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書門下賀醴泉表

《中書門下賀醴泉表》是唐代常袞創作的一篇散文。

作品原文

中書門下賀醴泉表

臣等伏以西京櫟陽縣有泉水於平地湧出,潔誠飲者,痼疾鹹痊,稽之圖牒,是曰醴泉。臣聞和氣上感,湛恩下浹,則有休徵,以彰至化。近在雨金之地,特啟英泉之瑞,無源獨涌,平地滂流,當神明之積高,表陰陽之不測。其氣香潔,其味甘醇,抱華清而盪邪,資靈化以除穢。積年之疾,一飲皆愈挈瓶而至,重研相望。日以萬計,酌而不竭,齊莊之誠益厲,神達之效愈彰。伏惟陛下宏父母之深仁,納黎元於壽域,感此靈液,助其生成。疾苦假除,夭昏不作,勿藥有喜,愛人斯甚,可以見天地之心,可以明帝王之德。昔唐堯至聖,光武中興,沛然發祥,千歲一睹。啟我昌運,居然合符,鴻休無疆,天下慶幸。臣等謬司近密,喜倍常情,無任忻慶之至。

作者簡介

常袞(729—783),京兆(今陝西西安)人。天寶十四載登進士第,授太子正字,歷補闕、起居郎。寶應二年入翰林,遷考功員外郎、郎中,知制誥,轉中書舍人。袞文章俊拔,為時推重,與楊炎並稱“常楊”。大曆九年。遷禮部侍郎。十二年,拜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德宗盤,貶河南少尹,再貶潮州刺史,遷福建觀察使,卒。有《常袞集》十卷,又《詔集》六十卷,均佚。《全唐詩》存詩九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