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書寫:張愛玲與淪陷時期上海文學及通俗文化

外文書名: 中文版序 第一章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上海三聯書店; 第1版 (2010年12月1日)
外文書名: Womon,War,domesticity Shanghai Literature and Popular Culture of the 1940s
叢書名: 海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譯叢
平裝: 314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9787542632135, 7542632132
條形碼: 9787542632135
商品尺寸: 20.8 x 14.6 x 2 cm
商品重量: 381 g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黃心村 譯者:胡靜 叢書主編:季進 王堯
黃心村,浙江省杭州市人,北京大學中文系文學專業畢業後旅美留學,獲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東亞語言文化系博士,隨後於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從事博士後研究。1998年起任教於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東亞語言文學系,現任中國文學終身教授及東亞研究中心主任,學術論著涉及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及視聽文化研究。
胡靜,200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主要翻譯作品有:亞歷山大·羅伯遜《貪婪:本能,成長與歷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多米尼克·亞歷山大《魔法的歷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影像中國》(上海三聯書店,2007)。

內容簡介

亂世書寫:張愛玲與淪陷時期上海文學及通俗文化》內容簡介:亂世佳人斯佳麗·奧哈拉姍姍降臨一九四。年炮火隆隆的上海,由一位典型的美國南方佳人搖身一變成為戰時上海的一個經久不衰的公眾偶像。這一跨國傳奇的成功轉型集中體現了這座城市中層文化的韌性與彈性,而上海完全淪陷後,為這一文化持續注入嶄新的生命力的,恰是剛開始寫作生涯的一代年輕女作者。年僅二十出頭的張愛玲是其中最耀眼的一個。才華蓋世如張愛玲,她在淪陷上海的出現並非偶然,她的成名也不是什麼奇蹟。她的周圍是一群與她一樣在戰爭夾縫中頑強生長的女性作家,她們顯然不以民族自救的代言者自封,時代的號召仿佛離她們很遙遠,然而她們筆下記錄的卻是穿越戰爭與占領的個人旅程。在政治高壓環境裡巧妙地占據了一席空間之後,她們鞏固並發展了一個中層讀者群,建立了一個新的文化舞台,延續了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發端的現代都市文化反思,也維護了上海這座飽受戰爭蹂躪的大都市中的文化生活。

媒體評論

《亂世書寫》不僅重點論述張愛玲,更將視野投向同時期的蘇青、潘柳黛、施濟美等女性作家,第一次全面而深入地論述了這批女性作家如何以各自的書寫穿越戰爭與占領,構建了一個全新的文化舞台,延續了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發端的現代都市文化反思。《亂世書寫》大大豐富了我們對淪陷時期上海文學及通俗文化的細膩體認,值得我們高度關注。
——李歐梵(香港中文大學)
對張愛玲的接受史曾經是一個兩極分化的歷史。說她是“文娼”、“漢奸妻”也好,“反共文人”也好,都是從政治上將她排斥在文學史之外。同樣不妥的是將她的寫作“去政治化”,強調她的“才華蓋世”和“超凡脫俗”,標榜所謂的“純文學”與時事政治的格格不入。這兩種極端立場都無助於我們還原張愛玲作為一個歷史人物的複雜面目。本書的寫作針對的正是這一問題重重的接受史。在當今的“張愛玲熱”中,這本小書的貢獻應該是重現她作為歷史人物的諸多層面。
——黃心村

目錄

編輯緣起季進王堯
“海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譯叢”總序王德威
中文版序
原版序
引言郝思嘉遊記
第一章 戰爭·女性·家庭性
戰爭敘事
家庭性定位
女性書寫與書寫女性49
第二章 打造公共知識分子:女性出版文化的誕生
女性文化人的大舞台
女性出版文化的主題構造
人物畫廊
第三章 形象工作室:女性雜誌的藝術
《女聲》的聲音政治
田村俊子其人其事
關露其人其事
新知識的(舊)淵源
舊知識的新包裝
封面女郎與女性雜誌的視覺效應
第四章 她的名字寫在水上:張愛玲與現代散文
現代散文的性別政治
“黃昏的陽台”:一種關於閾界的審美學
雕築一種新型散文語言
現代散文與戰時通俗文化
第五章 戰亂年代的民族志:蘇青與潘柳黛的自傳體小說
蘇青其人其事
潘柳黛其人其事
一種關於姘居的話語
潘光旦與民族志敘述
民族志·小說·歷史
第六章 廢墟花園:施濟美的閨秀小說
閨秀體的重新定位
孩童:創傷經驗的代言人
鳳儀園:廢墟中的日常生活
結語張愛玲遊記
譯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