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骨腫瘤骨病

《中國骨腫瘤骨病》雜誌於2012年正式更名為《中國骨與關節雜誌》(批准文號:新出審字2011447號)。新刊仍由國家衛生部主管,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和北京中科康辰骨關節傷病研究所主辦。自2002年創刊十年來,報導了我國骨腫瘤骨病領域的科研臨床成果,刊出了許多有關骨腫瘤骨病的極有學術價值的論著,為我國骨腫瘤骨病領域的學術交流和進步做出了很大貢獻。

基本信息

期刊簡介

讀者對象

以廣大骨科臨床醫師及相關專業的臨床及基礎研究工作者、醫學院校教師和學生為主要讀者對象。

報導內容

報導骨腫瘤骨病的臨床診治經驗及領先的科研成果,以及對骨腫瘤骨病臨床有指導作用並密切相關的基礎理論研究及成果。

辦刊宗旨

本刊貫徹理論與實踐、普及與提高、臨床與基礎密切結合的方針,反映國內外的骨腫瘤骨病臨床科研工作的重大進展,促進國內外骨腫瘤骨病的學術交流。

主要欄目

採用臨床論著、專題、講座、綜述、進展、經驗交流、臨床病理討論、疑難病例析評、短篇報導、案例報導等形式,報導國內外最新學術動態。

期刊信息

刊名: 中國骨腫瘤骨病

中國骨腫瘤骨病中國骨腫瘤骨病
Chinese Journal of Bone Tumor and Bone Disease
主辦: 中國醫師協會
周期: 雙月
出版地:北京市
語種: 中文;
開本: 大16開
ISSN: 1671-1971
CN: 11-4033/R
郵發代號: 82-759
歷史沿革:
現用刊名:中國骨腫瘤骨病
創刊時間:2002

投稿須知

投稿內容

骨腫瘤、骨質疏鬆症、各種骨與軟組織疾病臨床診療的實踐經驗及科研新進展、新理論、新技術及有關的基礎研究文稿。本刊採用論著、專題、講座、綜述、進展、經驗交流、臨床病例討論、疑難病例析評、短篇報導、個案報導等形式,報導國內外最新學術動態。

