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擔負這次具有歷史意義通商的是一艘原在海軍服役的帆船,改裝後被命名為“中國皇后”號,含有對中國皇室尊重之意。船長格林也是從海軍中挑選出來的,他從國會獲得了一張“海上通行證”。這張證書寫得很特別,它沒有指定呈給誰,而是寫上了“致審閱或聆聽宣讀海上通行證的最尊嚴、偉大、聖明、光榮、高貴、尊崇、賢達和謹慎的皇帝、國王、共和國首腦、親王、公爵、伯爵、男爵、貴族、地方首長、議員”等一大串稱呼,充分顯示了美國人幽默的性格。那時,由於海盜異常猖獗,因此為了保證安全,“中國皇后”號原封不動地保留了作為戰船時的全部武器。歷史
1784年2月22日(清乾隆四十九年),“中國皇后”號離開了紐約港,滿載著人參、皮革、毛衣、胡椒、棉花以及鉛等商品,駛往中國。一百五十天后,該船才望到了爪哇島,此島後來便成為對中國貿易的海上航道的“路標”。這一年的8月下旬,“中國皇后”號終於到了當時作為中國海上門戶之一的澳門,在這裡取得了一張蓋有清廷官印的“中國通行證”,獲準進入珠江。在一名中國引水員的帶領下,經過一天的航行,抵達廣州的黃埔港。進港時,“中國皇后”號鳴禮炮十三響(代表當時美國的十三個州),其它停泊於港內的各國商船也鳴炮回禮。格林船長曾有一則這樣的手記:“‘中國皇后’號榮幸地升起了在這海域從未有人升起或看見過的第一面美國國旗!這一天是1784年8月28日”。
四個月後,“中國皇后”號的貨物已全部脫手,並採辦了一大批茶葉、瓷器、絲綢、象牙雕刻、漆器、桂皮、玉桂和繡金像等中國的特產,於1785年5月11日回到紐約,往返歷時一年又兩個月。由於返航遠,船的噸位小,“中國皇后”號此行的贏利不多,但此次航行卻開闢了中美之間的直接關係。因此,此次航行以其特殊的意義,而載入了中美兩國交往的史冊。
為了紀念中美兩國關係史上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事件,我國於1986年發行了一枚面值5元的“美國‘中國皇后號’帆船紀念銀幣”。該幣發行量為90000枚,重24克,成色為90%,直徑36毫米,由瀋陽造幣廠鑄造,正面主景圖案為中國的萬里長城,國號及發行年號;背面主景圖案則為揚帆遠航的“中國皇后號”文字說明及面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