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庸與中道:先秦儒家與亞里土多德倫理思想比較研究》是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目錄
序
導論
一、關於先秦儒家之中庸
二、關於亞里士多德的中道
三、關於中庸與中道的比較
第一章 先秦儒家之中庸
第一節 孔子之前的“中”與“庸”
一、“中”字的出現
二、“中”的觀念的產生
三、“庸”的詮釋
第二節 孔子的中庸思想
一、中庸之道——“全為中”
二、“過猶不及”——“適度為中”
三、中庸的價值指向是和諧
第三節 《中庸》的中庸思想
一、本體論的提升
二、“誠為中”
第四節 孟子的中庸思想
一、權
二、“仁義為中”
第五節 荀子的中庸思想
一、對孔子中庸之道的繼承和發揚
二、隆禮至法——“規範為中”
三、“禮為首中”、“法為次中”
第二章 亞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
第一節 亞里士多德的中道觀
一、中道觀
二、中道觀的理論來源
第二節 中道精神
一、中道是理性和欲望的契合
二、中道意味著德性與規範相統
三、中道預示著眾人之治好於個人之治
第三章 德性與社會
第一節 德性
一、先秦儒家之德
二、古希臘之德性
三、兩者的比較
第二節 中庸/中道之德與社會
一、先秦中國社會
二、古希臘社會
三、社會與中庸/中道之德
第三節 中庸/中道之德的概況之比
一、德性細表比較
二、德性總匯比較
第四章 倫理德性的比較(上)——共有的倫理德性
第一節 相似倫理德性的比較
一、節制與節
二、勇敢與勇
三、溫和與溫
四、羞恥與恥
五、愛榮譽
第二節 相近倫理德性的比較
一、慷慨與儉、施
二、友善與恭(敬)
三、求實與直(謙)
第三節 相反倫理德性的比較——機智與訥
第五章 倫理德性的比較(下)——特有的倫理德性
第一節 儒家特有的倫理德性
一、中庸之德
二、非中庸之德
第二節 亞里士多德特有的倫理德性
一、公正或正義
二、義憤
三、大方
四、大度
第六章 理智德性的比較
第一節 亞里士多德特有的理智德性——智慧
一、作為德性的智慧
二、對中道的拒斥、影響及失誤
第二節 智慧之德在先秦儒家的缺失、原因及影響
一、缺失
二、原因
三、影響
第三節 共有的理智德性——明智
一、相似之處
二、相異之處
第七章 論中庸中的中道精神
第一節 理欲關係比較
一、程度不同
二、方法不同
三、目的不同
第二節 德性與規範的關係之比
一、中道與法治
二、中庸與禮
三、後世影響
第三節 民主與專制
一、中道與民主
二、中庸與專制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參考文獻使用說明
後記
文摘
它要求心理意識依照一定的道、禮來運行,以達到知、情、意三者水乳交融、和諧運作的狀態。這說明:其一,人的情慾是自然的,其本身無所謂善惡與否。情慾未發之本然狀態就是中。只有情慾的任意發泄或無節制的擴展,才會產生惡的問題。情慾的中規中矩的合理髮展就是善。其二,情感的發揮、欲望的滿足必須依據一定的道德規範進行,所謂“非中不立,非和不行”,就是這個意思。對於儒者,規範的遵守、心靈的訓練、道德心理意識的培養,是成人的必要條件。
