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歷史
據1999年版《乾安縣誌》記載,乾安縣種植穀物已有近百年歷史。自乾安1924年建縣以後,在嚴字鄉、所字鄉等地就有少數農民種植黃小米,1942年乾安全縣播種穀子2.8萬畝,1952年推廣穀子寬播高產技術。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隨著科學種田水平的提高,農民競相選用良種品種,白沙971及大頭黃等優良小米品種在乾安縣逐漸推廣並生根結果。由於乾安產的小米無論從外觀品質還是煮熟後的口感都明顯高出周邊地區產的小米,因此逐漸受到人們所喜愛和認可,20世紀80年代初期乾安本地種植戶中就開始有人以“乾安黃小米”的商品名稱對外銷售自己的產品,以區別周邊地區產的小米,價格也比其他小米高出一籌,乾安當地的糧食市場上也陸續出現了一些專門經營“乾安黃小米”的攤床。20世紀90年代,乾安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經過試驗、示範,引進並推廣了適宜在乾安種植的金谷2號和長壽香谷1號等穀子新品種,使乾安黃小米從產量到品質都有了進一步的提升,市場範圍進一步擴大,從乾安周邊地區到吉林省內一些主要城市都有商家經銷乾安黃小米。乾安縣縣委、縣政府一直對發展乾安黃小米產業高度重視,以市場為導向,以資源為依託,以現有龍頭企業、土地等存量資產為載體,積極加快開發建設乾安黃小米產業,從各個方面積極支持、引導農民廣泛推廣種植乾安黃小米。隨著乾安黃小米產量的增加和市場的拓展,乾安黃小米的知名度也越來越高,價格優勢更加突出。2008年,乾安黃小米的耕種面積近5000公頃,年產黃小米2萬噸,產值近億元。生產環境
乾安縣鹼土面積較大,分布範圍廣泛,與草甸土,鹽土呈復區分布,個別地方與淡黑鈣土呈復區分布,鹼土僅有草甸鹼土一個亞類,因地處風沙乾旱鹽鹼區,土地中富含鹽鹼,該土壤呈弱鹼性,富含碳酸鈣、氮、磷、鉀等,這種土質與內蒙、黑龍江等地草原沙漠化形成的土壤有本質區別,在全國是少有的。特有的土壤特點和土地全年凍化交替,乾濕更迭,杜絕了黃麴黴毒素等多種黴菌的滋生,從源頭上避免了黃麴黴素毒素的污染,在我國南方土壤是很難實現的,正是在這樣的土壤環境下才種植出了獨具特色的乾安黃小米。乾安黃小米做為鹽鹼黑土地上產出的優良產品,以其獨特的優良品質,上好的商品性狀,成為乾安縣域經濟發展的一大特色產品,產品在市場上深受消費者的好評,供不應求。產品榮譽
“泥林”牌乾安黃小米2004年和2008年在中國長春國際農業食品博覽(交易)會獲“名牌產品”稱號,“松源”牌乾安黃小米獲2003年度中國長春國際農業食品博覽(交易)會“名牌產品”稱號,2004年獲得“國家合格評定質量達標放心食品”證書,2006年“松源”商標被吉林省工商局授予“吉林省著名商標”,2008年“淞源”牌乾安黃小米被吉林省人民政府評為“吉林名牌農產品”。
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
乾安黃小米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為吉林省乾安縣乾安鎮、大布蘇鎮、水字鎮、安字鎮、讓字鎮、所字鎮、道字鄉、嚴字鄉、贊字鄉、余字鄉等10個鄉鎮所轄行政區域。
專用標誌使用
乾安黃小米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吉林省乾安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吉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准。乾安黃小米的法定檢測機構由吉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
技術要求
(一)品種。
大頭黃、金谷2號、長壽香谷1號及其延伸品種。
(二)立地條件。
土壤類型為淡黑鈣土,質地為沙壤土,有機質含量≥1%,pH值7.0至8.0,耕層厚度≥25cm。
(三)栽培管理。
1、選種:種子純度≥98%,淨度≥98%,發芽率≥95%,含水量≤10%。
2、播種:
(1)種子處理:
①曬種:播種前10d至15d,在陽光下曬種1d至2d。
②浸種:用50℃至55℃溫湯浸種10min至20min。
(2)播種:
①播種時間:4月中旬。
②留苗密度:每公頃≤75萬株。
3、施肥:每公頃每年施腐熟有機肥≥30立方米。
4、灌水:灌漿期如遇乾旱需灌水。
5、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收穫。
九月下旬果皮變為本品種固有色澤,籽粒變硬後及時收穫。
(五)加工。
穀子→清選→碾磨→精選→定量→包裝→成品。
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米粒飽滿,色澤金黃,表面有光澤,手感光滑沉實,煮熟的小米飯入口綿軟,食之可口,香味濃郁。 2、理化特性:水分≤13.0%,直鏈澱粉含量15%至22%,膠稠度≥90mm,蛋白質≥8.5%,粗脂肪≥2.5%,鹼消值2.0至4.0,維生素B1≥0.45mg/100g。
3、安全要求:產品安全指標必須達到國家對同類產品的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