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作 者: 徐海燕 著
叢 書 名:智慧財產權軟科學研究系列叢書出 版 社: 智慧財產權出版社ISBN:9787802476042出版時間:2010-01-01版 次:1頁 數:358裝 幀:平裝開 本:大32開所屬分類:圖書 > 法律 > 民法內容簡介
《中國近現代專利制度研究(1859-1949)》通過對西方專利制度發展歷程的梳理,總結出近現代專利制度得以建立的4個標誌性特徵,並依據上述特徵,概括出專利制度在我國近現代的3個發展階段,進而對不同歷史時期的專利制度進行全面的闡述和分析;並通過將我國近現代專利制度與英、美、日三國進行縱、橫兩個向度的對比分析,總結出我國近現代專利制度完善的程度,產生的影響以及與當時專利較為完善國家之間的差距,並從對專利制度功能的認識、完善專利制度本身和制度運行環境以及大力推進智慧財產權文化建設等方面得出健全和完善我國當代專利制度、使其更好地發揮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的啟示。
讀者對象:專利研究和實務工作者。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研究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一、研究的理論意義
二、研究的現實意義
第二節 國內外研究的現狀
一、關於專利制度史研究
二、關於著作權史和商標史的研究
第三節 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內容
一、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創新之處
四、主要研究內容
第二章 中國近現代專利制度產生的邏輯背景
第一節 西方專利制度的起源
一、早期的專利
二、威尼斯1474年《專利法》及英國1623年《壟斷法》
第二節 西方專利制度的建立
一、專利制度建立的理論基礎
二、專利制度在世界各國的傳播
第三節 專利制度形成與確立的標誌
第三章 中國近現代專利制度萌芽時期(1859~1911)
第一節 專利制度萌芽的背景分析
一、清末時期資本主義經濟的初步發展
二、從“重農抑商”到“惠商勸工”政策的變化
三、清末向西方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社會制度
四、傳統文化中義利觀的變化在法制中的體現
五、外國要求中國保護其專利權
第二節 專利制度萌芽的過程
一、洪仁玕最早提出建立專利制度的主張
二、洋務運動時期中國專利制度畸形發展
三、“百日維新”時期中國第一個有關專利的法規頒布
四、新政時期管理專利機構成立及其核准的專利
五、清末有關專利制度的爭論
第三節 結語
第四章 中國近現代專利制度建立時期(1912~1927)
第一節 專利制度建立時期的背景分析
一、經濟背景
二、技術的進步
三、企業家群體的出現
四、法律背景
第二節 專利制度建立時期管理專利的機構
第三節 專利制度建立時期頒布的法規
一、1912年頒布的《獎勵工藝品暫行章程》
二、1923年對專利法規的修訂以及頒布施行細則
三、北伐戰爭時期各地的專利政策
第四節 有關外國人專利呈請掛號的問題
一、外國人呈請專利掛號的經過
二、外國人呈請專利掛號的具體情況
……
第五章 中國近現代專利制度發展時期(1928-1949)
第六章 中國近現代專利制度的國際比較
第七章 結論
附錄
參考文獻
後記
·收起全部<<
前言
在法律發展史上,智慧財產權是羅馬法以來“財產非物質化革命”的制度創新成果,也是西方國家三百多年來不斷發展成長的“制度文明典範”。對開發中國家而言,智慧財產權是一種制度“舶來品”,大多是被動移植、外力強加的結果,智慧財產權立法不是基於自身國情的制度選擇,往往是受到外來壓力影響的結果。中國智慧財產權制度的百年史,是一個從“逼我所用”到“為我所用”的法律變遷史,也是一個從被動移植到主動創製的政策發展史。從清朝末年到民國政府50年的時間裡,我國智慧財產權制度處於“被動性接受”階段。自19世紀末葉以來,從清朝政府實行新政向西方學習到北洋政府、民國政府取材外國法進行移植,智慧財產權法律無一不是被動立法的結果。從新中國成立到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前的50年間,我國智慧財產權制度則處於“調整性適用”階段。這一時期,我國經歷了從計畫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型,智慧財產權制度處於“法律本土化”的摸索階段:前30年在計畫經濟體制下,智慧財產權制度強化管理功能,主要依賴一些行政規章保護智慧財產權;後20年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智慧財產權立法工作得以“撥亂反正”,建立健全了智慧財產權法律體系,並與智慧財產權國際規則靠攏。從中國加人WTO到現階段,我國智慧財產權制度進入到“主動性安排”階段。近十年來,中國站在戰略全局的高度,致力於智慧財產權制度建設,並通過制定和實施國家智慧財產權戰略,有效利用智慧財產權制度,以此作為縮小與已開發國家的差距,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政策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