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間經典故事會·地方傳說:五指山

《中華民間經典故事會·地方傳說:五指山》是2012年3月1日中國社會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怡安。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了《翠花姑娘與五指山》、《母瑞山與清龍潭》、《太平山》、《七仙嶺》、《七女峰與風魔嶺》、《銅鼓嶺的女神》、《小馬嶺的來由》、《感恩縣的來歷》等民間故事。這些故事是民間知識讀本。它告訴你,我們的先人是怎么理解宇宙的構造、人類的起源、萬物生成的來歷、人和人之間的相互關係。同時也把民間歷史知識如數家珍地演述出來。這種敘說,雖然沒有歷史學家所表述的那么公允,但是卻更明晰地體現了民眾最樸實的評價。為人民做了好事的,就應該受到褒獎和稱讚;為非作歹、迫害人民的,就應該受到諷刺和鞭撻。這些故事也許並非是真實發生的,但卻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更高層次的“真實”。這些故事都是蒐集於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口傳作品,很少經過文人的潤改和再創造,最能體現在民間流傳的原汁原味。《五指山(地方傳說)》由怡安選編。

圖書目錄

五指山
翠花姑娘與五指山
忤子山
雷霹主峰
吊鑼山
燒仔山
母瑞山與清龍潭
太平山
七仙嶺
七女峰與風魔嶺
望老嶺
從關公嶺到銅鼓嶺
銅鼓嶺上的傳說
銅鼓嶺的女神
儋耳山的白衣公為啥單臂
石馬嶺
金牛嶺
金山和銀山
七星嶺
小馬嶺的來由
瘦嶺
流奶嶺
鹿回頭
鹿回頭嶺雷打石
抱虎嶺
銀嶺
落筆洞
“仙舟系纜”與三十六洞
皇帝洞
波蓮仙人洞
千龍仙洞
望妻石
白虎石
石人騎石馬
“小洞天”的石船石人
感恩縣的來歷
嘉積鎮的傳說
紅水村的來歷
和尚橋
文城鎮古橋的由來
何來臨高角
仙井與鎮妖石柱
天涯灣與南天一柱
紅水河
溫水湖
白髮瀑布
鯉公塘
龍潭
藤橋溪
涅槃塔
姐妹塔
演戲建文峰塔