在中和這一範疇中,中與和是處於同等地位的,絕不能把中看做實現和的手段和工具,因為儒家的和是中正、健康的和。無論是理論上還是事實上,達中自然有和,無中之和只能是假和或暫時的和,甚至可以說:有中必有和。所以,舍中之和不符合孔子中庸之道的原意。問題是,《中庸》確有一段話產生了這個嫌疑,即:“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僥倖。”(《中庸》第十四章)孔子中庸之道的根本點在於把每一個人都看做宇宙這張大網上的一個結,君子與小人的區別在於:前者在思想和行動時並非只從自我出發,而是關注周遭和全局;後者一切只考慮自己。《中庸》主張個體應根據外部的具體情狀而處處時中,在和諧中成己、成物又成人。但絕不等於對一切境遇都逆來順受和一味地妥協退讓,這樣的中庸不是富有辯證精神的中庸,是形上學式的保守僵化之中庸,是與真正的中庸之道相違背的。如《中庸》第二十七章有:“國有道其言足以興,國無道其默足以容。詩日:‘既明且哲,以保其身。這裡的默是因為主體的無可奈何,但不是在任何情狀下都默,也不是在任何情狀下都言,而是該言就言、該默就默、該諫就諫、該走就走(孔子)、該誅就誅(孟子)。結果是,上面所引《中庸》第十四章中的這段論述常被中國庶民社會世俗中庸論者盜用為其理論淵源。所謂世俗之中庸,魯迅曾有形容:“遇見強者,不敢反抗,便以中庸這些話來粉飾,聊以自慰。
後記
中西倫理思想史猶如兩個浩瀚的海洋深邃而無邊,暢遊於任一其中都堪稱人間一大樂事,然而好奇並貪心的我夢想俱嘗兩者之滋味,由此闖入比較領域而一探其究。本書是在我的博士論文基礎上修改、完善而來的,以我的學術功底而選擇這樣的題目,可謂“無知者無畏”,甚至是“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然而在以比較見長的導師姚新中先生的鼓勵下,我還是堅持了下來。在論文的寫作、答辯、修訂並準備出版的整個過程中,我一直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情,生恐辜負了恩師、編輯和讀者的期望。是的,我深深知道,一定程度的辜負是不可避免的,就像美國總統必須要35歲以上和英國法官至少要達到40歲的道理一樣,比較倫理絕不是隨便哪一個人都可以搞的。但是,再難的事總得有個開頭,關鍵是能否由淺人深、鍥而不捨地堅持做下去,如此說來,“好的開頭就是成功的一半”是有一定道理的。像黃建中先生用其畢生精力完善其《比較倫理學》一樣,真正地將先秦儒家之中庸和亞里士多德之中道的比較深入下去將是我終身的目標之一。
序言
創立於先秦時代的中庸一直是中國儒學的重要概念之一,幾千年來對它的詮釋和解讀幾乎從未間斷,著述可謂汗牛充棟,然而歧義頗多、眾說不一,似乎已無定論或標準可言。尤其是五四運動到新中國成立後的全面否定和批判,以及當前在第三代新儒家的鼓譟下又大有全面肯定之勢,因此單就中庸而論中庸則難有說服力。在這種情況下,客觀地再現先秦儒家中庸的原貌並得出有理有據的觀點並非易事。本書作者晁樂紅在其以比較見長的導師姚新中教授的精心指導下,另闢蹊徑,選取比較的視角,將同樣誕生在軸心時代的具有很大可比性的兩個重要概念——中庸和中道——放在其時其勢那個具體而獨特的時代中,置於思想家豐富而系統的理論體系中,由表及里、以點帶面地進行了中國先秦儒家與古希臘亞里士多德的德性理論的全面而深刻的比較。從挖掘中庸與中道背後不同的地理、經濟、宗教、政治及文化傳統的支撐力量,到對兩家重要美德的相同、相異、同中之異以及異中之同的全面而細緻的逐一闡釋和剖析,以及探討中庸/中道對兩家政治倫理思想的重要影響,總的說來,選題深刻老道,觀察視角獨特,分析追本溯源,結論獨到有新意,值得一讀。
作為本書的主體部分(第四章至第六章),作者通過詳細的倫理德性和理智德性的逐一比較,得出了一系列有說服力的觀點,如亞里士多德的智慧之德對中道的拒斥在某種程度上強化了其後西方社會為真理而真理的科學精神,同時與近現代愈演愈烈並造成嚴重生態危機的科學主義也不無關係;相比之下,孔子的以中庸之道貫通一切美德的思想所蘊涵的價值理性優先的基本原理在科學仍然獨霸話語權的今天無疑仍然具有重大的啟示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