淵源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行伍出身的中共領導人,清一色留著軍人的板寸或光頭;而知識分子出身的黨政高官雖身著軍服,卻留著各種標誌其讀書人出身的髮型,並且越是地位超然,髮型就越是特立獨行,毛澤東、博古、王明、張國燾、劉少奇等均是如此。
紅軍轉進陝北後,讀書人出身的黨政高級官員們,除周恩來抗戰期間短期剃過光頭外,髮型依然各有特色。但其中最講究的,無疑是有留蘇經歷的王明和張國燾,而最不羈的,自然是毛澤東。不過,隨著他在權力角逐中地位日益顯赫,他也注意起自己的形象,髮型開始變得非常重要。1940年後,毛澤東變換過很多髮型,由原來隨意的中分嘗試過三七開、四六開等各種造型,逐漸定妝為標準造型。他曾抹過厚厚的頭油,使頭髮儘可能服順地貼著頭型,但這有點像“窯洞小開”的形象並不符合領袖氣質。
1943年3月,毛澤東真正成為中共領袖。這一年,他有了合適髮型的範本——史達林。不過,中共當時清教徒式的文化迥異於蘇聯,領袖的頭髮上不宜塗抹厚厚的頭油來固定髮型,毛澤東的新髮型較之史達林,要蓬鬆得多,尤其兩鬢頭髮無法後梳,只能任由輪廓向兩側伸出,即使鬢角剃得遠比史達林更淺。毛澤東和史達林髮型的另一差別是,史達林的發跡線很低,恨不得和五官連在一起,所以他的頭髮不像德式頭一樣鬢角剃的那么短,而毛澤東的發跡線很高。
這種後來被稱為“主席頭”的定型,應歸功於當時專為毛澤東理髮的勤務兵曹慶維,曹文化程度不高,手藝是在中共軍隊現學的。曹慶維在西柏坡意外身亡後,毛澤東的理髮師開始逐漸從專業理髮師中選拔,較著名的有周福明、錢水桃。
雖然領袖的形象一旦確定便不可隨意更改,但1950年代末,毛的“主席頭”還是略有細微變化,從正面看,鬢角的輪廓線條被修得更圓順,不再有早期偶爾會出現的切割感。不過,毛的“主席頭”鬢角過於突出的特徵已無法更改,隨著晚年頭髮逐漸稀疏,“主席頭”的經典造型很像扣了一副黑色耳機。
發展
“主席頭”確立後,迅速成為中共領導人的標準髮型,1945年中共七大上,地位最高的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都留著同樣髮型。1949年後,高崗、彭真、饒漱石、賀龍、陳毅等人也先後加入“主席頭”俱樂部。
雖然從未有檔案規定什麼級別的人才可以留“主席頭”,但文革期間,卻有人因為留“主席頭”而多了一項罪名,譬如曾擔任過黑龍江省省長等職的李范五在“文革”中被批鬥時,其罪狀之一是公然模仿偉大領袖的髮型。
上世紀九十年代之前,中國大陸甚少有人留大背頭,主席頭幾乎就是高級首長的標誌,一旦晉級高層就立即改剃主席頭已成為一個慣例。如鄧小平1973年復出時,一改被打倒前的小平頭,變成短短的大背頭;華國鋒在毛澤東逝世的追悼會上還是板寸,但當他以黨主席身份亮相時,已經變成標準主席頭;華國鋒之後的胡耀邦亦是在極短時間內,由板寸升級為主席頭。主席頭並非中國獨有,隔壁的朝鮮與中國情形幾乎完全一樣。
朝鮮的領袖髮型與中國同源。1945年,隨著蘇聯紅軍一同進入朝鮮的金日成被史達林確定為領袖,年輕的金日成必須在形象上符合領袖地位,於是,金日成的中分頭迅速改成了中國同志一樣的髮型。
也許是由於更倉促來不及仔細打磨調整的原因,金日成的“主席頭”鬢角和腦後剃得非常短,它更接近德國版本,但基於與中共同樣的原因,朝鮮版“主席頭”不能在頭頂抹過多頭油,因此,看上去它略微有點鍋蓋頭的意味。
現狀
2011年金正日去世前,神秘的朝鮮第三代領導人金正恩第一次公開亮相,他的髮型與六十多年前青年金日成一模一樣,這個奇特形象立即成為全世界焦點。 而在當代中國,主席頭已經成為過去,但是在民間仍活躍著無數主席特型演員。這些業餘主席的最大外形特徵是:頂著標誌性的主席頭——大背頭頂部壓得扁平,兩側鬢角上方高高凸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