文摘

落筆洞
在海南島天涯海角附近,有個山洞,名叫“落筆洞”。洞裡有個寬闊的大廳。一張石桌擺在中央,桌前的石椅上坐著一位目光炯炯、英姿勃勃的少年武將。石桌上放著一個大石硯,三支石筆從山洞的頂端並排伸下,直指石硯;三股泉水沿著筆桿緩緩滴進石硯。在武將周圍,還有許多神態奇特的石像:有騎馬揮劍的,有手持弓箭的。這些石像是怎么來的呢?傳說有一天,有一位名叫董親的老人,帶著獨生女兒董梅出海捕魚。船到遠海,不料碰上了幾隻官家的船隻。官船橫衝直撞,董親父女竭力迴避,還是來不及躲開,終於被撞得粉碎。董親一下子就被海濤吞沒了。董梅僥倖抓到一塊船板,遊了三天三夜,到第四天,她再也游不動了。這時她忽然看見空中亮起一道紅光,接著,一位英俊的小伙子,從天上輕輕飄了下來。他把董梅救上岸,還送她回家。董梅回家之後,用最好的酒菜招待他。因為天色已晚,便挽留他在家中過夜。第二天,等董梅醒來,那小伙子早已不知去向了。
不久,董梅懷孕了。奇怪的是,她懷孕三年才生下一個男孩。她給孩子取了個名字叫董公殿。董梅把孩子視為掌上明珠,可是董公殿到了九歲還不會講話。董公殿十周歲那天,母親帶他上街市,跑了半天,來到魚市上,董公殿看見一條大鯉魚,突然開口說:“阿媽,我要那條大鯉魚。”董梅聽到孩子第一次開口說話,心中很是高興,便把那條鯉魚買了回來。
回家後,董公殿剖開魚腹一看,發現裡面有三支箭,一把弓,一口寶劍,三支筆和一個墨硯。
那寶箭上還刻有“崖州董公殿”幾個字。董公殿歡喜若狂,董梅卻又喜又驚。
原來那時候皇帝欺壓黎民,常常來崖州搶掠財寶和婦女,人們都恨死了,董公殿想設計殺死皇帝。當天晚上睡覺前,董公殿對母親說:“阿媽,記住明早四時叫我起床。”董梅問他為什麼,他不肯講。董梅只好聽從兒子的吩咐,在房裡點上線香來計算時辰到了沒有,母親勸他好好睡覺,時間一到就叫醒他。但董公殿不放心,總是問個不停。母親聽到雞叫頭遍,便說:“孩子,時間到了。”董公殿一骨碌爬起床來,急忙取出寶箭,用力向北射去。只聽見嗖的一聲,寶箭閃著綠光,直往皇帝的宮殿飛去。
說來也巧,這時皇帝正在殿上,手扶龍椅剛想下坐。忽然一聲巨響,震得宮殿東搖西晃。隨著一道綠光飛來,他把頭一歪,嚓的一聲,一支利箭穿過皇冠插在龍椅的靠背上,嚇得皇帝魂飛魄散,連忙五體投地拜天求饒。他命左右衛士上前來拔箭,可是拔了半天,那箭像生了根似的,憑你九牛二虎之力,還是拔不動。皇帝急忙上前,發現箭上刻有“崖州董公殿”五個字,連忙發號施令:“快,快出兵崖州,抓住董公殿!”
董公殿發箭後,便將家中的穀子、粟子和玉米各量一斗,分別用三個水缸把它們浸起來,嚴嚴密密地封蓋好,然後分別寫上“三個月成兵器”、“三個月成馬”的字樣。
可是,不到三個月,皇帝派來的官兵已渡過了瓊州海峽,登上了海島。董公殿看見旗號,知道皇帝沒有死,又看見寨外旌旗林立,戰馬嘶鳴,連忙把浸在缸里的穀子、粟米、玉米全倒在場上,叫了一聲“變”。頃刻之間,這些東西變成了數不清的頭包紅巾、身著藍衣綠褲的士兵。這些士兵個個騎著戰馬,手拿刀戟劍戈,威風凜凜。董公殿騎著戰馬大呼一聲“沖”,那些士兵便一齊跟董公殿殺了過去。官兵一見來了這許多兵馬,嚇得屁滾尿流,回身就逃。
皇帝又派武將黑蛇精率領數萬兵馬,前來攻打崖州。董公殿與他們整整打了三天三夜,才把官兵打退。
董公殿打贏之後,寨里男男女女,載歌載舞,捧出山蘭酒慰勞董公殿。正當大家飲酒歡樂的時候,官兵射來一支暗箭。董梅眼明手快,一個箭步衝上去將董公殿推開,箭就不偏不倚地射中董梅的胸膛,當場身亡。董公殿伏在母親身上放聲大哭,鄉親們個個憤怒不已,發誓要向官兵討還血債。董公殿與鄉親們把董梅的屍體埋在海邊沙灘上,不料剛埋好,官兵又廝殺過來。董公殿急忙抵抗,因為官兵眾多,他的兵馬又是不足三月出來的,羽毛未豐,力量不足,只好沿著海濱邊打邊退。忽然發現前面有一塊巨石,堵住了他們的去路,他們進退兩難。董公殿取下弓箭,把第三支寶箭對準巨石射去,只聽得轟隆一聲巨響,山搖地動,那塊巨石裂開了一個大洞。董公殿和部下急忙進了石洞,抗擊官兵。他們從洞內投出無數石頭,一塊巨石把黑蛇精的頭顱砸破,當場死亡。剩下的官兵見領頭的已死,只得抱頭鼠竄。
可是,董公殿他們進了那個石洞,也出不來了,日長年久,變為石像,因為這個山洞頂上還吊下三支石筆,人們就叫它落筆洞。埋葬董梅的海灘上,長出了一根高高的大石柱,這就是今天的“南天一柱”。
P78-81