來稿要求

1、文稿應具有科學性、先進性、實用性及邏輯性,論點明確,資料可靠,語句通順,結構嚴謹。論著、綜述、講座一般不超過5000字(不包括圖表和參考文獻),個案報導等一般不超過1200字(不包括圖表和參考文獻)。
2、文題:簡明扼要、突出主題。中文文題以不超過20個漢字為宜。
3、摘要:論著需附中、英文結構式摘要。摘要內容包括:(1)目的(Objective):簡介研究背景及目的;(2)方法(Methods):提供研究所用的原理、條件、材料、對象及方法,給出基本分組情況;(3)結果(Results):列出主要結果、主要數據資料,數據需經統計學處理;(4)結論(Conclusions):結果的分析、評析、套用,有何啟示,指出問題和展望。採用第三人稱書寫。中文摘要200~300字,英文摘要不超過400個實詞,中英文摘要內容應一致。英文摘要尚需包括文題、作者姓名(漢語拼音,姓的每個字母均大寫,名字首字母大寫,雙字名中間不加連字元)、第一作者單位名稱、所在城市名、郵政編碼和國名。
4、作者署名: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及郵政編碼在文題下按次序排列,作者3名以上需另註明通訊作者。作者中如有外籍者,應有本人同意證明。可另頁附作者情況簡介,註明第一作者的詳細通訊地址、郵政編碼、聯繫電話、電子信箱地址及其他聯絡方式。
5、關鍵字:標引3~5個關鍵字,請使用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編輯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醫學主題詞表(MeSH)內所列的詞。
6、醫學名詞:以1989年及其以後由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醫學名詞》和相關學科的名詞為準。暫未公布的仍以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英漢醫學名詞》為準。
7、圖表:圖、表力求少而精,解析度不小於300dpi。凡文字已經說明的不再用數據表和圖,用圖一般不超過6幅,每幅圖、表單占一頁,集中附於文後,分別按文中出現的先後次序連續編碼,每幅圖應有簡明的圖注。引用已發表的圖應註明出處。表格附於文後,用三線表(頂線、表頭線和底線),應有序號、表題。線條圖需用製圖軟體繪製,手繪圖應美觀、清晰、易懂。黑白照片必須反差分明,清晰易辨。若為多張X線片,應注意各圖縮放比例一致。病理圖片要註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數,每圖應有序號、圖題、上下方向標示。
8、計量單位:實行國務院1984年2月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並以單位符號表示。具體使用參照中華醫學會編輯的《法定計量單位在醫學上的套用》一書(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 2001)。
9、數字:執行GB/T 15835-1995《關於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 1996)。
10、統計學:
(1)統計名詞和符號。按國家標準《統計學名詞和符號》的規定書寫;樣本數用英小寫n;樣本的算術平均數用英小寫加上一橫線x(-);標準差用英小寫s,標準誤用英小寫sx(-);t檢驗用英小寫t;F檢驗用英大寫F;卡方檢驗用希文χ2;相關係數用英文小寫r;自由度用希文小寫v;機率用英大寫P。以上符號均用斜體。
(2)統計研究設計。應交代統計研究設計的名稱和主要做法。如調查設計(前瞻性、回顧性還是橫斷面調查研究)、實驗設計(具體的設計類型,如自身配對設計、成組設計、析因設計等)、臨床試驗設計(第幾期臨床試驗,採用了何種盲法措施等);主要方法應圍繞四個基本原則(重複、隨機、對照、均衡)概要說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實驗因素的干擾和影響。
(3)資料的表達與描述。用x(-)±s表達近似服從常態分配的定量資料、用M(QR)表達呈偏態分布的定量資料;用統計表時,要合理安排縱橫標目,並將數據的含義表達清楚;用統計圖時,所用統計圖的類型應與資料性質匹配,並使數軸上刻度值的標法符合數學原則;用相對數時,分母不宜小於20,要注意區分百分率與百分比。
(4)統計分析方法的選擇。對於定量資料,應根據所採用的設計類型、資料所具備的條件和分析目的,選用合適的統計分析方法,不應盲目套用t檢驗和單因素方差分析;對於定性資料,應根據所採用的設計類型、定性變數的性質和頻數所具備的條件以及分析目的,選用合適的統計分析方法,不應盲目套用χ2檢驗。對於回歸分析,應結合專業知識和散布圖,選用合適的回歸類型,不應盲目套用簡單直線回歸分析;對具有重複實驗數據的回歸分析資料,不應簡單化處理;對於多因素多指標資料,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礎上,儘可能運用多元統計分析方法,以便對因素之間的互動作用和多指標之間的內在聯繫作出全面、合理的解釋和評價。
(5)統計結果的解釋和表達。當P<0.05(或P<0.01)時,應說對比組之間的差別具有顯著性(或非常顯著性)意義,而不應說對比組之間具有顯著性(或非常顯著性)的差別;應寫明所用統計分析方法的具體名稱(如:成組設計資料的t檢驗、兩因素析因設計資料的方差分析、多個均數之間兩兩比較的q檢驗等)、統計量的具體值(如t=4.76,χ2=9.28,F=10.34等)、應儘可能給出具體的P值;當涉及總體參數(如總體均數、總體率等)時,在給出顯著性檢驗結果的同時,再給出95%置信區間。
11、參考文獻:應為作者親自閱讀過的主要文獻,以近5年內為主,論著一般10條以內,綜述25條以內,儘量不引用教科書。參考文獻按GB/T 7714-2005《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採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後順序,用阿拉伯數字標出。中文期刊用全名,外文期刊名稱用縮寫。作者為1~3名,則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後加“等”字(英文用“et al.”)。每條文獻均需著錄起止頁。標點符號一律用半角符號。舉例如下。
&#91;1&#93; 黃啟順, 洪光祥, 王發斌, 等. 腓骨頭與橈骨腕關節面形態學比較. 中華骨科雜誌, 2000,20:348-350.
&#91;2&#93; 汪敏剛. 支氣管哮喘//戴自英. 實用內科學. 8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1991:833-840.
&#91;3&#93; Meyers PA, Heller G, Healey JH, et al. Osteogenic sarcoma with clinically detectable metastasis at initial presentation. J Clin Oncol, 1993,11:449-453.
&#91;4&#93; Simon MA, Springfield D. Surgery for bone and soft tissue tumors. 1st ed. Philadelphia: Lippincott-Raven Publishers, 1988:21-48.
12、論文、課題如為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所支持或為攻關項目,請註明,並附證書的複印件。
13、作者在接到本刊回執後滿2個月未接到稿件處理通知,表明稿件仍在審閱中,作者若欲投他刊,請先與本刊聯繫,切勿一稿兩投。作者名次以首次稿為準,如需變動,請以書面形式說明。
14、來稿一律文責自負。根據《著作權法》,本刊可對來稿作文字修改、刪節,凡涉及原意的修改,則提請作者考慮。修改稿逾期2個月不寄回本編輯部者,視作自動撤稿。
15、稿件確認刊載後請填寫《論文著作權轉讓書》,註明無一稿兩投、不涉及保密、署名無爭議等項,由所有作者親筆署名並經單位審核蓋章。需按通知數付版面費,版面費可由作者從單位課題基金、科研費或其他費用中支付,確有困難者可申請減免。
16、本刊採用線上編審系統,不接受紙質投稿。稿件全文應採用word格式。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