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城寨[香港歷史城區]

九龍城寨[香港歷史城區]

九龍寨城(或稱九龍砦城,俗稱九龍城寨),是香港殖民地時代位於今九龍城區的一座圍城,屬於香港歷史城區,於1993年被拆除。九龍寨城歷史最早可追溯至中國的宋朝時代,原是防衛外敵的據點。

基本信息

簡介

九龍城寨[香港歷史城區] 九龍城寨[香港歷史城區]

九龍旺角以北有一條界限街,它將九龍半島橫向一分為二,街南部分稱九龍,街北為新界。界限街東街口通往啟德機場,啟德機場北面就是著名的中港英三不管的九龍城寨。九龍城寨公園原是香港政府、英國與大陸之間的三不管地帶,因協當年簽訂割讓條約時,聲明這一塊位於香港境內的土地仍屬於中國,但大陸政府也不想深入此地來打擾、或是被當成挑釁的行為,漸漸的就成為無政府的賊窩。許多在香港犯了法的人就逃到這裡,然後落地生根,又因這裡無法可管,自然販毒、走私、殺人、搶劫的亂事不斷。

九龍城寨只6英畝大,約2.7公頃,曾是一塊被英國割占而仍是中國行使領土主權的地方,身份非常特別。原來在《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中議定,中國官員仍可駐紮九龍城內,並保留附近碼頭以便往來。城寨因此成了“界中之界”。但實際上,清朝、國民黨時期和解放後,中國都未在此治理;英國雖不斷覬覦,都無法得逞。結果城寨成了“三不管”地方,寨內藏污納垢,環境惡劣。

歷史

昔日九龍城寨 昔日九龍城寨

九龍寨城歷史最早可追溯至中國的宋朝時代,原是防衛外敵的據點。香港後來成為英國殖民地,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卻讓九龍寨城仍然歸滿清派兵管轄,成為位處英國殖民地的中國外飛地。城寨更是清朝官員辦公的地方,地位約等於現代的領事館。英國曾一度於1899年入侵城寨,卻發現城內空寂無人,並放棄占領、管理寨城和駐兵。1890年代至1940年代期間,這群清朝駐軍仍然留於寨城內的衙門及其他建築物。九龍寨城於是成為當時“感受舊中國”的旅遊點。

其後1941至45年,日本侵華,日軍占領香港期間,為了擴建啟德機場的明渠,拆毀了全部城牆。日本投降後,露宿者開始在九龍寨城聚居,並於1948年成功抵抗英國政府進入整頓。由於皇家香港警察、殖民地政府無權進入,中國的政權又拒絕管理,九龍寨城頓成罪惡溫床、貧民區,更有以“三不管”(即中國不管,英國不管,香港不管)來形容當地的管轄權問題。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大批難民從華南地區湧入香港,並聚居於九龍寨城,港英政府最終完全放棄管理,寨城淪為三合會活躍地帶,成為販毒、賣淫、賭博等非法行為的溫床,最“著名”的色情場所、賭場、鴉片煙館、海洛因館、犬肉食堂等四處林立。1959年,寨城發生了一宗命案,中英兩國政府竟互相推卸處理案件的責任。此外,由於港英政府當時不承認中國醫生的資格,城寨也成為無牌牙醫診所和冒牌貨販賣點的集中地。

1973至74年間,香港警察派出過3,000人強進寨城,剷除寨城內的黑幫勢力。寨城後來“絕地逢生”,鋼筋水泥房屋如雨後春筍般建成,非法擴建、僭建嚴重,街道狹窄如走廊。居民用水來自八條公家的水管或水井。由於建築完全不經規劃,寨城環境衛生惡劣。1980年代初期,有推算寨城居有35,000人,而罪案率也比香港平均數字高得多。

到了1984年,中英兩國簽訂《中英聯合聲明》處理香港問題,1987年兩國共同決定清拆寨城,遷徙居民。九龍寨城在1993年清拆前,曾經讓藝人成龍拍攝《重案組》電影,並容許一群日本探索家以一星期時間描繪寨城地圖。

有指九龍寨城在拆毀之前有50,000多名居民;以寨城面積0.026平方公里推算,城寨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90萬人,是全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方。

歷史事件

歷史事件:英軍強占九龍城寨

九龍城寨位於香港九龍東北部,今啟德機場附近。面積約2.67萬平方米,現有居民5萬。九龍城寨始建於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依山而築,歷5年而成。原四周築有城牆,城寬220米,長119米,高約6米,東南西北各有一門,南門為正門,面海而立。原城內有一座龍津義學,與城寨同時興建。清初,該地無寨城之設,1682年(康熙二十年)清派兵駐守,後又築九龍炮台。1898年英國迫清政府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強租新界,其中對九龍城寨問題作了專門規定:“所有現在九龍城內駐紮之中國官員,仍可在城內各司其事,惟不得與保衛香港之武備有所妨礙。又議定,仍留附近九龍城原舊碼頭一區,以便中國兵、商各船渡艇任便往來停泊,且便城內官民任便行走。”明確規定九龍城仍歸中國管轄。

1899年4月16日,英國正式接管新界後,便於4月18日,向中國政府提出,要求撤走九龍城寨的中國官兵,撤消中國對城寨的管轄權。5月14日,英國外交大臣正式下令占領九龍城寨。5月16日,英軍在九龍城碼頭登入,皇家威爾遜火槍隊員和100名義勇軍在舊海關大樓前集合開進城中,中國官兵沒有抵抗,英軍實行武裝強占,驅逐了清政府派駐城寨的官兵。清政府對此表示強烈的抗議。

是年12月27日,英國發布《樞密院關於九龍城寨之訓令》,藉口中國官員在九龍城內各司其事,已被發現與保衛香港之武備有所妨礙,單方面宣布九龍城寨已成為“女皇陛下香港殖民的一部分”。當時,清政府發出嚴正聲明,九龍城寨是中國的領土,管轄權仍屬中國。

公園

九龍寨城清拆後,香港政府將原址改建為公園。原來計畫名為“九龍城寨公園”,但清拆期間經老居民 指引,發現了一些古代文物,包括:兩塊寨城南門(即舊日寨城的正門)原址出土的花崗岩石額,刻有“南門”及“九龍寨城”字樣;寨城城牆殘存的牆基、東南兩門的牆基、一條沿寨城內牆建築的排水溝及旁邊的石板街。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民眾為免石額被日軍破壞,將之拆下埋於寨城內泥土中。政府遂將公園改名為九龍寨城公園,這些文物都安放於“南門懷古”景區。昔日三進四廂的衙門“大鵬協府”,則在修復和重建後成為展館,陳列了與寨城歷史有關的石碑(包括張玉堂拳書“墨緣”、“壽”字及載有衙門士兵出差配餉開支紀錄的光緒十二年《刊刻會議》)、寨城的歷史圖片等。

整個公園以江南園林規格建造,分為春、夏、秋、冬四季,共八個不同景區。除展示寨城文物的“南門懷古”外,另有景點如邀山樓、六藝台、歸壁石、童樂苑、敬惜字紙亭等。廣蔭庭則擺放嶺南派四季盆栽,並有一幅以啤酒樽、碗、碟碎片和剩餘建園材料砌成的“五福壽鶴圖”。

九龍寨城公園與毗鄰的賈炳達道公園相連,形成面積龐大的公眾休憩地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