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禪與美國文學

中國禪與美國文學

本書探討的是比較文學學門中的文化移植課題,所探討之內容則屬中國文化西漸的範疇,專注於研究中國禪如何移植到美國文學作品之中。首先,在二十世紀後半葉的美國,東亞的禪已經成為一種信仰,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且廣為傳播及落地生根,這是個不爭的事實。不少美國作家在其作品中採用大乘佛教思想、中國禪文學作品的內容及典故,並且在作品中注入自己的禪修經驗。

內容簡介

中國禪與美國文學》的目的是試圖解答以下幾個問題:從歷史的與文化的角度上來看,中國禪如何傳入美國文化界、文學界?二十世紀中葉到二十一世紀初的美國文學作品中,吸收了什麼中國禪文學的養分?在這大規模的文化移植中,中國禪文學的英譯起了很大的作用,這些英譯呈現了什麼文化上的誤讀(misreading)現象?文化上的誤讀又導致哪些移植上的變種?更廣泛地說,禪文化對美國文學產生了什麼衝擊?所謂禪文化還包括美國作,家閱讀大乘佛經時在其中所吸收的思想,他們吸取的佛陀、菩薩、中國禪師之故事、中國禪畫對他們有什麼啟發?還有美國作家們的禪修經驗如何影響其作品等。

本書前言

經歷了20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經歷了核子彈轟炸廣島,經歷了“古拉格群島”、文化大革命等無可言狀的精神苦難,人類曾夢想21世紀將是一個和平發展的美好的世紀;然而沒有想到頭一年就發生了9.11這樣的恐怖攻擊。戰亂、暴動、屠殺仍然隨處可見。為什麼會如此?原因當然多種多樣,然而,深刻的文化衝突不能不說是眾多原因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目前,“文化霸權主義”和“文化割據主義”的衝突無疑已給世界帶來了嚴重的災難。前者企圖以強大軍事力量為後盾,強行推廣他們的意識形態,以圖覆蓋甚至泯沒其他民族文化;後者則採取文化隔絕封閉的孤立政策,不惜以恐怖滅絕手段,維護其停滯與不變,並與一切和他們的看法相悖的力量拚死抗爭。隨著高科技發展所帶來的日益增強的武器殺傷力及其對自然生態無可挽回的破壞,這種衝突所帶來的災難還會越來越嚴重。

本書目錄

導言
第一章 中國禪西漸的文化背景與歷史
第一節 中國禪傳統及其東傳日本、再傳美國
第二節 禪著陸美國的時代、文化背景
第三節 傳播的媒介及胡適、鈴木大拙之論戰
第四節 美國作家禪修的因緣
第二章 美國文學作品吸收的中國禪詩
第一節 中國禪文學傳統
第二節 寒山與道元禪師
第三節 中國禪詩與美國詩歌
第四節 中國禪詩與美國小說、散文
第三章 中國禪詩之英譯
第一節 禪詩英譯本之選詩準則及讀者群
第二節 有關僧人的友誼詩之英譯
第三節 禪理詩之英譯及其文化誤讀
第四節 禪趣詩之英譯及其文化誤讀
第五節 王維、蘇軾之禪詩的英譯
第四章 公案、佛教人物故事與美國文學
第一節 公案之學習
第二節 融人美國文學作品的公案
第三節 佛、菩薩、禪師的故事之引用
第五章 禪文化與美國文學
第一節 佛經之翻譯、引用與詮釋
第二節 禪畫、山水畫之學習與引用
第三節 生活禪與創作
結語
圖輯
參考文獻
英中名詞對照表
中英名詞對照表
索引

作者簡介

鍾玲,威斯康辛大學麥地生校區比較文學系博士。曾任教紐約州立大學艾伯尼校區、香港大學,曾任台灣國立中山大學外文系教授及文學院院長、國立高雄大學教務長。2003年起於香港浸會大學文學院任講座教授及文學院院長。小說家、詩人,獲國家文藝獎。創作有《芬芳的海》、《生死冤家》、《大地春雨》等。評論有《現代中國繆司:台灣女詩人作品析論》、《美國詩與中國夢:美國現代詩中的中國文化模式》、《美國詩人史耐德與亞洲文化:西方吸納東方傳統的範例》及《史耐德與中國文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