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歷史文化研究中心

中國農業歷史文化研究中心

機構簡介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國農業歷史文化研究中心前身為1952年辛樹幟、石聲漢、夏緯瑛教授發起成立的古農學研究小組,1956年經農林部批准成立西北農學院古農學研究室,1999年與西北林學院林史研究室合併成立中國農業歷史文化研究所,2010年,組建中國農業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並於2011年11月,順利通過陝西(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驗收。經過近六十年發展形成了一所、一庫、一館、一基地的格局。目前為中國農業歷史學會、陝西省科技史學會副理事長單位。中心主任樊志民,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農業歷史博物館館長。兼任中國農業歷史學會副理事長、陝西省科技史學會副會長、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學科評審組專家、陝西省社科規劃辦歷史學專家組成員、農業部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委員。

一、歷史沿革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國農業歷史文化研究中心前身為1952年辛樹幟、石聲漢、夏緯瑛教授發起成立的古農學研究小組,1956年經農林部批准成立西北農學院古農學研究室,1999年與西北林學院林史研究室合併成立中國農業歷史文化研究所,2010年,組建中國農業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並於2011年11月,順利通過陝西(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驗收。經過近六十年發展形成了一所、一庫、一館、一基地的格局。目前為中國農業歷史學會、陝西省科技史學會副理事長單位。中心主任樊志民,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農業歷史博物館館長。兼任中國農業歷史學會副理事長、陝西省科技史學會副會長、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學科評審組專家、陝西省社科規劃辦歷史學專家組成員、農業部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委員。

二、研究成果

中國農業歷史文化研究中心現有專兼職研究人員20餘人,圍繞區域與斷代農業歷史、災害史與生態環境問題研究、農業與農村社會發展、中國農業思想文化研究四個特色方向,形成了一支專職研究人員為主體、專兼職協作,職稱、學歷結構合理、研究實力雄厚的學術團隊。並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1.農業歷史文獻整理研究。積六十餘年、數代人之努力,將《氾勝之書》、《四民月令》、《齊民要術》、《農政全書》、《農桑輯要》、《授時通考》等數十部歷代大型骨幹農書校注出版,總計800餘萬言。在系統整理古代農業的基礎上,本方向學者還撰寫出版了《中國農業遺產要略》、《中國古代農書評介》、《中國農書概說》等學術專著。 2.區域與斷代農業歷史。在秦漢農業歷史文化、西北農牧業發展與生態環境變遷、絲綢之路與農業科技交流史等領域開展了比較深入的研究。相繼出版了《西北農牧史》、《秦農業歷史研究》、《中國農業通史·戰國秦漢卷》、《秦漢時期區域農業開發研究》等一批著作。 3.生態環境與農業災害史研究。在黃土高原旱作農業技術體系、中國農業災害歷史、西北生態環境變遷等領域多有創穫,對西部大開發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史鑑價值。相繼出版了《中國災害史料集》、《農業災害論》、《周秦漢晉期農業災害與農業減災方略研究》、《農業災害學》等論著。 4.中國農業思想文化史研究。在20世紀50年代已開始了對中國傳統農業所特有的思想理論體系的關注。對中國傳統農業中陰陽五行、天人關係、圜道理論、哲理化趨勢、科技文明與人文精神等皆有精到研究。先後出版了《易傳分析》、《中國農業遺產要略》、《綠色的哲理》、《農業哲學基礎》、《中國農業文化》、《500年科技文明與人文思潮》、《問稼軒農史文集》等一批著作。 經過數十年的發展,農史中心已成為人才梯隊完備、辦學效果明顯的人才培養和學科基地,畢業學生以其出色表現受到用人單位廣泛的好評。中國農業歷史文化研究中心前有辛樹幟、石聲漢、夏緯瑛諸先輩篳路藍縷,奠學科之基礎;中有李鳳岐、馮有權、馬宗申三教授承前啟後,蜚聲學界;後有張波、鄒德秀、樊志民等先生於農史學科理論、地區與斷代農史研究、農業思想與文化領域開拓創新;近年來又湧現出卜風賢、郭風平、張磊、付少平、朱宏斌等中青年學者,形成了合理的學術梯隊與人才儲備。隨著研究領域的不斷擴展,中心科研人員在繼續保持傳統優勢研究之同時,將不斷開拓新的研究領域,取得更大的成績,確保國際同類研究先進水平。 2013年,由中國農業歷史文化研究中心樊志民教授主持申報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首個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中華農業文明通史》獲批立項。該項目計畫按照由古及今的歷史序列和通史體例,編撰一部十卷本約400萬字的史學著作。通過對中華農業文明進行系統研究,對蘊含豐富的民族精神內涵進行挖掘和闡發,對中華農業文明在世界文明體系中的地位與貢獻進行客觀評價,將成為展示國家軟實力、弘揚民族精神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2015年中國農業歷史文化研究中心樊志民教授主持申報的《中國農業史·圖文版》獲得國家出版基金資助。《中國農業史·圖文版》全書150餘萬字並精選圖表200餘幅,分《厚重的農耕文明(史前時代—春秋戰國)》、《遒勁的農牧文明(秦漢—隋唐)》、《富庶的農漁文明(宋元—明清)》和《農業文明轉型(近現代)》四卷,圖文並茂地系統梳理和敘述了中國農業五千年的發展演變歷程。

