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鞏縣兵工廠

中國鞏縣兵工廠

中國鞏縣兵工廠,1914年,覬覦皇帝之位已久的袁世凱,出於充實自己的軍事實力、改良軍隊武器以及統一武器製造業的目的,計畫建造一座大型兵工廠,並委任其海軍上將薩鎮冰為督辦,陸軍中將蔣廷梓為總務處長,共同負責策劃選址建廠。河南鞏縣因其地處中原戰略要地,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其戰略意義非凡。於是,兵工廠選址經比較後最終被定於此。1915年8月,在德國人幫助下,鞏縣兵工廠開始了第一期工程,3年後完工。說起當時的規模,陳茂昌用河南方言連連喟嘆,“很大,很大。”在當時,占地2700畝,投資1127萬銀元,與當時瀋陽、漢陽、上海的兵工廠並稱“四大兵工廠”。職工超過12000人,僅在廠西所建的宿舍就有24幢,其規模可見一斑。至此,默默無聞的鞏縣借巨型兵工廠一時聲名遠揚。

歷史沿革

中國鞏縣兵工廠 遺址中國鞏縣兵工廠 遺址

1915年6月,北洋政府設立督辦兵工廠事務處,委任薩鎮冰為督辦,蔣廷梓為總務處長。那時,因上海、金陵、漢陽等大型工廠均在長江中下游,北洋政府不易控制,督辦兵工廠事務處以統一產品,改良製造為名,計畫選一適中地點,建立一個完善的兵工廠。是年8月,在河南鞏縣孝義鎮選定廠址,動工興建廠房。 1917年2月,督辦兵工廠事務處撤銷,為繼續建廠,改設鞏縣兵工廠籌備處,隸屬於陸軍部。4月1日,委任蔣廷梓為籌備處長。1921年春,炮彈廠、電機廠、引信室、機器廠廠房和鐵路支線相繼竣工,開始試造山陸炮彈。9月16日,陸軍部令撤銷籌備處,成立鞏縣兵工廠(簡稱鞏廠),蔣廷梓任總辦,後又補派彭清震為會辦。1925年,劃歸河南督軍管轄。1927年由第二十七集團軍接管。1929年6月,由軍政部接管。後因唐生智事件,廠務停頓,繼由西北軍接管。1930年10月26日,復由軍政部接管,12月26日恢復生產。

軍政部第二次接管後,整編了廠內組織機構,設總務處、工務處、審檢處、審計科和科學技術委員會,將已建成的製造廠編列為動力廠、制槍廠、炮彈廠和機器廠。為提高工人文化技術,1932年10月,開辦藝徒訓練班,按文化程度,分設高小畢業、初小畢業和不識字三個班次,學制4年,先後訓練藝徒574人。1935年3月,員工兵夫達3911人(職員151人,工人3260人,兵夫500人)。 鞏廠自籌建以來,先後征地10餘次,面積達1450畝。其制槍廠機器系1914年由陸軍部向美商布來德公司訂購撥給,1922年運到廠,1925年自行安裝使用;炮彈廠機器一部分由漢陽兵工廠調撥,一部分由漢陽兵工廠代向丹麥文德公司訂購,均由洋商代行安裝;機器廠機器系1917年向丹麥文德公司及美商布來德公司訂購,工廠監視安裝;動力廠鍋爐及發電機購自德國西門子公司,由西門子公司安裝。全部機器設備新式齊備,1921年投產後,當年又添手槍房,附設於機器廠內;1922年擴充炮彈廠;1923年春建槍廠;1927年擴充機器廠翻砂房;1928年添建迫擊炮彈廠房及炸彈廠房。

產品原料

鞏廠的原料來源,據該廠1935年1月統計:槍管鋼、槍件鋼、炮彈鋼、工具鋼、馬丁鋼、熟鐵,購自德、奧、英等國;紫銅、黃銅、白鉛、銻,購自美國加拿大;油類,大部分購自美國;無煙藥、部分炸藥,購自德、美、奧等國;酒精購自南洋群島爪哇。僅煤炭、焦炭、木料、硫磺、硝石、青鉛、棉花、部分炸藥是國產。

鞏廠的產品:1921年至1926年,製造山、陸炮彈;1925年添造毛瑟手槍、手榴彈、航空炸彈、150毫米重炮彈;1926年仿製成手提式機槍;1927年添造82毫米迫擊炮及炮彈、木柄手榴彈;1928年添造150毫米迫擊炮及炮彈、德國1898年式7.9毫米毛瑟槍、俄式帶輪馬克沁重機槍(後停造)。至1935年月產能力:7.9毫米平槍1800支(加工可造3200支),75毫米輕榴彈、38式野炮開花彈、150毫米重榴彈5200發(加工可造9000發),82毫米迫擊炮彈1700發(加工可造3000發)、150毫米迫擊炮彈690發(加工可造1200發),木柄手榴彈4600枚(加工可造8000枚)。正常生產每日以8小時工作計,加工每日以14小時工作計。

鞏廠的技術改進:1921年至1926年製造山、陸炮彈時,自行設計出子母彈引信,為國內首創;1926年仿製的手提式機槍,對原槍進行改進,增加扳扣,達到射停自如,克服了過去擊發時不能停頓的缺陷;製成150毫米迫擊炮彈鋼質殼,較當時各廠用生鐵鑄成的彈殼殺傷力強;製成的俄式馬克沁重機槍,帶有雙輪,具有移動方便,使用靈巧的優點。該廠從德國引進1924年式7.9毫米毛瑟槍全套圖紙資料和樣板,經過改制,於1935年試製成新式步槍,與當時各廠仿製外國的幾種步槍比較,質量最優,初名24年式步槍。在試製過程中,蔣介石曾親臨視察,經兵工署長俞大維上報批准,將此槍定名中正式步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