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沿革
在1930年代由於日本的航空開發技術能力有了巨大提高,已經具備開發國際一流作戰飛機的能力,日本陸軍在1930年代初期決定再次開發可以從台灣起飛轟炸菲律賓的轟炸機,並向三菱公司遞交了任務書,該機開發比較順利。
技術特點
Ki21: 試製原型機
1型甲(Ki21-1甲): 搭載97式(標稱950hp)發動機,自衛武器為7.7MM機槍×3
1型乙(Ki21-1乙): 一型甲的自衛武器以及裝甲強化型,發動機功率提升
1型丙(Ki21-1丙): 與二型相同的機體但繼續使用一型的發動機
2型甲(Ki21-2甲): 搭載100式(標稱1450hp)發動機,主翼改造增加了攜油量
2型乙(Ki21-2乙): 最後的轟炸型號,一部份自衛機槍改為13mm機槍
2型丙(Ki21-2丙): 電波警戒機
運輸機型(MC21): 被改造成運輸機的97重爆
性能數據
(97式重爆擊機1型乙 [Ki21-1乙] )
翼 面 積:69.60m2
自 重:4,691kg
最大重量:7,492kg
最大航速:432km/h(高度4,000m)
續航距離:2,500km
上升限度:8,600m
螺 旋 槳:3 葉螺旋槳
發 動 機:標稱1080馬力 中島97改(HA8改) 風冷14缸複列星型發動機 ×2
乘 員:7名
武 裝:7.7mm機槍×5 航空炸彈1000kg
總生產數:2054架
服役事件
97式重爆1937年參加日本侵華戰爭,1939年參加偌門坎戰鬥,發揮了很大威力,太平洋戰爭爆發時性能已經落後,但初期由於0戰的有效護航,這97式轟炸機竟也能發揮很大威力,戰爭中後期隨著0戰與1式戰鬥機護航作用的衰落,繼續用於轟炸任務在戰場上難以生存,只好做為運輸機使用 。
該機最後一次作戰是1945年5月24日,7架Ki21從日本本土出發,運載自殺突擊隊飛往沖繩,其中5架被美軍擊落,2架在沖繩讀谷(Yontan)機場迫降,12名突擊隊隊員炸毀了機場上7架美軍飛機,擊傷26架,炸毀一個儲有7萬加侖汽油的燃料庫。
總體評價
1936年10月18日試飛,當時屬於性能先進的轟炸機,一直生產到1944年9月才停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