三、學術交流

農史研究中心石聲漢教授與劍橋大學李約瑟先生共同致力於中國古代科技史研究,並且分別在東、西方都“很出名”。石聲漢與李約瑟先生搭建的學術橋樑,溝通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業歷史研究中心與劍橋大學李約瑟研究所之間的學術交往,幾十年來綿延不斷。 1958年7月至1959年12月間,中國科學出版社先後出版了石聲漢教授的英文版《齊民要術概論》和《氾勝之書今釋》。在二書的英語譯、釋過程中,石聲漢教授得到了李約瑟先生的鼎力襄助。李約瑟先生在了解了辛樹幟、石聲漢教授所從事的中國農業歷史文獻整理與農業科學技術史研究工作以後,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並且期望能由辛、石和他的同行們完成由他主編的《中國科學技術史·農業卷》,甚至共同商議,聯合培養農業史研究生。李約瑟和他的主要合作者魯桂珍,曾在“陝西武功西北農學院看望(過)石聲漢”。 2002年1月至2003年1月,卜風賢博士赴劍橋大學李約瑟研究所進行博士後科研項目研究,他所申報的《中歐災荒史比較研究》課題獲美國李氏基金會資助,形成近20萬字的學術專著。最具關鍵意義的是,卜氏賡續了由石聲漢、李約瑟博士建立的學術交往與聯繫。 2004年3月至4月,張波副校長和樊志民教授應邀赴李約瑟研究所訪問研究,標誌著雙方學術交流與聯繫的進一密切。2007年8月,英國劍橋大學李約瑟研究所圖書館館長莫弗特教授應邀來訪,就兩所學術研究與交流機制達成共識。2008年,朱宏斌、邵侃博士赴劍橋大學李約瑟研究所訪學一年,推進了高層農史人才的聯合培養。 劍橋是英國令人神往的大學城。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所在的楊凌地區,是后稷“教民稼穡”的農業聖地,是中國所進行的西部大開發的前沿陣地。和劍橋地區有些相似的是楊凌也是由大學而發展起來的城鎮。相似的優美環境、相似的清新的空氣與相似的田園風光,既能靜心於學術研究又能享受高品質的現代生活,於是也有了相似的東方“劍橋氣質”與西方“中華情結”。

四、古籍特藏庫

中國農業歷史文化研究中心珍本古籍特藏庫擁有各類中國古籍1.2萬餘種,5萬餘冊,其中善本文獻20餘種,居全國農林院校之冠。尤以古農書收藏為特色,全國現存農業古籍三百餘種,本庫收藏二百八十餘種。西北地方志收藏亦豐,尤以陝西省、府、縣誌最為齊備。該庫為國內農史教學科研與農牧、科技志編纂的指定查閱檢索平台之一。古籍特藏庫館藏古籍文理兼優,四部兼備,有四大特點: 1.大型古籍收藏豐富。清乾隆時期的《四庫全書》(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四部叢刊》正續三編、《四庫珍本》等叢書106種,《三才會圖》、《太平御覽》、《古今圖書集成》等著名類書20餘種。其中不乏明清大藏書家精校精刻之著名叢書,如鮑廷博的《知不足齋叢書》、黃奭輯《黃氏遺書考》、嚴可均校《全上古三國魏晉六朝文》等。 2.古代農書收藏完備。《中國農學書錄》著錄的我國古代農書500種,我館收藏達280種,各種類型農書均有收藏且版本眾多,質量精良。如《齊民要術》一書版本就多達十個,《農政全書》有國家級善本。 3.地方志書重點收藏。地方志是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之全史,有“一方之古今總覽”之稱,是經濟史、科技史、文化史研究不可或缺的史料。我們重點訪求地方志,尤其注重陝西省和西北地區方誌的收藏,目前西北地區區級地方志、陝西省每縣的縣誌均有收藏。 4.目錄檢索工具齊備。在80年代建立了古籍線裝書目錄體系,編制了《館藏農業歷史文獻目錄》、《農業古籍聯合目錄》等檢索工具,形成完備的農史文獻檢索系統,為科學研究和校內外督陣提供高質量的農是文獻信息參考諮詢服務。 2016年,在珍本古籍特藏庫的基礎上經數位化加工製作,建成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古籍文獻庫。全庫內容包含古籍、民國和當代相關研究文獻三部分,其中古籍按照經、史、子、集、叢分為五大類,共3萬餘冊, 430餘萬頁,包含各類珍貴文獻1.2萬餘種(其中有數十種為著名史學家傅斯年抗戰時期贈書),其中善本文獻20餘種,尤以古農書收藏為特色,全國現存農業古籍三百餘種,本庫收藏二百八十餘種。所有文獻校內師生均可在校園網範圍內檢索,經過註冊登錄後,能夠線上閱讀非善本文獻全文。

