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徵特性
生育期131天左右,株高89.7cm,果枝始節位7.0節,單株結鈴16.4個,鈴呈卵圓形,鈴重5.4g,衣分38.1%,子指10.2g。株型較緊湊,果枝上舉。葉片大小適中,葉色稍淡,莖稈茸毛多,
苞葉較大,出苗較快,苗壯,前期長勢好,後期長勢較弱,整齊度好,結鈴性較強,早熟性好,果枝始節位較低,吐絮暢而集中,抗蟲性好,抗枯萎、耐黃萎病,棉纖維為淺棕色。
產量表現
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結果為每公頃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產量分別為3629.3、1378.5和1302.8kg,2001年分別為對照中棉所38的100.2%、99.4%和100.8%,2002年分別為對照中棉所41的102.4%、94.7%和95.7%,霜前花率為94.4%。2003年生產試驗結果為每公頃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產量分別為2886.0、1095.0和1054.5kg,分別為對照中棉所41的106.7%、97.1%和101.4%,霜前花率為96.3%。
纖維品質
由黃河流域抗蟲春棉區域試驗各點供樣,2001-2002年農業部棉花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測試,兩年平均結果,上半部平均長度30.5mm,比強度30.4cN/tex,麥克隆值4.5,纖維整齊度為84.7%,伸長率為6.7%,適於紡中高支棉紗。
抗病蟲性
經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植保室網室和人工病圃鑑定,二代棉鈴蟲蕾鈴被害率14.65%,蟲害減退率80.08%,百株幼蟲6.3頭,枯萎病病指為5.47,黃萎病病指為26.15,綜合評價為抗蟲性2級,抗枯萎、耐黃萎病品種類型。
適應性和適宜地區
中棉所51適宜在黃河流域棉區作春棉品種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