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科技管理學院是中國科學院大學的二級學院,其前身是成立於2009年的繼續教育學院。培訓中心成立於1999年,是中國科學院大學唯一的面向社會開展高端培訓的視窗,2010年與科技管理學院實現整合。科技管理學院(培訓中心)的戰略定位是圍繞創意--創造—-創新—創業—創投的完整科技價值鏈,充分整合中國科學院的智慧資源、知識資源、成果資源、平台資源和品牌資源,開展前瞻性和套用性研究,發展學位教育和高端培訓(EDP),以學位教育引領科技創新與創業的潮流,以高端培訓促進科技知識轉移、科技成果轉化與科技社會合作,目標是成為具有廣泛社會影響力和較強國際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研究、教育和培訓組織。
使命·願景
凝聚智力資源資本
專注科技創新創業
推動知識成果轉移
引領社會經濟發展
學院一三五戰略
【戰略定位】
聚焦科技創新價值鏈的科研、教學與培訓
【三個突破】
創建科技創新管理理論體系
創建科技管理專業
創建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培訓體系
【五個培育方向】
科技創意 科技創造 科技創新 科技創業 科技創投
學院文化
三業
敬業:積極主動,盡心盡力,全心全意
職業:克己尚禮,知遇感恩,忠於職守
專業:專心致志,持之以恆,學以致用
三觀
責任觀:盡職盡責,善始善終,為所當為
利益觀:業績為先,道義為上,大局為重
榮譽觀:奮勇爭先,崇信高尚,創造奇蹟
三追求
超越:挑戰自我,追求卓越,與時俱進
合作:群策群力,寬容共享,共同進步
奉獻:上善若水,潤物無聲,無怨無悔
三意識
成本意識:精打細算,物盡其用,三思而行
質量意識:精益求精,全神貫注,持續改進
品牌意識:激情創造,用心呵護,成就夢想
三精神
認真精神:實事求是,真誠執著,勇於擔當
創業精神:艱苦奮鬥,銳意創新,敢為人先
主人翁精神:血肉相連,心靈相通,命運相系
學院榮譽
2013年12月 培訓中心榮獲IPMP中國區2103年度“優秀認證與培訓中心”
2013年12月 科技管理學院被評為2013年度教學與科研單位優秀集體
2013年12月 培訓中心榮獲2013年中央國家機關會計繼續教育培訓優秀單位
2013年11月 科技管理學院獲得2013年國科大職工籃球比賽第一名
2012年12月 培訓部(科技管理學院)被評為2012年度優秀集體
2012年7月 培訓部教工黨支部榮獲2011—2012學年度優秀黨支部
2012年6月 培訓中心被評為“2012年度IPMP金牌認證與培訓中心”
2010年10月 中國科學院黨校被評為2006-2010年優秀辦學單位
2010年5月 培訓中心被評為石景山區2009年民辦教育先進單位
2010年3月 2009年度研究生教育信息宣傳工作進步獎
2009年4月 培訓中心被評為石景山區2008年民辦教育先進集體獎
2009年2月 中央黨校中央國家機關分校2008年署期教學研討會優秀論文二等獎
2008年12月 培訓中心被評為“誠信統計單位”
2008年4月 培訓中心被評為石景山區2007年民辦教育先進集體獎
學科建設
創新領軍人才與科技領導力
本學科方向共承擔國家和省部級等各類項目9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項和重點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中國科學院項目6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青年項目1項,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院長基金項目1項,中國博士基金項目等其他項目3項。在《管理世界》、《領導科學》、《中國軟科學》等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其中CSSCI收錄35篇;出版《企業知識管理戰略》等專著4部。開設“高級戰略管理學”、“戰略管理經典理論研究”、“領導力”和“戰略管理”等多門博士和碩士研究生課程。培養“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研究生17人(在讀6人),碩士研究生24人(在讀2人)。本方向的主要特色、地位及意義體現在以下方面:
本學科方向的突出特點是理論創新。2004年以來開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所提出的“領導力五力模型”產生了廣泛影響,6篇系列論文在“中國期刊網”上被下載約3200次,同時還成為百度百科解釋領導力的依據;同時,基於領導力五力模型提出的“戰略領導力模式”與“和諧領導力模式”也得到了廣泛認同;目前正在深入開展科技領導力的理論與套用研究。霍國慶教授主持完成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信息化領導力的行為模式、範式與理論體系研究(2006-2009)” 則提出了農業時代領導力範式、工業時代領導力範式和信息化領導力範式,這是首次系統論述領導力範式。譚紅軍副教授的研究重點是戰略科學家與科技領導力,曾 明彬博士研究的重點是創新領軍人才發展規律與模式,謝曄博士研究的重點是科技團隊領導力,2011年科技管理學院率先舉辦“科技領導力學術研討會”,舉辦“創新領軍人才與科技領導力研討會”,該會議聚集了國內科技領導力方面的專家學者,首開科技領導力專題會議先河。
