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九子鞭又叫“天神鞭”,流行於漢、白、土家各族民間,尤以白族人民最為喜愛,他們把幸福、吉祥寄託於神靈,為取悅神佑,伐深山紫竹,竹頂開孔,內置九枚銅錢,鞭長約1米到1.5米左右,大小以本人手握為適,飾以花穗赤綢,紫裡帶紅,十分醒目。打九子鞭既可獨舞,又可群舞,少則一人,多則上百。表演者手握鞭桿,伴著嗩吶不停舞動。方法有單手拍,雙手舞花,盤繞。時而在腳外側或內側拍打,時而又在肩上臂上輕敲,動作優美而粗獷。鞭桿舞動,古錢相擦,發出的響音富有韻律節奏,頗為動聽。動作有“天女散花”、“姊妹相會”、“雪花蓋頂”、“攔門左右”、“螃蟹夾草”等。
演出道具
顧名思義,“九子鞭”就是“九個節的竹鞭”。這是最重要也是最有特徵的道具。它是一根細長的黑竹,可能在我們那邊西南山區才會找到。黑竹一般有大拇指一樣粗細,最長也不過兩三米。削去兩端,兩端須為竹節,總共保留九個節長,對每個節作平滑處理。然後在每個竹節處鑽一個針眼,各用細線串一個或幾個古代用的銅幣(村里人稱之為“眼眼錢”,當時民間頗多,現在非常難得,已經成為很值錢的古董了)。竹鞭做好後,在其大約三分之一的地方纏幾根絲線。這樣,“九子鞭”或說“九節鞭”的基本道具就成形了。
演出人員的著裝應該是本民族的鮮艷服飾。女演員頭纏彩色的手織寬頭巾,衣服好像是西蘭卡普。男演員頭纏青色頭巾(年輕人或中年人應該是青色的,老年人可以纏青色也可以纏白色的頭巾),衣服是打紐扣的白色或灰色或青色的長衫。至於鞋子,當時好像布鞋特別是新做的布鞋是非常適合要求的。
此外的道具還有鼓、小鑼等。
演出舞台
“九子鞭”屬於少數民族的大型的歌舞,演出人員眾多,可能是按“9×9”陣形排列。它是一個集體性的典禮活動。因此對演出場所有特殊的要求:
(一)場地應當非常寬闊,適合大量觀眾聚集;
(二)場地應當十分平坦,並且離堂屋(鄂西土家族苗族房屋中間廳堂為祭祀之用,稱為“堂屋”)很近,適合進行大型祭祀活動;
(三)演出舞台應當與觀眾保持近距離,適合互動與共融。
表現形式
“九子鞭”融合了舞蹈、音樂、說唱等多種形式,這些形式並不是分裂開來的,而是一個整體,邊舞邊唱邊說,強調節奏、熱情和歡樂。舞蹈動作輕快活潑,節奏性特彆強。竹鞭觸碰身體和九個部位:額頭、左右兩肩、腰部兩側、雙膝、兩踝。整個舞蹈實際上就分成了九個部分,每個部分都針對一個特定的動作,這些動作順序是從頭部開始到足部結束。鼓、鑼擊點與九個動作保持一致,同時與銅錢撞擊竹節的聲音相呼應。身體動作與聲音的和諧統一,是“九子鞭”的重要特色,也是其難點所在。
說唱是“九子鞭”的最重要內容。說唱分為四組:領唱人、女歌手、男歌手、集體合唱。說唱內容大約是本民族追根溯源、歌頌懷念先祖、祈禱五穀豐登和安居樂業、氏族延續等等,採用詩體形式,可能共分九個部分。領唱人負責唱誦全部內容,每唱完一節或一段,女歌手與男歌手附和,然後演出者集體合唱,並同時伴有舞蹈動作。
鄂西山區居住的大部分是土家族和苗族,兩個民族的文化共通共融,現在很難說清到底哪種文化屬於哪個民族,因為它兼具兩個民族的風格。我想“九子鞭”就是這樣的一種文化。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鄂西深山地區仍然封閉,人們幾乎保留著本民族本地區的所有風俗習慣和生活方式。但在此後的十幾年,一切都改變了:人們一方面急於改變貧窮的生活,一方面迅速地拋棄了本民族的傳統,很快地融入到外界的生活中去了。原本很多優秀的東西趨於消亡。近些年來,即使過年,再也見不到像獅子燈、龍燈、採蓮船、野豬燈一樣的表演,即便是名揚天下的土家的“擺手舞”,幾年也難得見上一次了,更不用說名不見經傳的“九子鞭”,而實際上,它可以和“擺手舞”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