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白鹿作地名,在中國不少省市都有,但最出名的,恐怕要數四川省彭州市白鹿鎮。這個普通的川西古鎮,因為深厚的中外歷史文化積澱,聲名遠播中外。白鹿鎮距離四川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成都市區約90千米,離彭州市大約40千米,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宗教人文資源,清代末民初,法國天主教傳教士就在此創建了多處教會活動場所,尤其以上書院(領報修院)和下書院(無玷書院)最知名。在2008年的“5·12”特大地震中,白鹿鎮受到了嚴重損毀,聞名川渝的上書院、百年中法橋等法式古代建築毀於一旦,令人無不痛惜。好在地震災後重建中,白鹿鎮以“中法傳統風情小鎮”為主題,以百年前法國友好人士修建的上書院(領報修院)、下書院(無玷修院)、聖母堂為文化背景,才使公眾心中有所釋然。
白鹿鎮重建最大的工程,當數占地68公頃的場鎮。中軸對稱、曲線延伸的法式風情街和明清古街,一中一法的主要街道,融會貫通、傳承和發揮了中法傳統文化精髓,並在時空上相映成趣。法式風情街上,屋頂高而尖挺,各不相同的牆面石材配以圓拱形花窗,更顯溫婉細膩,白色的立柱和彩色的屋瓦,映射出法式風情的浪漫;穿過“羅亞爾城堡”,就來到法式建築區,清新、亮麗、輕盈、活潑的建築外觀設計,每一處細節均是精心彰顯法式風情,完全有別於混凝土方盒式建築的凝重和沉悶。凝聚中國古代建築風格的明清古街,其石牆、泥瓦、木窗、角樓、飛檐、迴廊,無不透射著清乾隆十九年川西古鎮的歷史文化底蘊。
景觀
領報修院
“中法傳統風情小鎮”白鹿鎮的諸多旅遊亮點中,多數遊客最喜歡的是領報修院。領報修院(SEMINARIUM ANNUNTIATIONIS),又稱為白鹿上書院、上書院,是法式天主教教堂建築,始建於1895年,竣工於1908年,修建歷時14年,是中國西南地區最古老的天主教神學院。2006年,被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地震中,這座逾百年遺蹟在短短八秒鐘內全面坍塌,通體白色的石質大門斷裂成梯形,粗壯的半圓柱形門柱也僅有底部尚存。2009年,國家文物總局批覆通過了“上書院原址復原”的報告,上書院從而獲得了4000多萬元的修復資金。本著尊重原貌的宗旨,當地政府在上書院的修復中,儘量使用了原有建築材料,保持原有的建築風格。2013年7月14日,上書院震後首度揭開面紗時,來自法國巴黎歌劇院的藝術家們向地震災區民眾呈現了一台古典音樂晚會,莫扎特三重奏、孟德爾頌三重奏、弗蘭克小提琴獨奏……一首首經典的法國古典音樂在上書院裡奏響。
如今,原址重建的這座修院,保持原有建築風格,依然英姿颯爽,從白鹿鎮場口走不多遠就能見到坐落在對面山林間的白色巨型建築物,光輝照人,耀眼奪目,仿若一位功勳卓著的壯士矗立在山間。置身於氣勢宏偉的領報修院,觀賞者、瞻仰者無不讚嘆。他們讚嘆建築的宏偉、讚嘆建築的壯觀、讚嘆古人的智慧、讚嘆信仰的虔誠。這些由衷的讚嘆,都昭示出對法國友人的無限欽佩。
中法友誼橋
“中法友誼橋”建築古蹟,也非常值得一看。這座備受遊客關注的大橋位於下書院門前的白鹿中學門前,現在和學校成為了地震主要遺蹟之一。這是一座全石料建造成的拱橋,橋身的色澤古老,是法國人設計並出資在中國建造的,當地民眾將此橋命名為“中法友誼橋”。此橋建成後,來來往往的教師、農民、學生無不走得悠然自得,人人稱頌,遠道而來的旅客也讚不絕口。然而,儘管這座橋在長年的河水沖涮下依然紋絲不動,但卻在那次8級特大地震中損毀了……
社會反響
在白鹿鎮,上書院、下書院、中法友誼橋,橫越百年歷史滄桑 ,其彰顯的中法友誼歷久彌新;始建於清乾隆年間的民居,那每一處石牆、泥瓦、木窗、角樓、飛檐、迴廊,既是前人留下的寶藏,更是今人追憶往昔的絕佳路徑。山清水秀,中法傳統風格,歐式浪漫風情,鳶尾花鄉村酒店、花神咖啡、紅酒館……大山深處的古鎮白鹿,令成都、綿陽、重慶等地及國外的旅客慕名而來。置身其中,中國人仿佛出了國,法國人就像回了家,而更多的外國人則像到了法國。
白鹿鎮,是中法兩國傳統文化經典傑作,也是中法兩國人民友好的歷史見證。事實證明,只要中法兩國政府和人民堅持容忍分歧、世代友好,兩國優秀文化就能互融共補、相得益彰,兩國人民的情誼必然會天長地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