本學科方向已形成以霍國慶教授為核心的研究團隊,該團隊先後吸收10多位管理學院和人文學院的青年教師或研究生參與研究,承接了4個研究課題,在《領導科學》雜誌上發表了21篇學術論文。本方向還培養了9位領導力方向的博士和碩士,培育和輸送了科技領導力後備研究力量。
本學科方向已逐步形成三個特色研究方向:(1)科技領導力理論研究。以科技領導實踐為研究對象,目標是刻畫科技領導力規律,形成有特色的和套用性強的科技領導力理論;(2)科技團隊領導力研究。以科技團隊(課題組)領導者為研究對象,目標是提升科技團隊管理者的領導力並最終提升科技團隊的競爭力;(3)戰略科學家與創新領軍人才研究。以戰略科學家與創新領軍人才為研究對象,系統研究其成長規律、思維模式、創新成就及其與領導力的關聯。
本學科方向的突出優勢是依託中科院黨校平台和中科院科技創新實踐,一方面能夠較方面地獲得理論研究所需要的數據與案例,另一方面能夠快速把研究成果套用到黨校和科學院培訓與諮詢活動中,在實踐中檢驗和完善理論成果,形成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螺旋式互動發展的循環。
科技戰略與政策
本學科方向共承擔各類科研項目11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中國科學院項目3項,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項目1項,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院長基金項目等其它項目5項。在《管理世界》、《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管理現代化》等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其中EI、CSSCI收錄23篇;出版《中國與美日德法英五國科技的比較研究》、《國際科技競爭力研究》、《中國特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成功實踐》、《區域創新集群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等專著7部。開設 “財務會計基礎”、“國情與發展”和“高級區域經濟學”等碩士研究生課程5門。培養“科技戰略與科技評價”專業博士研究生1名,碩士研究生2名。本方向的主要特色、地位及意義體現在以下方面:
本學科方向的主要優勢在於戰略創新。霍國慶教授與肖建華副教授則系統地開展了科研組織的戰略研究,圍繞科研組織基本戰略、核心競爭力、戰略管理模式及戰略實施等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在國內處於領先水平。 呂晨作為核心成員參與主持了軟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區域科技競爭力研究”,側重探索科技在區域的套用;孫皓作為核心成員參與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我 國戰略性新興產業信息資源服務模式”研究,側重探索科技在產業的套用。綜上所述,本學科方向聚焦科技在國家戰略、科研組織、區域發展和產業發展方面的套用 研究。
本 學科方向也形成了相對緊密的研究團隊。潘教峰研究員和張鳳研究員既是規劃戰略局的領導與科研項目的委託者,同時也是科研項目的規劃者和研究者;肖建華副教 授、呂晨和孫皓則更多地承擔和參與規劃戰略局委託的研究項目,並參與規劃戰略局的具體規劃工作。科技管理學院正在籌建“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規劃研究中 心”,該中心將作為規劃戰略局的學術支持單位,該團隊將以中心為依託有序開展國家、區域、產業及科技組織等多層面的科技戰略、管理與創新研究。
本學科方向已形成四個特色研究方向(1)國家科技戰略與政策研究。以國家和科學院的科技戰略為研究對象,重點研究國家層面的科技戰略管理與政策體系;(2)科研組織競爭力與戰略研究。以科研院所為研究對象,重點研究適合科研組織的戰略體系和戰略管理模式;(3)區域科技競爭力與戰略研究。以區域科技創新實踐為研究對象,重點研究區域科技創新資源配置及競爭力;(4)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律與政策研究。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研究對象,重點研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選擇與更替、發展規律、政策導向和信息服務。
本學科方向聚焦科技戰略與政策研究,立足國內科技創新實踐,把握全球科技發展態勢,為國家、區域、產業、科技發展提供戰略研究支持和諮詢服務。
