方法
2.1.3 有限差分波前計算的幾個數值模擬例子
2.2 反問題——多尺度混合反演方法
2.2.1 速度模型參數化
2.2.2 失配函式的構制
2.2.3 反演過程
2.3 速度成像的主要步驟
2.4 分辨問題
第三章 測試函式及數值模擬試驗
3.1 測試函式試驗
3.1.1 Shubert函式
3.1.2 De Jone’s F5函式
3.1.3 Camel函式
3.1.4 Schaffer’s FS函式
3.2 數值模擬試驗
3.2.1 垂向梯度變化的速度模型
3.2.2 低速異常體的速度模型
3.2.3 高速異常體的速度模型
3.2.4 向斜模型的速度模型
3.2.5 背斜模型的速度模型
3.2.6 直立斷層模型的速度模型
3.2.7 水平方向長200km的速度模型
3.3 方法的抗噪聲試驗(健全性)
3.4 採用與不採用多尺度混合算法的比較
3.5 小結
第四章 阿尼瑪卿縫合帶東段上地殼速度結構層析成像
4.1 前言
4.2 研究區地質構造概況
4.3 數據採集與Pg震相特徵
4.3.1 剖面位置
4.3.2 觀測系統
4.3.3 Pg波數據的採集
4.3.4 Pg震相數據特徵
4.4 利用多尺度混合反演方法對阿尼瑪卿基底速度結構層析成像
4.5 多尺度混合反演方法得到結果與基於反投影的層析成像方法成像結果對比
4.6 小結
第五章 阿尼瑪卿縫合帶東段及兩側二維地殼速度結構研究
5.1 前言
5.2 射線反演方法原理
5.2.1 速度模型參數化
5.2.2 射線追蹤
5.2.3 射線步長
5.2.4 射線組概念與射線離源角確定
5.2.5 光滑層邊界模擬
5.2.6 反演
5.3 阿尼瑪卿縫合帶東段及兩側上地殼速度結構研究
5.3.1 初始模型為彎曲基底界面的反演
5.3.2 初始模型為平界面的射線反演
5.3.3 關於Pg資料獲得阿尼瑪卿縫合帶東段上地殼速度結構的結論
5.4 阿尼瑪卿縫合帶東段中下地殼速度結構研究
5.4.1 馬爾康一碌曲一古浪人工地震測深剖面概況
5.4.2 剖面圖顯示的主要震相
5.4.3 中下地殼速度結構反演
5.5 關於阿尼瑪卿縫合帶東段二維地殼結構的主要結論
第六章 阿尼瑪卿縫合帶東段斷層通道波觀測研究
6.1 前言
6.2 庫賽湖一瑪沁斷裂帶簡介
6.3 野外地震資料採集
6.4 時間校正及地震記錄特徵
6.5 斷層通道波的有限差分正演擬合
6.6 結論
結束語
參考文獻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