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寶[大禹所鑄的九鼎]

九寶[大禹所鑄的九鼎]
九寶[大禹所鑄的九鼎]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九寶,大禹所鑄九鼎的別稱。出自三國魏曹丕《與鍾繇五熟釜書》:"昔有黃三鼎﹐周之九寶﹐鹹以一體﹐使調一味。"詳"九鼎"。

基本信息

九鼎來源

夏禹想起從前黃帝軒轅氏功成鑄鼎,鼎成仙去,現在何妨將這許多金來鑄鼎呢?後來一想 :“不好,果然如此,又要引起諸侯之責備了 。”後來又一想 :“我可以變通辦法,何必一定要學前人呢?我鑄鼎不一定為自己表功,而是為百姓所用,有何不好?”於是決定主意道:“寡人的意思,拿來鑄九個鼎吧。哪一州所貢之金,就拿來鑄哪一州的鼎,將哪一州內的山川形勢都鑄在上面。還有寡人從前治水時所遇到的各種奇禽異獸、神仙魔怪等,也一一刻出。至於形象,寡人和伯益都有草圖畫出,現在一併鑄它在鼎上。將來鼎成之後,設法將圖像拓出,昭示給九州百姓,使他們知道哪一種動物有益,那一種動物有害。免得他們跑到山林、川澤里去勞作,遇到不好的東西,自己也不知道,受了魑魅魍魎的害,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懵里懵懂,不知利害。這樣,豈不也是為百姓做了一件有益的事情嗎?”

施黯道 :“那么,這九個鼎重大非凡了 。”

夏禹道 :“是要它重大,愈重大則愈不可遷移,這樣才可以留存久遠 。”

施黯道 :“這樣大的工程,在何處鼓鑄呢?是在都城之內呢?還是在都城之外呢?”

夏禹道 :“都城之外吧,選擇那山川形勢秀美、黎民有鑄造技術的地方。具體在何處,汝自己選擇適宜之地罷了 。”

九寶與九鼎

九寶一詞,出自三國魏曹丕《與鍾繇五熟釜書》:"昔有黃三鼎﹐周之九寶﹐鹹以一體﹐使調一味。"詳"九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