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當今時代,主持人節目正從文本話語操作向即興話語操作轉型。《主持人即興口語訓練》提供了一套科學的訓練體系和訓練方法。全書分為即興語流、即興成篇、即興修辭、即興描述、即興解說、即興評述、即興聽悟、即興語智、即興播講、即興訪談、即興主持、即興幽默等12個單元,將即興口語的技能要素科學分解,遵循分進合擊、循序漸進的技能習得規律,精心設計了48個訓練課目,訓練目標明確,語用理念新穎,以例引路,以趣激練,配有訓練提示和解題參考,與主持人的口語實踐緊密聯繫,適宜大專院校播音主持:專業的教學,也適用於在職主持人的業務培訓。
作者簡介
應天常,江蘇鎮江人。全國漢語口語研究會副理事長、學術委員;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主持人專業委員會理事;歷屆全國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金話筒”獎專家評審。曾任教廣州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現為深圳大學、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兼職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語用學媒介文化、節目主持人理論。發表學術論文250餘篇,出版《節目主持藝術論》、《節目主持語用學》、《CCTV主持人藝術風采》、《媒介文化簡論》、《節目主持通論》等多部專著。
圖書目錄
序言/張頌
引言
第一章 即興語流——訓練目標:知而能言 言之能順
第一節 強化言語知覺
第二節 快速言語生成
第三節 坦率真誠表述
第四節 語料轉化語流
第五節 “說新聞”訓練
第六節 台本加工講述
第七節 把握言語定勢
第八節 適度運用追加
第九節 動態語境適應
第十節 語流失暢矯治
第二章 即興成篇——訓練目標:揮灑自如 即興成篇
第一節 思維模組 組接成篇
第二節 懸念切入 最佳化成篇
第三節 散點聚合 連綴成篇
第四節 片言居要 說句成篇
第五節 掛擋起步 神侃成篇
第六節 言為心聲 直表成篇
第七節 意象組合 點染成篇
第八節 意隨情遣 融情成篇
第三章 即興修辭——訓練目標:準確清晰 入耳動聽
第一節 口齒清晰 語清意明
第二節 響度適中 富有活力
第三節 把握重音 目的明晰
第四節 講究停頓 控制節奏
第五節 聲氣傳情 活化語調
第六節 語意過濾 現場調節
第七節 感同身受 適度移情
第八節 體態詞素 表意豐富
第四章 即興描述——訓練目標:具象可感 言之有物
第一節 描述:口頭寫生
第二節 描述:追述示現
第三節 描述:說X,不說“X”
第四節 描述:展說顯像
第五節 描述:疏筆點染
第六節 描述:仿說評話
第五章 即興解說——訓練目標:深入淺出 語清意明
第一節 簡約性解說
第二節 形象性解說
第三節 闡明性解說
第四節 綱目性解說
第五節 平實性解說
第六節 諧趣性解說
第六章 即興評述——訓練目標:述事義理 新意迭出
第一節 先述後評先評後述
第二節 述中有評評中有述
第三節 詳述簡評詳評簡述
第四節 述中顯評融評於述
第五節 語言通俗語態親和
第六節 角度新穎彰顯個性
第七章 即興聽悟——訓練目標:聽知聽悟 用聽交流
第一節 掌握“TQLR”聽辨法
第二節 動態語境的聽辨訓練
第三節 提高聽悟力的途徑
第四節 聽話是人生的藝術
第八章 即興語智——訓練目標:應對裕如 舉重若輕
第一節 觸機即發巧問智答
第二節 克己適彼語脈接引
第三節 順應語勢實話實說
第四節 變通順承機敏轉移
第五節 求職面試洽談協商
第六節 以簡馭繁一語中的
第七節 直覺思辨速喻明理
第八節 迂迴曲對岔答詰難
第九節 以問制問適度衝撞
第十節 突破慣性語境生智
第十一節 巧解妙釋反常合道
第十二節 據理力爭力排眾議
第九章 即興播講——訓練目標:無稿播講 優質播出
第一節 即興播講語態變革
第二節 即興播講控制語脈
第三節 即興播講調整語體
第四節 即興播講重視語境
第五節 即興播講提升語質
第六節 即興播講現場採訪
第七節 即興播講現場報導
第八節 即興播講規避口誤
第十章 即興訪談——訓練目標:互動和諧 言路暢通
第一節 案頭工作訪談基礎
第二節 適度預熱創造語境
第三節 準確定位順暢交流
第四節 保留未知多向提問
第五節 動態平衡滲透推進
第六節 話語操作把握規律
……
第十一章 即興主持
第十二章 即興幽默
參考文獻舉要
後記
……
文摘
第一章 即興語流——訓練目標:知而能言 言之能順
第一節 強化言語知覺
