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一、本書分《綜論》、《食史篇》、《食論篇》、《食藝篇》、《食珍篇(上)》、《食珍篇(下)》、《食養篇》、《食俗篇》、《食禮篇》、《食事篇》、《食典篇》11篇,及《中國烹飪大事記》、《歷代(商至民國)名廚》、《中國烹飪教育機構》、《歷代(夏至民國)名菜及其起源》、《右代(原始社會至民國)名點及其起源》、《主要名菜館及其起源》、《中國烹飪社會團體和組織》、《中國的烹飪教育》、《中國現代食書名錄》等十一個附錄,共180萬字。二、本書各簡篇按各自要求,系統地論述了另烹飪的起源和發展。其縱向走勢自考古 發掘“北京人”用火熟食開始,按各個歷史時期,循序論述。如《食史篇》突出烹飪的歷史進程;《食論篇》論述各歷史時期名人名著對烹飪發展的影響;《食藝篇》論述刀技、火侯、調味等廚藝的發展;《食珍篇》論述名菜、名點的起源、發展和傳說軼事等等。三、本書論述範圍只限於與烹飪有關的“食”,不包括茶、酒、飲料、炒貨和罐頭食品。四、本書崇尚學術研究,對目前尚有爭議或不同看法的問題,採納主流的觀點或論據比較充分的觀點,但並不意味著否定或排斥其他觀點。五、本書各篇前,均載有一篇介紹本學科學內容的概論性文章,以便於讀者掌握要領。六、本書《食珍篇》所收錄的名菜名點,大多屬於當時較有影響,或在民間廣為流傳的菜點。民國以後,烹飪業發展迅速,美點佳肴層出不究,因限於篇幅,只能擇要收錄。七、附錄《歷代(商至民國)名廚》所收名廚,系擇要刊錄。八、本書末頁附有《筆畫索引》及《漢語拼音索引》,供讀者檢索。作品目錄
序前言
凡例
綜論
食史篇
食論篇
食料篇
食養篇
食珍篇(上)
食珍篇(下)
食藝篇
食禮篇
食俗篇
食事篇
食典篇
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