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的“珍寶島事件”眾人皆知,但1929年,蘇聯紅軍和張學良東北軍之間為了爭得沙俄侵華時修建的中東鐵路所有權,爆發的“中東鐵路事變”卻鮮有人提及。
實際上,論規模和持續時間,後者要遠遠勝過前者,堪稱中蘇之間規模最大的武裝衝突。衝突最終以東北軍的失敗而告終。在此次衝突中,蘇軍首次實戰使用了其第一種批量生產的坦克——T-18輕型坦克。為蘇軍坦克的改進和實戰運用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沙俄侵華埋下的禍根
中東鐵路是沙俄侵華的產物。沙俄根據《中俄密約》等不平等條約在1887年到1903年間修建。沙俄在鐵路沿線所屬地區擁有一系列特權。1924年,中蘇兩國代表簽署協定,規定該鐵路歸雙方共同擁有。1928年12月29日,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服從國民政府。1929年,張學良下令收回中東電話權,就此引發了對中東鐵路所有權的衝突。到1929年秋,一場不可避免的衝突爆發了。
1929年8月6日,蘇聯紅軍成立了“蘇聯紅旗特別遠東集團軍”,準備向張學良的東北軍發動進攻。蘇軍總共出動了近8000人,配備了9輛T-18輕型坦克。蘇軍總指揮為遠東集團軍總司令布柳赫爾元帥。
東北軍防守中東鐵路的部隊大約有1.2萬到1.6萬人。衝突爆發時,東北軍擁有30輛法國製造的雷諾FT-17輕型坦克。張學良曾下令將這些坦克全部運往滿洲里禦敵。但由於蘇軍迅速取勝並控制了鐵路樞紐,這些坦克均未能按時抵達前線參戰。
輕視中國軍隊戰壕釀苦果
蘇軍的T-18輕型坦克主要被蘇軍用於扎賚諾爾火車站和滿洲里火車站的爭奪戰。東北軍在這兩處火車站附近構築了大量防禦工事,尤其是在通往扎賚諾爾火車站方向修建了三道防線,擁有數量眾多的碉堡。這些碉堡用廢鐵軌和原木支撐,頂部覆蓋了1米多厚的土層,由於天氣寒冷,凍得好似石頭一般堅硬。東北軍料定蘇軍會動用坦克發起攻擊,因此修建了一些寬3到4米、深2.5米的反坦克塹壕,布置了一些直射火炮,並為所有防守的步兵配發了大量手榴彈。
由於過分自信,蘇軍並未進行足夠的戰前準備。甚至沒有出動飛機對東北軍的防線進行空中偵察,導致蘇軍在遭遇東北軍防線後吃到了苦頭。他們主觀地認為東北軍防線中除了最外層是反坦克塹壕外,其餘均為普通戰壕。但實際上東北軍將大量反坦克塹壕都修建在中間一道防線。於是,當蘇軍的T-18坦克突破了東北軍第一道防線後,坦克兵和隨行的步兵都被反坦克塹壕攔住了去路,他們都沒有攜帶填埋塹壕的器材,只得等待後續工兵,貽誤了戰機。
扎賚諾爾火車站爭奪戰:蘇聯步兵靠坦克救命
1929年11月16日深夜11點,蘇軍開始了進攻扎賚諾爾火車站的行動。藉助著月光,蘇軍進攻部隊悄悄地向預定發起攻擊地點行軍。由於缺乏夜間行軍的經驗,許多蘇軍部隊偏離了預定路線。奉命主攻扎賚諾爾火車站的一個蘇軍步兵營錯誤地向西行進至東北軍的另一片防禦陣地前,遭到了東北軍輕重機槍的密集掃射,頃刻間半數官兵陣亡。大部分蘇軍部隊是在進行了一整夜連續行軍後未待休息便立即投入了戰鬥,這使得蘇軍的戰鬥力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和混亂不堪的蘇軍步兵部隊一樣,由9輛T-18坦克組成的獨立坦克連的戰前準備工作也是差到極點:燃料明顯不足,彈藥基數也幾乎為零。其中有3輛T-18坦克甚至連機槍都沒來得及安裝,坦克連的連長根本沒有扎賚諾爾火車站地區的軍用地圖。一夜艱難的行軍後,只有4輛T-18坦克準時到達了攻擊發起地點。經過長時間等待,一直不見蹤影的後勤補給車隊總算露了面,“施捨”給他們一些燃料和彈藥。平均每輛T-18坦克主炮的彈藥基數隻補充到40發,其標準彈藥基數應該是96發。
蘇軍原來計畫所有T-18坦克應該被用來支援第107步兵團。但直到攻擊發起時,另外5輛T-18坦克仍不知在何處。上午10點整,蘇軍向扎賚諾爾火車站發起總攻。戰鬥中,蘇軍坦克遇到東北軍挖掘的反坦克塹壕後被迫停下,和東北軍的火炮互相對射。東北軍炮兵射擊精度較差,沒能將蘇軍坦克擊毀。
蘇軍坦克,未帶一發炮彈就衝鋒
至於其他3輛沒有到達攻擊地點的T-18坦克,1輛中途拋錨,另2輛迷路的T-18錯誤地趕到了蘇軍第106薩哈林步兵團的攻擊地區。該團欣喜之餘,卻發現這兩輛坦克壓根兒未帶一發炮彈。但團長在給2輛坦克加滿燃料後,還是要求它們協助該團步兵向東北軍陣地發起攻擊。兩輛T-18坦克的車長只好指望坦克行駛時發出的巨響能夠嚇住東北軍了。不過,他們在戰鬥中還是發揮了一定的作用。步兵們躲在2輛T-18坦克後面向前推進,用它們擋住了東北軍密集的機槍火力。
