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鱉標準化生產技術

中華鱉標準化生產技術,作者,楊振才,李雙安。由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於2003-1-1出版。

基本信息

作 者:楊振才,李雙安 主編
出 版 社: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3-1-1
字 數:292000
版 次:1
頁 數:355
印刷時間:2003-1-1
開 本:
印 次:
紙 張:膠版紙
I S B N :9787810665957
包 裝:平裝

內容簡介

一、中華鱉的經濟價值
龜鱉類動物在古生代晚期就已經出現,在大約2億年的進化歷程中,中華鱉(甲魚)的形態結構保持了相對穩定,對環境具有極強的適應能力,因此,其機體內可能存在某些特殊的物質或結構,起著提高自身機體功能的作用。鱉作為古老的次生水生爬行動物,在生命科學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鱉類的營養和滋補價值早在3 000年前就被人類所認識,用於醫藥也有近2 000年的歷史。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對鱉的經濟價值有了更深入了的了解,對其利用也更深入、更廣泛。
鱉最重要的經濟價值是食用。鱉體蛋白質含量高,富含人體必需的胺基酸和鮮味胺基酸;脂肪中有70%以上為不飽和脂肪酸,高度不飽和脂肪酸占25%以上,其中DHA(二十碳五烯酸
)和EPA(二十碳六烯酸)含量很高,這兩種高度不飽和脂肪酸在人體代謝中具有重要作用,被稱為"腦黃金"。能抑制血小板凝結,防止血栓形成和動脈硬化,降低機體內"有害"膽固醇的含量。鱉體內維生素的含量也極豐富,尤其是具有抗氧化功能的維生素E,對防止人體細胞老化、化解惡性腫瘤有重要作用。與其他動物體的組成相比,在鱉體豐富的礦物質成分中,微量元素鋅、鐵和硒含量很高,具有補血養顏的功能,可有效地提高人體的活力。因此,鱉常被人們作為一種珍品佳肴和具有滋補功能的特殊食品。
鱉作為藥用在我國有較長的歷史,鱉的背甲、頭、肉、血、膽都能入藥。在中醫藥學中,鱉頭用於脫肛、痔瘡等;鱉血治療體質衰弱。中華鱉製品具有抗癌、防止白細胞減少等作用,目前國內以鱉為原料製作了各類滋補品、飲劑和膠囊製劑等。另外鱉還作為觀賞動物,豐富了人們的文化生活。

目錄

第一章 中華鱉的生物學
第一節 分類地位和分布
第二節 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
第三節 鱉與環境的關係
第四節 繁殖與發育
第二章 標準化鱉場的規劃與設計
第一節 場地的選擇與規劃
第二節 標準化鱉場的設計
第三章 標準化養殖技術
第一節 養殖環境因子的調控
第二節 養殖鱉池水體變動規律及調控措施
第三節 投餌技術
第四節 不同季節的生產管理
第四章 中華鱉繁殖技術
第一節 親鱉的選擇和培育
第二節 人工孵化
第五章 中華鱉育種技術
第一節 育種的意義
第二節 引種馴化
第三節 選種和選配
第四節 育種工作的組織措施
第六章 鱉的營養需求和飼料
第一節 營養物質的功能
第二節 鱉的營養需要
第三節 飼料原料
第四節 配合飼料
第七章 鱉的疾病防治
第一節 鱉病概述
第二節 鱉病標準化診斷
第三節 鱉常用規範藥物
第四節 中華鱉常見疾病防治
第五節 鱉病的綜合防治措施
第八章 鱉的捕捉與運輸
第一節 鱉的捕捉
第二節 鱉的運輸
第九章 鱉的品質及產品加工
第一節 商品鱉的品質
第二節 食用產品的加工
附錄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