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概況
經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批准,核准安溪中國茶都有限公司變更為“安溪中國茶都集團有限公司”,上市核准以該企業為核心企業組成企業集團,名稱為“安溪中國茶都集團”,集團簡稱為“中國茶都集團”。
在工商局等相關部門的建議下,安溪縣委、縣政府決心建設全國一流的茶葉批發市場。2000年底,市場一期工程順利完成並於次年1月開業。然而,壯觀寬敞的新市場並沒有引起茶農、茶商的興趣,大部分茶葉經營者還沒有擺脫傳統的經營方式,寧願夾雜在農貿市場裡或占用街道公路擺攤也不肯進場經營,更不用說講究包裝、創立品牌了。
為此,工商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通過講政策、談前景、幫謀劃、整秩序,做了大量細緻而艱苦的工作,終於使茶葉經營者領悟到建設茶都的意義,紛紛購買或租賃茶都店鋪,外地的茶商也紛至沓來,茶都很快成為各類茶葉經營的集散地。
為方便入場經營者辦理工商業務,工商局派人駐場為經營者辦理營業執照,受理店堂廣告申請,提供法律法規指導和諮詢,並對入場經營者實行頭兩年免收取、第三年減半收取、第四年減三個月收取工商管理費的優惠措施,從而大大增強了進場經營者的信心。
為明確市場身份,該局派一位副局長專程到國家工商總局,協助市場辦理安溪茶葉批發市場名稱冠以中國茶都字號的工作,於 2003年8月成功登記了安溪中國茶都茶葉市場有限公司的名稱,(2008年成立為安溪中國茶都集團,經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批准,核准安溪中國茶都有限公司變更為“安溪中國茶都集團有限公司”)成為當時國內唯一被冠以“中國”字樣註冊的全國性茶葉批發市場。在談到工商機關扶持茶都建設、服務茶產業發展時,安溪縣茶管委副主任謝志攀說:“工商機關宣傳到位、措施到位、服務到位,在促進安溪茶產業又好又快發展方面,確確實實走在了全縣各職能部門的前列。”
工作職責
安溪中國茶都集團擔負著市場開發建設、市場培育、經營管理等任務,在經營管理上始終抓住三個方面:一是強化服務,培育市場,在促進市場繁榮上做文章。一方面通過各種渠道在國內外茶葉銷區大中城市加大宣傳,營造商機;另一方面協調當地有關部門提供各項配套服務,為各地商家入都經營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二是完善制度,營造誠信經營氛圍,在規範管理上下功夫。如:開展了創建綠色中國茶都活動;制定了交易市場管理的各項制度,設立了公平秤、試泡茶;規範交易行為,設立了“紅盾”維權站,維護買賣雙方權益;強化質量管理,塑造誠信形象,建立了質量檢測中心,保證茶葉農殘含量達標。三是拓展市場,在提高經濟效益上動腦筋。
取得成就
安溪中國茶都的成立和中國茶都的迅速崛起,為安溪茶商、茶農提供了廣闊舞台,為安溪茶葉走向世界提供了重要載體。同時,由於中國茶都集團的規範和引導監督,中國茶都持續健康快速繁榮發展,為安溪鐵觀音品牌揚名於世提供了展示平台,為安溪鐵觀音誕生和創造一系列令人嘆為觀止的紀錄提供了強力支撐。
中國茶都開業至今,始終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市場交易量連創新高,從 2001年的3800噸增加到2007年的1.3萬噸,交易額從 2001年的2.7億元增加到2007年的12.3億元。2008年,這些數字將繼續攀升,預計交易量超過1.4萬噸,交易額突破15億元。據悉,在新茶全面上市期間,中國茶都平均每天茶葉交易量將達70多噸,交易額平均每天將達410多萬元。中國茶都已名副其實地成為全國最大的茶葉商品集散“航空母艦”,從這裡延伸出的銷售網路輻射世界各地。在國內,已形成福建、廣東、長江流域和北方四大市場;在國外,由日本、俄羅斯擴大到世界60多個國家,每年出口量約1.5萬噸,創匯6000多萬美元。全程參與中國茶都籌備、規劃、建設和管理,安溪縣中國茶都管委會負責人的林水亞動情地說:“中國茶都能有今天的繁榮,工商機關功不可沒。”
可以這樣說,人們因為安溪鐵觀音認識和了解安溪,人們因為中國茶都羨慕和嚮往安溪。與眾多茶葉愛好者為擁有一包安溪鐵觀音好茶感到自豪一樣,中國茶都也早已是許多縣內外茶農、茶商茶餘飯後炫耀的資本。安溪也從國家級貧困縣一舉成為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之一、 全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縣之一、福建省經濟實力十強縣之一、福建省經濟發展十佳縣之一。中國茶都的誕生和發展,更改變了安溪百萬農民的命運。2007年,在全縣農民年人均純收入的6435元中,從茶業得到的收入達3510元。今後,中國茶都將繼續承載安溪鐵觀音登上更廣闊的舞台,也將繼續承載百萬安溪人民的夢想,努力實現建設現代山水茶鄉的宏偉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