在第二天的戰鬥中,8輛仍具有戰鬥力的T-18坦克全部被用來支援第108步兵團對兩個高地的進攻。戰鬥持續了大約3小時,坦克部隊又遭遇反坦克塹壕而受阻。其中1輛很快被東北軍士兵投擲的手榴彈炸傷動彈不得,但另1輛利用機槍掃倒了戰壕內的東北軍士兵。後續的蘇軍步兵輕而易舉地就拿下了這兩個高地。
滿洲里火車站爭奪戰:東北軍的手榴彈雨點般襲來
在攻占了扎賚諾爾火車站後,蘇軍將進攻轉向了滿洲里火車站。剩下的7輛T-18坦克繼續支援第108步兵團作戰。蘇軍吸取教訓,在進行了密集的炮火準備後在拂曉時分發起了攻擊。T-18坦克保持隊形,一邊用機槍和火炮向東北軍猛烈射擊,一邊向前快速推進。蘇軍坦克兵們只顧著猛衝,又把步兵丟在了後面。不過,他們很快就為此付出了代價。有1輛T-18坦克由於離東北軍的防禦戰壕太近,立即遭到了無數手榴彈雨點般的攻擊,履帶被炸斷,傳動機構毀壞,車體受損嚴重,車組成員危在旦夕。好在後來趕上的蘇軍步兵發起了數次衝鋒後才將其救了下來,但駕駛員已奄奄一息。另外還有2輛T-18不慎跌入了壕溝,直到蘇軍占領陣地後才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將其拖了出來。
總的來說,儘管漏洞百出,但蘇軍獨立坦克連在中蘇中東鐵路衝突事件中的表現還是令人滿意的。作為蘇聯第一種批量生產的坦克,T-18的實戰運用,為蘇軍後來組織大規模坦克進攻戰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戰後,蘇軍對T-18坦克進行一系列改進,為其今後開發出更為優秀的中型和重型坦克打下了基礎。
相關詞條
-
中東路戰爭
中東路戰爭,是對1929年張學良所領導的東北政府為收回蘇俄在中國東北鐵路的特權而發生的中蘇軍事衝突的稱謂。在1929年東北亞的國際環境下,採取武力接管中...
戰爭簡介 戰爭背景 戰爭起因 戰爭爆發 雙方部署 -
中東路事件
中東路事件,是指1929年中國為收回蘇聯在中國東北鐵路的特權而發生的中蘇軍事衝突。 1929年7月,在南京國民政府“革命外交”的氛圍中,國民政府委員、東...
緣起 起因 爆發 《申報》記載 雙方部署 -
美合事變
1940年12月,瓊崖國民黨反動派向瓊崖特委和總隊部的駐地美合抗日根據地發動進攻,製造震驚全島的“美合事變”。國民黨軍大肆屠殺和掠奪。瓊崖獨立總隊來不及...
背景 起因 經過 結果 影響 -
博峪事變
1935年,紅軍長征途經卓尼等地時,土司楊積慶為紅軍放糧達三四十萬斤,引發了國民黨的不滿。1937年8月25日,魯大昌串通國民黨特務進行密謀策劃,利用土...
事件背景 事件經過 後世紀念 事件結局 積極作用 -
九·一八事變
九一八事變(又稱奉天事變、柳條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國東北蓄意製造並發動的一場侵華戰爭,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開端。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關東軍安排...
事件背景 事件經過 兵力對比 社會評價 歷史影響 -
兩廣事變
兩廣事變,又稱“六一事變”,是1936年廣東實力派陳濟棠,廣西實力派李宗仁、白崇禧等為反對蔣介石吞併地方勢力而發動的一次事變。 1932年以來,兩廣軍閥...
歷史背景 事件起因 事件經過 事件結果 事件影響 -
黔南事變
1944年秋天,日軍大舉進攻長沙、衡陽,繼而攻陷桂林、柳州。接著分出一部兵力,沿黔桂鐵路直逼黔境。12月2日,荔波、三都、丹寨、獨山等縣城相繼淪陷,有一...
事件過程 事記 -
林清事變
林清事變是指發生在清朝嘉慶十八年(1813年)的一場農民起義軍進攻京城事件。事件策劃者是天理教領袖李文成與林清。 1813年,清朝爆發了天理教起義,嘉慶...
起因 經過 意義 -
“九·一八”歷史博物館
“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原名“‘九·一八’事變博物館”,始建於1991年“九·一八”事變六十周年之際。1997年9月至1999年9月,瀋陽市對“九...料及多種展示手段,展示了從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後...
“九·一八”歷史博物館 一頁永遠展開的歷史 館內藏品 歷史人物 旅遊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