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村喜春

中村喜春

中村喜春,1913年出生在東京,父親是當地很有名望的醫生,家境很富裕。孩童時,中村喜春就對歌劇院台上那些穿著傳統和服、濃妝艷抹的藝伎特別著迷。她常夢想自己有朝一日也能站在那個舞台上。15歲那年,她不顧父母反對,投身藝伎行列。憑藉著自己的天賦和刻苦訓練,幾年後,中村喜春聲名鵲起。不但紅透日本,就連著名影星卓別林也曾慕名前來觀看她的演出。

基本信息

個人經歷

中村喜春 中村喜春

中村喜春(なかむら きはる,1913年-2004年1月5日)日本著名藝伎,出生在東京銀座一個上流社會家庭,其父是當地著名的醫生。中村喜春15歲時不顧家庭反對投身藝伎行業。

1940年27歲時隱退,嫁給了一名日本駐緬甸的外交官,當時日本尚未侵略緬甸。但婚後丈夫有了外遇,兩人最終離婚。後來,她又結了一次婚也因感情不和而分開。二戰後,中村喜春重返藝妓界。1956年,中村喜春移居美國,定居紐約。後受聘於普林斯頓大學,教授日本文化。2004年在紐約逝世,終年90歲。

人物軼事

27歲嫁為人婦

中村喜春 中村喜春

1940年,中村喜春嫁給了一名日本外交官,可惜丈夫在緬甸工作時認識了一名當地女子,還不惜冒著重婚罪的罪名打算把那名女子娶回家。中村喜春很快就發現了丈夫的婚外情,性格剛烈的她無法容忍丈夫的不忠,兩人最終以分手收場。婚變後的中村喜春並沒有自暴自棄,她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重當藝伎,並以出色的三弦琴技,為當時了無生氣的日本舞壇注入了新的姿采。

移居美國後的生活

1956年,中村喜春移居美國,她先後在不同的城市居住過,最後選擇定居紐約的皇后大道。在美國,這名堅強的日本女子以教授日本音樂和舞蹈為生,還受聘於著名的普林斯頓大學,教授日本文化。她也曾經擔任著名歌劇《蝴蝶夫人》的顧問,教人們如何穿和服以及其他日本禮儀。中村喜春偶爾會回日本省親,即使這個時候她也並沒有閒著,而是出現在各種電視談話節目中,興之所至更會即席上台獻唱,緬懷故地情思。

主要作品

中村喜春先後共有10本作品面世,包括於1983年推出的自傳《東京藝伎回憶錄》,和1985年推出的另一本著作《痛悼日本》。

人物影響

16歲投身藝伎

中村喜春1913年出生在東京銀座,父親是醫生,家教一向十分嚴格。中村喜春在東京生活時,經常流連於歌劇院和舞館等地,被那些濃妝艷抹的表演者所深深吸引,並由此對藝伎產生了濃厚興趣。她夢想著有一天自己也能夠站在舞台上,引來觀眾艷羨的目光。16歲那年,她不理父母反對毅然投身藝伎行列,在餐廳、舞廳等娛樂場所唱歌跳舞,與台下客人打成一片,從此聲名鵲起。

日本文化的化身

欣賞中村喜春表演的客人大都非富則貴,除了本地的明星和巨富外,當年曾出訪日本的著名影星卓別林、棒球巨人巴布·魯思和法國畫家吉恩·科克托等也是她的捧場客,其中科克托更深為中村喜春的表演著迷,曾經為她寫下一首題名為藝伎的感人詩歌,鬨動一時。

曾經替中村喜春出版自傳的Soshisha出版社編輯本田,聞訊後感慨地說:“早就聽說她近年來身體比較虛弱,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畢竟人老了。”中村喜春的死訊,對日本年輕一代而言可能並無多大意義,部分日本青年甚至不知道她是何許人,但對老一輩的美國人和日本人來說,中村喜春不僅是日本光輝時代的見證人,更是宣揚日本文化的大使。

1956年,中村喜春帶著兒子移居美國,定居紐約。她利用自己的知名度,以教授日本傳統民謠和舞蹈為生,同時教美國人怎樣穿和服及學習日本禮儀,甚至還擔任過歌劇《蝴蝶夫人》的顧問。她還曾受聘於普林斯頓大學,向美國青年傳播日本文化。對老一輩美國人來說,中村喜春可謂日本光輝時代的象徵,甚至是神秘日本藝術的化身。

不了解日本文化的人常把藝伎誤解為妓女。為改變這種錯誤觀念,中村喜春一直都在為此努力。1983年,70歲的中村喜春推出自傳《東京藝伎回憶錄》,講述了自己的傳奇人生。該書先後被翻譯成8種文字,還被改編成歌劇劇本。兩年後,她又推出《痛悼日本》,同樣深受歡迎。老年的中村喜春就此轉行,以寫作為生,並形成自己獨特的日本傳統藝術理論,先後有10部作品面世。

如今,一代名藝伎走了,日本媒體報導寥寥,西方媒體倒是做了詳細的報導。在西方文化和日本新文化的衝擊下,傳統藝術已經漸漸淡出日本舞台。據說,日本只剩下200多名藝伎,歌舞伎表演也只有在後半夜的電視節目中才能看到。中村喜春的離去,可以說象徵著日本藝伎文化一個時代的終結。再過十幾年,那時去她墓前憑弔的不知還會剩下幾人。

中村喜春晚年仍致力宣揚藝伎文化,糾正外人對藝伎的負面看法,她曾說:“我是藝伎女,藝伎指有藝術涵養的表演者。她們能歌善舞,十八般舞藝樣樣精通,最明白男士的想法。但遺憾的是,不是很多人能了解這一點,他們對祖國傳統文化的認知也少了。”

70歲出版自傳

中村喜春 中村喜春

憑著獨特的氣質,中村喜春逐漸為人熟悉,各大傳媒相繼邀請她接受訪問。1983年,多才多藝的她推出自傳《東京藝伎回憶錄》,講述她是戰前惟一能操英語的東京藝伎的傳奇故事。這本自傳先後被翻譯成八種文字,還被改編成歌劇藍本。1985年,她又推出另一本著作《痛悼日本》,同樣深受歡迎。從藝伎轉型為作家,中村喜春始終堅持筆耕不輟,先後共有10本作品面世。現年60歲的Masakatsu Ota,是中村喜春的獨子,美國大學教授現代藝術,他對母親一生忠於表演敬佩萬分,他說:“我的母親非常了不起,除了外貌迷人,她還擁有豐富的學識。不要看她好像什麼都不理會,她的男朋友全是東京大學的畢業生,很多還是我的老師呢。”

隨著日本社會逐漸西化及受現代化的影響,象徵傳統東洋文化的日本藝伎人數正日益萎縮。據報導,日本只剩下200多名藝伎,舞伎(即未行成人禮的藝伎)更減少至20多名,與十八世紀江戶時代盛世時的數千名相比,可謂天壤之別,一代名藝伎中村喜春的離世,在某種程度上,也正象徵著藝伎表演在日本的日漸式微。

日本歷史上的著名藝伎

在三百多年藝伎的發展史上曾經出現過許多著名的藝伎,她們中的一些人更是對日本的歷史進程產生過重要影響,享有“勤王藝伎”美譽的中西君尾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