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經典著作新校: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

中醫經典著作新校: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

《中醫經典著作新校: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是《素問》一書目前的最詳校本。底本使用的是明代顧從德翻刻宋本《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素問》現存善本及日本仁和寺古鈔本《黃帝內經太素》(《東洋醫學善本叢書》影印本)分散各地,讀者鮮能盡睹。撰者利用各版本對底本經文逐字對校,將各本異文除明顯誤字之外,儘量錄入校注之中;對王冰注及新校正文字,也利用十二卷本系統的元刻本、元刻殘本、二十四卷本系統的金刻殘本(存卷3—5、11—18、20、附亡篇)逐字對校,將三種版本的異文詳細錄入校注之中。《醫統》本《針灸甲乙經》、明藍格鈔本《針灸甲乙經》(《東洋醫學善本叢書》影印)、明正統殘鈔本(《東洋醫學善本叢書》影印)諸本有參考價值的異文,也錄入校注之中。所引各本異文,經過反覆校核,非比坊間別本轉相引錄。讀者得此一編,有如獲睹眾本。除此之外,書中還全面吸收了俞樾、張文虎、胡澍、孫詒讓、顧觀光、于鬯、沈祖綿及日本森立之、宮川浩也諸家的校注成果。為方便讀者理解原文,書中各篇之前加“按”,揭示該篇章指、該篇文字在《太素》、《甲乙經》、《脈經》等書中對應出現的情況,並根據文意給原文作了章節劃分。

內容簡介

《中醫經典著作新校: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適用於《黃帝內經素問》的所有研究閱讀者。

圖書目錄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卷第一(一)
上古天真論篇第一(一)
四氣調神大論篇第二(一)
生氣通天論篇第三(一)
金匱真言論篇第四(一)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卷第二
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一)
陰陽離合論篇第六(一)
陰陽別論篇第七(一)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卷第三
靈蘭秘典論篇第八(一)
六節藏象論篇第九(一)
五藏生成篇第十(一)
五藏別論篇第十一(一)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卷第四
異法方宜論篇第十二(一)
移精變氣論篇第十三(一)
湯液醪醴論篇第十四(一)
玉版(1)論要篇第十五(一)
診要經終論篇第十六(一)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卷第五
脈要精微論篇第十七(一)
平人氣象論篇第十八(一)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卷第六
玉機真藏論篇第十九(一)
三部九候論篇第二十(一)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卷第七
經脈別論篇第二十一(一)
藏氣法時論篇第二十二(一)
宣明五氣篇第二十三(一)
血氣形志篇第二十四(一)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卷第八
寶(2)命全形論篇第二十五(一)
八正神明論篇第二十六(一)
離合真邪論篇第二十七(一)
通評虛實論篇第二十八(一)
太陰陽明論篇第二十九(一)
陽明脈解(3)篇第三十(一)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卷第九
熱論篇第三十一(一)
刺熱篇第三十二(一)
評熱病論篇第三十三(一)
逆調論篇第三十四(一)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卷第十
瘧論篇第三十五(一)
刺瘧篇第三十六(一)
氣厥論篇第三十七(一)
咳論篇第三十八(一)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卷第十一
舉痛論篇第三十九(一)
腹中論篇第四十(一)
刺腰痛篇第四十一(一)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卷第十二
風論篇第四十二(一)
痹論篇第四十(三)
痿論篇第四十四(一)
厥論篇第四十五(一)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卷第十三
病能論篇第四十六(一)
奇病論篇第四十七(一)
大奇論篇第四十八(一)
脈解篇第四十九(一)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卷第十四
刺要論篇第五十(一)
刺齊論篇第五十一(一)
刺禁論篇第五十二(一)
刺志論篇第五十三(一)
針解篇第五十四(一)
長刺節論篇第五十五(一)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卷第十五
皮部論篇第五十六(一)
經絡論篇第五十七(一)
氣穴論篇第五十八(一)
氣府論篇第五十九(一)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卷第十六
骨空論篇第六十(一)
水熱穴論篇第六十一(一)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卷第十七
調經論篇第六十二(一)一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卷第十八
繆刺論篇第六十三(一)
四時刺逆從論篇第六十四(一)
標本病傳論篇第六十五(一)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卷第十九
天元紀大論篇第六十六
五運行大論篇第六十七
六微旨大論篇第六十八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卷第二十
氣交變大論篇第六十九(一)
五常政大論篇第七十(一)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卷第二十一
六元正紀大論篇第七十一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卷第二十二
至真要大論篇第七十四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卷第二十三
著至教論篇第七十五(一)
示從容論篇第七十六(一)
疏五過論篇第七十七(一)
征四失論篇第七十八(一)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卷第二十四
陰陽類論篇第七十九(一)
方盛衰論篇第八十(一)
解精微論篇第八十一(4)(一)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