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953年根據中蘇“六四”協定,有償轉讓“T-43”級基地掃雷艦給中共,首先由蘇聯原裝進口了4艘(6605型)後,由蘇方提供材料圖紙在武昌造船廠組裝(6610型),60代曾進行“國產化”改良,並有部份在廣州黃埔造船廠建造;先後建造了約37艘,建造工程直到80年代末期才停止。該級艦名都以“店”字號的村莊來命名如“長辛店”、“沙家店”、“周口店”等;編號有“3XX”、“8XX”、“9XX”等。主要任務是:確定雷區範圍並將其掃除;進行偵察檢查掃雷工作;在雷區開闢行道;引導低速船舶及其編隊隨艦前進。自第一艘6605型艦開工建造開始,至1987年12月最後一艘6610型掃雷艦交付部隊為止,兩型掃雷艦總計建造了38艘,其中6605型艦4艘,6610型艦33艘,在建造過程中被改造為水聲研究船的6610型艦1艘。6605和6610兩型軍艦,成為人民海軍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的主力掃雷艦。該級艦已陸續除役中,部份轉為備役,有3艘改為測量艦,一艘改為救難艦(J-141);在役各艦除掃雷外亦兼負巡邏任務。
性能
規格
6605型艦總長58米,型寬8.5米,型深3.7米,吃水約2.2米,滿載排水量約570噸,主機為兩台1100馬力柴油機,雙軸推進,最大航速14節,掃雷速度10節,續航力3800海里,自持力7天,人員編制77人。
6610型主要改進包括正常排水量增加到570噸;總長增至約59米,這是為了增加掃雷甲板的長度,改善掃雷作業條件。而且,尾端與螺鏇槳距離增加後,也可以避免掃雷索具或者浮電纜絞纏螺鏇槳,可以提高掃雷作業的安全性;此外,由於採用了雙軸變螺距螺鏇槳和新型主機,最大航速增加至15節,而且操艦的機動性也大為提高。
裝備
6605型該艦配備63式37毫米艦炮1~2座(後期的改進型稱為“南方方案”,裝有85毫米主炮一門),60式25毫米雙聯艦炮2座,14.5毫米雙聯機槍2座(部分艦隻裝備)。該艦還配備有BMB-2大型深彈發射裝置2座,裝載深水炸彈20枚。艦上掃雷裝具包括MKT-2型海洋切割掃雷具2套、BAT音響掃雷具1套(另有一發聲器備用),TEM-52型電磁掃雷具1套。其中MKT-2型海洋切割掃雷具同之前引進的MT-3掃雷索一樣,僅為被動拖曳式切割掃雷索,功效一樣,只是型號不同。BAT音響掃雷具是一種發聲掃雷具,就是在掃雷具內有一個發音器,內裝電動機振動錘和振動板,掃雷艦根據掃雷需要給發音器通電,使振動板發出強大的類似艦船航行的噪音,其半徑可達100-200米,誘爆音響水雷。TEM-52型電磁掃雷具是一種“開口式”電磁掃雷具。具體地說,它依靠兩個相距
較遠的水下電極,利用船上發電機提供的強大電流來釋放不同工況的電脈衝,使得兩電極之間產生強大的閉合磁場——極為類似艦船航行過程中產生的磁場,從而引爆磁感應水雷。這種掃雷方式必須利用海水作為介質來導電才能實現。6610型6610型裝備雙37毫米炮2座,雙25毫米炮2座,14.5毫米機槍兩挺,具體布局為,艦首為1座雙聯27毫米炮(南海方案為85毫米主炮),艦橋前平檯布置2挺雙聯14.5毫米機槍,艦體中後部煙囪兩側布置兩座雙聯25毫米炮,艦體後部中軸線布置一座37毫米炮。作為一型掃雷艦,該艦的火力是相當強的,尤其是艦R炮的射速都很快,在近距離上頗具威脅。掃雷裝備除350型獵雷聲吶一部外,還有兩套爆破截割式掃雷具,一套音響掃雷具和一套電磁掃雷具。其中,換用大型的MKT-1型掃雷具代替了MKT-2型中型掃雷具,掃雷寬度增加一倍。而且可以爆破雷鏈;電磁掃雷具改進為帶有多種電流脈衝工況的TEM-52M型,掃雷範圍大大提高;音響掃雷具改進為BTAK型,帶有多種聲脈衝工況,總的掃雷能力大幅度提高。
建造過程
1954年初,6605型艦的俄文資料共3558份,總計27530頁,2711.23平方米抵達中國進行翻譯複製。另一方面,蘇聯專家代表團於同年4月抵達中國,幫助一機部船舶局確認武昌造船廠為6605型艦的定點建造廠,並提出了武船改建的修改建議。按照協定,1、2號艦由蘇聯直接提供船體分段、部件半成品以及成套設備材料,武船僅負責總裝。經過擴建,武船也滿足了建造要求,1955年3月,6605型艦首艦於武昌造船廠開工,1955年4月上船台,1956年3月下水,1956年12月交船服役,至1957年12月19日止,4艘6605型掃雷艦先後建造完畢,交付部隊。
