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欄式竹房
傣族民居分為乾欄式建築、地面建築、土掌房三種。乾欄式建築主要分布在西雙版納全境和德宏州的瑞麗,遮放壩子。房頂用草排或掛瓦。瑞麗的乾欄式建築體現出較高的水平。地面建築主要為芒市、盈江等地採用,為土牆平房,因受漢族影響,已不是傣族固有的住宅形式。土掌房,是居住在紅河流域地區的主要住宅形式,大量分布於雲南中部和東南部地區。土掌房以木樑柱和土牆承重土質平頂,形成一個長方體或正方體,因地勢建成二、三層的土樓,層層壘進,呈階梯形,有天井、樓層,一般居家擁有十數間房屋,平頂上可涼犧糧食或堆放農具。土掌房建造容易,冬暖夏涼,特別適合於乾熱河谷地帶的氣候。
景谷傣族住土木結構平房,房頂不高,用茅草或瓦覆頂。分中堂,左右兩廂。中堂置三角火塘,為煮飯、會客之處。左廂房為長輩臥室,右廂房為子女臥室。
孟連傣族為乾欄式竹樓。
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為代表的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的建築模式——乾欄式建築;一般是用豎立的木樁或竹樁構成高出地面的底架,底架上有大小梁木承托的懸空的地板,其上用竹木、茅草等建造住房。乾欄式建築上面住人,下面飼養牲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