人們在說話時結結巴巴,一般是碰到了如下兩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語料”跟不上話語產生的瞬即性,就出現語流斷檔,這時表達者就可能用超限的“附加語”以及“口頭禪''延宕時間,一邊“填補”一邊“找,,話說,這就是我們常聽人愛說“那么”、“這個”……的原因。
第二種情況:當大腦形成某種命題映象時,“個人語庫”里一時找不到相應“語料”,這就需要進行搜尋,或搜尋而得或創造而得,也可能終無所得,這就形成了結結巴巴的“表達焦慮”。
一、語流形成需要靈敏的“言語知覺”
以上兩種情況的根源,是“言語知覺”遲鈍。
“言語知覺”是接受觸媒刺激後的言語反應。即興口語能力差的人有一個共同的弱點,就是表達者很難快速地把看到的、聽到的客觀事物,或腦子裡想到的意思,很順暢地說出來。從心理語言學的角度說,在他們的感覺和認知系統中,語聲制導物感、制導聲義感不靈敏,他們的語聲聯覺、關係統覺都要比別人“慢半拍”,思維語言編碼的速度比別人遲緩;有的時候,甚至會突然出現言語知覺的短暫茫然,即所謂“腦子一片空白”——這些,都是言語知覺遲鈍的表現,即我們平常所說的“茶壺早煮餃子,有貨倒不出”。
後記
去年3月份,我接到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李水仙老師的電話,她約我寫一本關於“即興口語訓練”的書。她是拙著《節目主持語用學(修訂本)》的責任編輯。記得當時我是那么乾脆,甚至是很興奮地回答:“可以,即興口語訓練,一年完工。”現在,一年過去,書如期完成,寫“後記”不禁回過頭來反問自己:當初,我興奮個啥?
——我想起自己在2001年《節目主持語用學》的“後記”中那句有些“沖”的話,我說這本書是要“撼動傳統的、落後的語用觀念”;社會科學院陳建民研究員為拙著撰寫的“序言”還進一步肯定了“主持人語用轉型”的命題——對了,我當時興奮的是,我終於等到了為我國主持人“語用轉型”做一點實事的機會了。而且,對於這個“實事”,我甚至有點兒“烏龜爬磅秤(自稱)”地認為,它可能會有些開拓性的實踐價值。
我又記起,開始寫作本書沒多久,我給一位遠方的朋友掛了個電話,他曾在15年前,為我第一本關於央視主持人的小冊子寫過一篇“以壯行色”的精彩序言。他就是張頌教授。我一直把他引為師長和摯友,屬於天天見面不一定是朋友、三兩年見一面卻心心相印的那種。張教授默默關注著我的研究,給過我不少幫助,但是,我必須承認,他對於我某些出言不恭的質疑是冷靜的、寬容的——他的文化個性和理論品格令我尊敬。我是閱讀他的《朗讀學》開始媒介語言研究的,而且直至今天,每每閱讀他的論著仍然會有所得、有所悟。先生聽說我準備寫這本書,勉勵有加;看了我發去的本書大綱和部分書稿,很快就發來一篇頗有分量的“序言”。我與王婷教授很感動,一致認為,這篇“序言”關於“即興口語”的論述,豐富、補正了本書某些理論闡述,十分難得。
序言
應天常、王婷教授合著《主持人即興口語訓練》即將出版,我應約撰寫這篇序言,只是表達我的一片心意:感謝和祝賀。
我同應天常教授相交甚早,他1993年出版第一本著作《CCTV主持人藝術風采》是我寫的序言。我們在不同的場合多次見面,相談甚歡,十分融洽。我對他是很敬佩的,因為他為主持人和主持人節目出版過數本專著,在這個領域研究相當深入,學術水平很高。他數十年的執著追求和埋頭寫作,成果豐碩,受到了業界的推崇和尊重。他的學術品格、學術態度,是摒棄了當下的浮躁和低俗、蔑視著那些趨炎附勢之徒和利慾薰心之輩的。他的學術主張堅持了“厚積薄發”、“勤學苦練”,凸顯了“話語活力”、“言為心聲”。總體上說,應天常的著述對於主持人的學習和引導,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當然,毋庸諱言,我們之間也存在著學術觀點上的差異,我認為這是很正常的。在學術觀點上“各抒己見”又“暢所欲言”,恰恰說明學術氛圍的寬鬆活躍,學術自由的平等愉悅,學術態度的認真負責,學術作風的率真質樸。因為我們相信,我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永遠處於相對真理的進程之中,是非曲直要由歷史和實踐去澄清,即使表述不夠準確,也並非懷有背離真理的目的。這樣的交往,確實感到真摯而歡快。當然,遇到另外的情況就不同了。出於某種個人目的,採取“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的做法,斷章取義,惡語傷人,必欲置之死地而後快,對此,就應該毫不留情,“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揭破到讓世人認清其譁眾取寵的“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