科技資源配置與科技投融資管理
本研究方向在出版專著2部,重要期刊上發表論文46篇,其中《財政支出革命:從制度經濟學角度看我國的政府採購》一文獲部級一等獎,並獲得其他省部級一、二等獎十餘次。
本研究方向的優勢在集中於科技投融資管理方面。學術帶頭人聶常虹博士曾在財政部教科文司工作,現任中國科學院條財局副局長、中國行為法學會常務理事,國家標準委專業委員會委員。研究方向聚焦於科技資源配置與科技投融資管理,長期致力於科技投融資規律理論研究和國家、產業、區域科技投融資實踐研究。肖建華副 教授,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智力資本管理、科研組織戰略管理、財務管理。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北京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國科協學術交流項 目、北京市新聞出版研究中心委託項目等多項項目的研究工作;作為主要參與者,參加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科協委託項目、中國科學院戰略規劃局委託項目 等多項科研項目的研究工作。在《管理世界》、《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等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多篇,主編《會計學原理》等系列教材。
科技創業與科技企業管理
本學科方向共承擔各類科研項目11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中科院計財局項目1項,國家海洋局發展研究中心項目1項,中關村管委會項目1項,北京技術交易促進中心1項,新疆克拉瑪依市科技局委託項目1項,清華大學科技園委託項目等其它項目6項。在《科研管理》、《科學學研究》、《管理科學學報》等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其中CSSCI收錄24篇。開設“高科技企業管理”、“科技經濟學”、“科研項目質量管理”和“技術契約與案例分析”等多門碩士研究生課程。本方向的主要特色、地位及意義體現在以下方面:
本學科方向的主要特點是套用創新。孫玉麟教授基於多年的企業領導經驗對企業內耗及相關的文化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王富良研究員近年來聚集科研項目質量管理研究並連續5個 學期為研究生開設“科研項目質量管理”課程;李曉翔和李玲娟有效開展了中小企業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方面的研究;袁永娜承擔了清華科技園委託的科技企業孵化 器盈利模式與核心競爭力研究課題,並與其他老師一起為內蒙古豐鎮市提供孵化器規劃服務;歐曉斌博士後任職北京分院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對科技成果轉化有深入 的理解和研究,參與了計財局委託的科技成果轉化模式研究課題。本學科方向的研究內容和成果都來自於實踐,同時又套用於實踐。
本 學科方向圍繞科技成果轉化與科技企業發展形成了多元結合的研究團隊,學術帶頭人孫玉麟教授曾在中科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從事研究,後歷任國家經貿委 技術與裝備司處長、深圳市賽格集團董事長、台灣富士康科技集團總裁特別助理,具有深厚的學術底蘊和豐富的管理實踐歷練,帶領袁永娜和李玲娟兩位年輕老師形 成了互補團隊。王富良研究員是電子所副所長,身處科研項目管理一線,李曉翔和歐曉斌兩位博士後也都在企業中工作,他們都具有豐富的科技創新和管理方面的實 踐經驗,與孫玉麟教授等3位老師構成了覆蓋科技創新價值鏈的研究團隊。
本學科方向初步形成了四個特色研究方向:(1)高科技企業管理研究。以高科技企業為研究對象,重點研究高科技企業的創新發展與管理;(2)科技企業孵化器與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究。以科技型中小企業為研究對象,與科技部火炬中心建立了經常性合作,重點研究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成長路徑、發展戰略和政策;(3)科技項目與科技質量管理。以科技項目與科技團隊為研究對象,重點研究科技成果的規劃、管理、協同創新、績效評價、團隊發展等內容;(4)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研究。以科技成果及其套用為研究對象,重點研究科技成果管理、智慧財產權保護、科技產業與社會發展等問題。
本學科方向依託“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究與評價中心”,以研究、教育、培訓和諮詢為手段,促進科研院所與產業企業的合作,推動創新驅動型企業與社會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