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九仙山,俗稱九仙頂,坐落在銅陵鎮西北面,東山港南側,是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是福建省首批省級風景名勝區的主要景點。因其是我國東南沿海歷代軍事要地,故又稱水寨大山,是福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和省政府1986年公布的首批省級名勝風景區主要景點。明初,江夏候周德興建銅山所,在這裡設銅山水寨,因此又稱水寨大山。明初調漳州府軍守衛,因是本地士兵,很多人擅離軍營回家,後改調興化府(今莆田、仙遊一帶)的官兵優駐守,官兵們奉祀“九鯉湖仙公”于山頂石洞裡,故名:“九仙山”。概言之,豐富多彩的歷史,使一山有三名。
九仙山也叫水寨大山,顧名思義,這座山和水寨有關係。明初,江夏候周德興建銅山所,始設銅山水寨。所謂水寨,就是現在的海軍基地。明初調漳州府軍守衛,因是本地士兵,很多人擅離軍營回家,後改調興化府(今莆田、仙遊一帶)的官兵駐守,明朝中期景泰年間水寨移至九仙山,建成水寨,官兵們奉祀“九鯉湖仙公”于山頂石洞裡,故名:“九仙山”。九仙山背臨銅陵鎮大澳灣,面向銅山古城,地勢險要,是歷代軍事要地,戚繼光,鄭成功曾先後在此屯兵,建水師。
九仙山山勢挺拔,曲徑遷徊,古榕如蓋,盤根錯節,鬚根如籬,風景優美,是盛夏納涼的好去處。請大家跟我從南麓石階上去,你們看,前面左側巨石石壁上有“宦海恩波”四個大字。這是明嘉靖五年(1526)福建參政巡海道蔡潮到此巡視題下的。明嘉靖十五年(1536)鎮東衛升欽眷差總督吳文(字朝器)防備倭寇入侵有功,銅山水寨官兵在巨石中間,建立“惠德碑”以示紀念。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和萬曆十年(1582),戚繼光曾兩度率師在銅山所屯駐,修造戰船,於大澳海域操練水師,抗擊倭寇,指揮台設於此。巨石下面的一塊石碑,是明萬曆年間東閣大學士林軒(諡文穆)登台攬勝題寫的一首詩《游九仙岩》:“洞門六六鎖煙霞,碧水丹山第一家;深夜寒泉流出月,曉天清露滴松花。”後人到此攬勝題詠的很多,所有的詩都和他的韻而寫的。明末武英殿大學士黃道周撰寫的《銅山石室記》文中寫道:“予自早歲,日陟茲山,月出東望,蕩漾兩海,海中塔峰,正當架上,柱海與天,如圭擁壁,心繫而樂之。”從歷代文人墨客的記游詩中,可見九仙山的綺麗景色了。
沿著石磴雲梯對面,有一塊大而險的巨石高踞山顛,上刻有“瑤台仙嶠”四個楷體大字碑刻。這是當時鄭成功訓練水師的水操台。前臨寬闊的東山灣,居高臨下,其勢雄險,灣上來往船隻盡收眼底,這是當年戚繼光指揮抗倭的遺址,也是鄭成功操練水師收復台灣的指揮台。
順著鐵扶梯下了水操台,就到了鯉魚石。鯉魚石後面有塊行書石刻,題刻《橫海歌》一首,是明萬曆三十年(1602),水師提督施德政渡海到澎湖征剿倭寇,奏凱回歸,在此慶功,宴會戰士,飲酒賦詩,寫下的一篇文詞壯麗的詩篇。
繞過鯉魚石,就到了“九仙石室”,石室大石為蓋,下台門,洞內平坦,可坐十餘人,是個天然的岩洞,為東山島十八景之一。洞中有洞,一通到底。洞內清幽明淨,通風清爽,冬暖夏涼。東面有《仙嶠記言》石碑,高175公分,寬70公分,是明永曆六年(1652)所立鐫刻,全是楷書,記載當年鄭成功駐兵銅山的四十三位部將,樂捐白銀三百兩修建觀音堂(已毀)之事。明萬曆三十六年(1608),水師提督程朝京同參戎李楷先後三次督師至此山,室中“銅山石室”為他所書,並寫下了《視師三度駐銅山》律詩一首於壁上。明萬曆四十八年(1620)春,鎮寧知州段佰介部屬周光甫揮師北上,鐫刻韻律詩二首於石壁上。
九仙山是書法藝術薈萃的地方,留下摩崖石刻二十多處,楷、草、隸、篆無不珍品,詩文所記對研究東山歷史很有價值。
明代戚繼光、鄭成功、水師提督施德政、程朝京、崇禎朝宰相林文穆,曾先後在此山上屯兵抗擊外敵,揮師遠征。明崇禎武英殿大學士黃道周、天地會創始人僧道宗等歷史名人,也曾在此隱居讀書,組織抗清活動,留下多處珍貴的明清、民國摩崖石刻和石碑刻,是東山島文物石刻最集中的地方。戚繼光、施德政、程朝京、林文穆、黃道周、鄭成功等歷史名人,曾在山上屯兵、策劃軍務,著書立說,留下保存完好的珍貴石刻。其中有“瑤台仙嶠” “人世仙境”“水天一色”“宦海恩波”等題刻。
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鎮東衛升欽眷差總督吳文(字朝器)防備倭寇入侵有功,銅山水寨官兵,在巨石中間,建立“惠德碑”以紀其績。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和萬曆十年(1582年),戚繼光曾兩度率師在銅山所屯駐,修造戰船,於大澳海域操練水師,抗擊倭寇,指揮台設於此。
地理環境
東山島九仙山實際海拔僅52米,但山勢險峻,拔地而起,瀕臨東山港,面對台灣海峽,扼住海上航道咽喉,大有“一夫當關”之勢,黃道周贊曰:“……東赴如鵬,左舒右昂……是雖十仞,具千仞之勢矣。”故為歷代軍事要地。是謂大山,實指雄峻險要耳。山麓石階百級,扶蹬而上,曲徑迂迴,山巒挺秀,榕樹覆蓋,石壁奇洞,自然風光綺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