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支部“僑”、“海”特色明顯,特別是“海”字特色更為突出。支部黨員們充分發揮歸國留學人員的作用,為本地的經濟建設、招商引資、教育扶貧等牽線搭橋、獻計獻策。黨員們通過各種渠道,積極聯繫海外華僑、華人和外國客商到廣西考察,先後組織了美國、德國、日本、香港、廣東、浙江等國內外客商到廣西參觀、交流,為廣西的經濟建設引資引智。還利用國際友人的力量,為貧困山區的基礎教育服務。多次邀請外國友人一起深入山區中國小了解教育實情,開展“傳知識、送溫暖”給貧困地區的老師和學生活動。支部黨員中科技人才、教育人才薈萃,黨員們群策群力,積極探索“科教興農,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切實可行的途徑。留學支部黨員們多次深入農村了解三農實情,並選點結對子,進行長期的幫扶工作。留學支部先後與武鳴南寧華僑投資區團結農場、河池市金城江區六甲鎮建立了長期的幫扶工作。
支部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和特點,積極組織、參與參政議政的調研和討論。通過形式各異的不同形式,滿足黨員不同習慣的需求,使黨員在活潑、愉悅的參政議政環境中得到思想的提升,使支部內形成一種追求思想進步的參政議政環境。支部在短短的二年時間裡,共完成提案、調研報告共30餘份,涉及面廣,內容豐富,緊扣時代主題,其中《發展廣西農業信息化的建議》、《繼續努力,把中國—東協博覽會辦成祥和友誼可持續的世界盛會》分別被中國致公黨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評為致公黨廣西區委會2002-2004年度提案一等獎、二等獎,《關於如何充分發揮廣西“旅遊大篷車品牌”效益最大化的建議》、《關於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加快廣西優質肉用黃牛產業化發展的建議》、《關於實施“廣西企業‘大學生實習基地’獎勵與支持計畫”的建議》被中國致公黨廣西區委會以提案形式提交到自治區政協會議,其中《靖西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靖西縣“十一五”產業選擇診斷與經濟發展思路研究》被專家評為廣西區內同一研究領域的領先水平,並經人大審議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