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經科技部批准的湖北省國際合作重點項目——“城郊濕地小區生態環境建設實驗與示範”日前在長江大學正式啟動,該項目是中國政府與芬蘭共和國政府間的科技合作項目之一,根據《中芬政府間科技合作協定》和《中芬科技合作混委會第10次會議的會談紀要》,雙方商定項目實施時間為2003年10月~2007年10月。項目外方代表、芬蘭共和國西部環境保護局國際合作部部長康·瑞塔女士1月3日起應邀到長江大學對該項目的進展情況進行為期10天的考察,並與中方專家組成員就項目實施的具體細節進行廣泛磋商。
據了解,該項目將借鑑中日合作項目“江漢平原澇漬地開發與研究”的成功經驗,利用江漢平原獨特的地理優勢展開多項科學研究。根據國際濕地城郊研究的方向和中國南方濕地建設的現狀,中芬專家組確定該項目協作攻關的主要內容包括:城郊濕地生態農業保護與開發研究;城郊濕地旅遊農業綜合開發與濕地保護研究;淺沼化湖泊富營養化工程治理研究;濕地特種產業——鱷魚綜合開發研究;長江濕地優質草品種引進篩選與產業化開發;潮濕地飲用水綜合治理研究;紅色特種資源的保護研究等7項。
雙方所確定的項目示範區技術開發內容主要包括:濕地棕色環境淨化生態工程與示範;濕地環境美化、綠化生態工程研究與示範;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工程研究與示範;濕地城郊產業結構最佳化與特種產業開發的研究與示範;濕地城郊小區生態環境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規劃研究等5個方面。
項目預期達到的目標是:通過滾動發展,力爭該項目進入國家重大國際科技合作項目、重大農業或社會發展科技攻關項目或中—歐科技合作第六個研究與開發框架計畫之列;力爭將湖北省澇漬地開發工程技術研究工程建設成為我國重要的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把兩個示範區建成我國第一批濕地農業公園,示範區建設進入聯合國500佳;並培養出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濕地研究高中級人才。
中芬雙方商定,通過項目的實施,力爭使該項目的整體研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部分研究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在理論基礎、套用技術及配套體系研究上推出一批具有國內外先進水平的濕地研究成果,打造一批適宜於在我國南方推廣的濕地農業和生態建設的大樣板,並爭取實現項目的經濟、生態、社會多方面的高效益,為我國南方地區城郊濕地的開發與保護提供科學依據和示範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