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理論體系

中醫學理論體系

中醫學理論體系初步形成於戰國至兩漢時期,《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等醫學專著的成書,標誌著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初步形成。漢代以後的醫學理論與實踐的發展,又逐漸充實和完善了這一理論體系。

形成基礎

中醫學理論體系初步形成於戰國至兩漢時期,《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等醫學專著的成書,標誌著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初步形成。漢代以後的醫學理論與實踐的發展,又逐漸充實和完善了這一理論體系。

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確立,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時期。戰國以降,社會的急劇變革和學術的百家爭鳴,為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創造了有利的社會文化氛圍。此時,古代醫家也加速了對人體自身奧秘及人與自然關係的探討,力圖將醫學的經驗上升為理論。他們在吸收了諸子學說中的精華部分,在醫學實踐與解剖學成就的基礎上,創立了藏象、經絡、氣血津液精神等學說,並在探討人與自然關係的過程中創立了六淫致病學說;同時又將古代哲學的氣、陰陽、五行諸學說引入醫學領域,作為方法論用以闡釋人體的生理和病理,指導疾病的診斷和防治。於此建立起中醫學理論體系。

基礎總述

戰國至秦漢時期,是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時期。這一時期問世的《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等醫學典籍,標誌著中醫學理論體系的確立,即理、法、方、藥體系的基本形成。

層次結構

中醫學在數千年的歷史中,逐漸形成了獨特的醫學理論體系,標誌著中醫學作為一門科學的誕生。

中醫學理論體系是包括理、法、方、藥在內的一個整體,主要闡明中醫學的基本理論、基本規律和基本方法。它是以整體觀念為主導思想,以氣、陰陽、五行諸學說為論理方法,以臟腑經絡精氣血津液為生理病理基礎,以辨證論治為診治特點的獨特的醫學理論體系。

醫學理論體系的建立,是醫學發展成熟的最重要標誌。中醫學因其在漢代已建立了較完備的醫學理論體系,故能代有發展,流傳至今。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醫學,但至今未見衰亡,未被西方醫學所替代的,恐怕只有中醫學。其原因在於中醫學並非簡單的傳統醫學,她具有相當完備的理論體系作指導。醫生在治療疾病時可根據理論分析從未接觸過的疾病,這是一般經驗醫學難以做到的。即使是常見病,中醫學也是從辨證入手進行治療,而不重複以往的經驗。當然,理論的正確與否還需要實踐的檢驗,不能有效地指導臨床實踐的理論則被揚棄。理論源於經驗,又反過來指導實踐。中醫學理論體系就是在這一複雜過程中逐漸完善的。

中醫學理論體系的主要內容有:

藏象、經絡、形體官竅、精神氣血津液、體質學說,為有關人體正常形態生理的理論;

②病因、發病、病機學說,為有關疾病發生髮展變化的理論;

③治療原則與方法,藥學、組方理論及診法、辨證理論,為認識與處理疾病的理論與方法體系;

④養生、保健、康復理論與方法,為有關預防與延壽的理論與方法體系。

制約和指導以上各種理論的是在古代哲學精氣、陰陽、五行諸學說影響下建立的整體觀、恆動觀與辯證觀,它們是中醫學理論體系結構中的最高層次,表達了中醫學的特色。

當然,隨著中醫學的現代化進程,中醫學自身的基本理論將在繼承的基礎上不斷得到創新和發展,古代哲學範疇的精氣、陰陽、五行諸學說對中醫學的影響將不斷被淡化,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內容將不斷得到更新,並納入現代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思維科學的研究領域,中醫學的新的假說、新的理論和方法學體系將被提出和建立,中醫學理論體系也將在此基礎上得到逐步完善和重新構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