在首艦試航後,工廠方面應海軍使用部隊的要求,對首艦(以及後續艦)進行了部分修改,其中包括:增加天遮;改進管系使鍋爐水艙與淡水艙相通,將鍋爐油艙改為燃油艙;改蘇式爐灶為中式爐灶;工兵艙增設電風扇等。其中的爐灶和電鳳扇問題,幾乎是每型蘇式艦艇來華後必經的改進項目。
在6605型艦建造期間,蘇聯於1956年6月將6610型基地掃雷艦的原文資料共4919份,總計25043頁、總面積2582.57平方米,轉交給中國方面。船舶工業局第一產品設計室對其進行了翻譯複製,由武昌造船廠根據蘇聯轉讓圖紙和提供的主要材料設備自編工藝路線組織生產。經過準備,6610型艦首艦於1956年7月在武昌造船廠開工,1957年2月上船台,1958年4月下水,1958年9月13日交付海軍使用,廠方編號甲65,服役後舷號為933。
此後,第一批6610艦的其餘3艘先後開工建造,並於1958年底全部服役。第一批艦並不是完全按照蘇聯圖紙建造的,而是對艦的通風系統、貯藏室、發電機設備等12個項目進行了中國化的修改設計。
1958年後,中國又向蘇聯訂購了一批6610掃雷艦的材料設備。但是,蘇聯當時已經生產下一代產品,很多產品無法再提供,且1960年以後,中蘇關係破裂,蘇方撤走了專家,停止了供貨。面對這種形勢,海軍和一機部決定組織國內力量解決配套產品問題,並利用正在進行6610艦“適應東海條件“修改設計的機會,將國內能夠提供的設備加入圖紙。
這就是後來的6610“東海方案“型艦,其修改內容包括:增加空調系統,確保夏季有冷氣,冬季有暖氣,更新鍋爐、暖氣和日用蒸汽系統等,經過“東海方案“修改設計的6610型9、10號艦於1964年底交船服役。但是,由於很多國產設備一時無法生產,艦上當時還有很多緩裝項目,留待以後補裝。此後,為了改變這種形勢,六機部決定將6610艦徹底“中國化修改“,後來稱為“65修改“;除了貫徹“東海方案“外,還對空調設備、揚彈機、通訊和雷達設備進行了改造。1966年8月,廣船開工了徹底“中國化“的首艦398、399艦,兩艦分別於1969年和1970年服役。
但1972年以後,由於美國在越南沿海港口、航道進行了全面的布雷封鎖,反水雷戰的重要性又有所提升,再加上新型反水雷艦艇尚未研製成功,國內政治形勢又有了新的變化,6610型艦的生產於1974年開始恢復。同時,六機部開始研究6610型艦的定型問題,定型修改設計對“65修改”進行了818項改動,包括更換新型聲吶、新型調距螺鏇槳等,至1981年12月,6610型掃雷艦正式生產定型,此時距首艘國產6610型艦下水已有23年。
20世紀80年代,6610型艦又進行了兩次改進,第-次是對部分艦機電部位進行了改裝,此前由於6610的停泊發電機組在“中國化修改“後功率大大提高,產生了較大的震動和噪聲(噪聲超過100分貝),影響了其下方後士兵艙乘員的休息和生活,經過加裝減震設備和吸聲隔音設備,最終將土兵艙的噪聲降低到較為舒適的範圍,此後,這一成果被廣泛套用於其它艦艇。第二次改進則是在艦上加裝污水處理設備,並改善艙室生活設施。
評價
6605型和6610型掃雷艦陸續服役後,深受中國海軍部隊指戰員的歡迎。在當時中國海軍水面艦艇部隊裝備的各型蘇制艦艇中,這兩型艦大小適中,擁有比較大的續航力、自持力,以及較好的適航性,而且設備齊全,火力較強,航程基本滿足我國對海防的需要。
該級艦戰時可以執行掃雷、布雷、配合反潛、巡邏、警戒、護航等任務,平時可以執行各項訓練任務,並能擔負一定的人員和軍需物資的運輸任務,其性能在平戰要求間達成了良好的平衡。特別是對於中國海軍亟需的掃雷能力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也正是通過對這兩型艦的引進制造,中國學到了世界先進的掃雷技術,並真正形成了較為先進的掃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