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工民主黨宜賓市委員會

1986年6月,經農工黨四川省委同意,成立農工黨宜賓市籌備委員會,籌委會由丁浩、熊大章、袁石林、李德輿、扶兆民5人組成,丁浩任主任委員,熊大章、袁石林任副主任委員。 經農工黨四川省委會批准,1987年10月23日正式成立農工黨宜賓市委員會,時有農工黨員44人。 到2007年,農工黨宜賓市委共召開了五次黨員代表大會,產生了5屆市委會,現任主委景世剛。

歷史沿革
1985年前,全市僅有自貢市富順縣調宜賓工作的楊筠祿(女)1名農工黨員。1985年10月,農工黨四川省委會易明昭秘書長、組織處周上明處長及王子揚同志到宜賓指導籌建工作,發展農工黨員組建聯絡組,聯絡組由熊大章、李德輿、袁石林、楊筠祿(女)4人組成。1986年6月,經農工黨四川省委同意,成立農工黨宜賓市籌備委員會,籌委會由丁浩、熊大章、袁石林、李德輿、扶兆民5人組成,丁浩任主任委員,熊大章、袁石林任副主任委員。籌委會期間,建立農工黨宜賓市籌委會,轄支部3個,即:“綜合支部”、“宜賓市二醫院支部”、“ 宜賓市一醫院、衛校聯合支部”。經農工黨四川省委會批准,1987年10月23日正式成立農工黨宜賓市委員會,時有農工黨員44人。到2007年,農工黨宜賓市委共召開了五次黨員代表大會,產生了5屆市委會,現任主委景世剛
機構設定
農工黨宜賓市委員會自1987年成立至1996年為縣級市委員會,1997年宜賓撤地設市升格為地級市委員會,市委會機關設辦公室1個,編制5名(專職副主委1人、秘書長1人、辦公室主任1人、組宣幹部1人、事業後勤人員1人)。農工黨市委會下設政研、宣傳、社會服務、“三胞”及婦女、老齡工作5個專門委員會,分別由市委委員擔任各專委會主任。
基層組織
1986年至1987年籌委會期間,建立有“綜合支部”、“宜賓市二醫院支部”、“宜賓市一醫院、衛校聯合支部”3個支部;1991年建立“教、科、文”支部;1995調整建立“衛校支部”、“江北支部”;1997年撤地設市後,再次調整建立“教育支部”、“科技支部”,到2006年底基層支部共有9個。每個基層支部設主任委員1人、委員2人。農工黨市委堅持“三為主”的組織發展原則,2006年底全市共有農工黨員227人,黨員平均年齡49歲,醫衛界占70%,高、中級知識分子占90%。
20年來,農工黨宜賓市委堅持和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中共宜賓市委和農工黨四川省委領導下,根據農工黨中央和農工黨四川省委確定的工作目標和要求,結合宜賓市改革發展的新形勢,團結和帶領全市農工黨員,認真履行參政議政、民主監督職能,充分發揮黨派界別優勢,積極開展社會服務活動,全面加強自身建設,努力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所需要的高素質的參政黨,為構建“活力宜賓、魅力宜賓、和諧宜賓”作出了積極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