五、中國農業歷史博物館

中國農業歷史文化研究中心配合博覽園建成中國農業歷史博物館,為國內目前體量最大的農業歷史博物館之一。農業歷史博物館的建成不僅開闢了農史物化展示的新途徑,同時還成為中華農業文明教育基地、創新基地和交流基地。農史館展覽面積4000平方米,按照歷史順序布展,分為“原始農業廳”、“三代農業廳”、“漢唐農業廳”、“宋元農業廳”、“明清農業廳”和“近現代農業廳”六部分,系統、全面地展現了中國農業歷史發展的基本脈絡與輝煌成就。 其中,“原始農業廳”通過原始農業工具、生活器具等實物和圖文資料,清晰展示了我國原始農業起源、發展的地域性特色。“三代農業廳”通過土地私有化、生產方式轉變等生產關係的變革,土壤與物產、農時與物候等人們對農業科學的認識,金屬農具的出現、農用動力的套用、農田水利的發展等生產力發展三大板塊,突出反映了夏商周及春秋戰國時期農業由原始向傳統過渡的大變革特徵。“漢唐農業廳”通過小麥的推廣與作物結構的變化、北方旱作技術體系的成熟、鐵犁牛耕的普及、畜牧業之盛以及絲綢之路的開通發展、飲食文化的發達、大型綜合性農書問世等多個方面,全面展現了秦漢魏晉南北朝和隋唐時期農牧業融合、中外農業科技交流的盛況。“宋元農業廳”通過水田耕作技術體系的形成、江南農田水利、園圃業商品化、棉花引種及傳播等六個部分,系統展示了中國傳統農業發展重心南移後以稻作農業技術體系形成為核心的發展狀況。“明清農業廳”通過耕作制度的變化、基塘農業的出現、土地的開發利用多元化、農業科技的運用及發展等板塊,介紹了這一時期農業精細化、集約化和商品化特點。“近現代農業廳”通過農業科技的發展與套用,農用動力由畜力向機械化過渡,近現代農業教育、科研與推廣體系的建立等,清楚反映了在西學東漸影響下我國農業進入轉型期的基本特點。 全館展示具有脈絡清晰,特點鮮明,手段形象,知識性強的特點。綜合運用了文字、圖片、實物、雕塑、光電以及場景再現等多種手段,其中歷代農業工具、種子、生活用品等農史實物達到2000餘件,包含歷代珍貴農史文物500餘件。農史館融知識性、學術性、趣味性為一身,集展覽、教育、研究、交流、娛樂於一體,既是了解我國的悠久農業歷史及其輝煌成就的視窗,也是傳播農業科技與歷史知識、進行學術交流的重要場所,年參訪與遊客人數達百餘萬。包含農史館在內的農業主題博覽園被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批准成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六、研究生招生和培養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科學技術史學科點於1986年開始招收農業史碩士研究生,是我校最早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的學科點之一。現已培養碩士畢業生28屆,百餘人獲取碩士學位。該學科點在體系搭建、培養模式改革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形成了完整的研究生培養體系。所培養的碩士研究生,目前大都成為相關領域的業務或學術骨幹,頗受用人單位好評。專門史專業是以中國農業歷史文化研究所農業史專業為依託設立的,於2006年申報並獲批專門史碩士學位授權點,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區域與斷代農業史、災害史、生態環境史等。

本研究中心現有科技史碩士點和專門史碩士點招生碩士研究生,歡迎歷史學、農學、林學等有志於農業歷史研究的廣大莘莘學子報考。參考書目:翟虎渠《農學概論》、張傳璽《簡明中國古代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