序言

過去時興“講古”,勞動的間歇、熱鬧的市集、“貓冬”的時候……在人們聚會的所有場合,都會說笑話、講故事。千萬不要小看這些在炕頭、在村口講述的故事,什麼是好、什麼是壞、什麼是美、什麼是醜、誰是好人、誰是惡人,說得一清二楚,以一種使人愉悅的形式對人們進行著道德教育,潛移默化中構建起大眾共同的價值體系。
這些故事是民間知識讀本。它告訴你,我們的先人是怎么理解宇宙的構造、人類的起源、萬物生成的來歷、人和人之間的相互關係。同時也把民間歷史知識如數家珍地演述出來。這種敘說,雖然沒有歷史學家所表述的那么公允,但是卻更明晰地體現了民眾最樸實的評價。為人民做了好事的,就應該受到褒獎和稱讚;為非作歹、迫害人民的,就應該受到諷刺和鞭撻。這些故事也許並非是真實發生的,但卻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更高層次的“真實”。
這些故事是調劑我們先輩艱難枯燥生活的精神食糧。在衣食無著、艱難困苦的勞動生活中,故事成為讓他們的心靈得到慰藉和愉悅的最佳方式。聽故事、講故事,在笑聲中獲得一種勝利者的滿足。故事的好處是說不盡的。我們哪一個人不是在故事的陪伴下成長起來的呢?這裡所說的故事,是廣義的概念,包括神話、傳說、狹義的故事、笑話等在內的所有口耳相傳的散文類民間敘事作品。
神話是莊嚴的、遠古的神聖敘事,涉及宇宙起源、人類誕生、大自然的形成和變化,人類的一切發明和創造,萬物的起源以及鬼神世界等,把人們帶到了悠遠而又悠遠的亘古時期。
我們周圍的山山水水、動物植物,一位位歷史人物、一樁樁歷史事件……所有的一切無不被民眾以傳說的方式演繹成膾炙入口的藝術作品,當做“可信的史實”口耳相傳,匯成浩瀚的傳說海洋。
故事是最為民眾喜聞樂見的民間敘事體裁。這類作品裡充滿著幻想與虛構,任憑你張開想像的翅膀,讓思緒恣意馳騁,神奇的寶物、萬能的神仙……使勤勞善良但卻被侮辱被損害的主人公們都能終得善果、天從人願。
即使是以現實生活為題材的諷刺性故事,也多以虛構為主要敘事手法。十二生肖排座次的故事裡,老鼠和牛比大小爭第一。老鼠想出一個巧主意,要騎在牛背上逛街。滿街的人都喊“好大的老鼠”,卻沒有一個人理會已經司空見慣的牛。於是老鼠自然就在十二生肖里排了個第一。這樣的故事雖然沒有神奇的幻想,卻以巧妙的虛構貫穿始終,更加生動雋永,意趣盎然。
故事流傳的歷史,就是一部民眾世代延續的生活史,凝聚著先人的心血和才智,是我們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那么到了今天,這些故事還有意義嗎?科技的飛速發展讓幻想不再有神奇的意蘊,在這樣的環境中,故事還有存在的空間嗎?還能繼續發揮它曾經有過的作用嗎?
一位偉大的思想家說過,想像具有永久的魅力,是不可企及的藝術高峰。開天闢地的盤古、填海的精衛、挖山不止的愚公、補天的女媧……這些主人公的精神不是仍然在鼓舞著今天的我們嗎?牛郎織女的傳說、嫦娥奔月的傳說、梁祝的傳說……這些瑰麗多姿的傳說故事,化作世代傳襲的文化血液流淌在每一個中國人的身體裡。就如同中秋的圓月,早已成為凝結著民族情感的文化符號。今天,這些文化遺產在帶給我們靈感和力量的同時,讓我們更充實、更奮進,更樂觀向上、更有幸福感。
民政部、中央文明辦、文化部、新聞出版總署、國家廣電總局、中國作協等六部委主辦的“萬家社區圖書室援建和萬家社區讀書活動”是惠及億萬城鄉讀者的民心工程,現在貢獻給各位讀者的《中華民間經典故事會》正是其中的一個具體項目,希望我們優秀的民間文化通過圖書援建和讀書活動得到傳承和弘揚。這些故事都是蒐集於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口傳作品,很少經過文人的潤改和再創造,最能體現在民間流傳的原汁原味。在此要特別感謝所有的講述者和記錄者,他們的無私奉獻使凝聚著民族智慧的優秀民間故事得到很好的保護和傳承。希望這套叢書不僅能夠為親愛的讀者提供欣賞的愉悅,也能夠藉此提升我們大家對祖國文化遺產的關愛。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