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文學史教

《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由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中國當代文學史教中國當代文學史教
本書是一部“以文學作品為主型的文學史”,通過對具體作品的理解來進行文學史概念的引導,傳遞出文學史的信息;同時,打破以往文學史一元化的整合視角,以共時性的文學創作為軸心,構築新的文學創作整體現,顯示出特定時代多層面的精神現象。

本書貫穿了主編陳思和的幾個頗具創見的當代文學史研究的核心觀念:“多層面”、“潛在寫作”、“民間文化形態”、“民間隱形結構”、“民間的理想主義”、“共名與無名”等,以此梳理當代文學史的複雜成分和發展流變。

本書以文學現象為依據,在介紹文學運動史料和文學史背景的基礎上,把重點放在作品分析方面,使學習者通過解讀作品去實現對文學史中體現出的精神傳統的理解。書中將當代文學史分為1949——1978、1978一1989、90年代以後三個階段,對三個階段的主導特徵戰爭文化規範、和平建設時期新的文化規範以及“無名”時代的文化多元狀態進行了深入細緻的分析。

本書既是一部普及性的文學史教材,同時又具有很強的學術性和探索性,適合大專院校學生和文學愛好者閱讀,也適合文學研究者做參考。

目錄

前言

緒論 中國當代文學的源流、分期和發展概況

第一章 迎接新的時代到來

第一節 “五四”新文學傳統的轉型

第二節 勝利者的政治抒情:《時間開始了》

第三節 尋找時代的切合點:《奧斯威辛集中營的故事》

第四節 潛在寫作的開端:《五月卅下十點北平宿舍》

第二章 來自民間的土地之歌

第一節 民間文化形態與農村題材創作

第二節 民間藝術空間的探索:《山鄉巨變》

第三節 民間立場的曲折表達:《鍛鍊鍛鍊》

第四節 民間藝術的隱形結構:《李雙雙》

第三章 再現戰爭的藝術畫卷

第一節 戰爭文化規範與小說創作

第二節 戰爭小說的巨構性探索:《紅日》

第三節 戰爭小說的傳奇性:《林海雪原》

第四節 戰爭小說與人性美:《百合花》

第四章 重建現代歷史的敘事

第一節 確立現代歷史敘事模式

第二節 家族和歷史的命運組合:《三家巷》

第三節 舊時代的民間生活浮世繪:《茶館》

第四節 知識分子的心靈搏鬥掠影:《紅豆)

第五章 新的社會矛盾的探索

第一節 “雙百方針”前後的文藝界思想衝突

第二節 新的矛盾和困惑:《組織部新來的青年人

第三節 思想者的苦惱:《望星空》

第四節 受難者的煉獄之歌:《又一名哥倫布》和《有贈》

第六章 尋求歷史與現實的呼應

第一節 歷史題材創作的繁榮

第二節 知識分子英雄形象的再現:《關漢卿》

第三節 知識分子心聲的曲折表露:《陶淵明寫< 輓歌> 》

第四節 清官形象的理論與創作:《十五貫》與《況鐘的筆》

第七章 多民族文學的民間精神

第一節 進入漢語世界的多民族文學

第二節 民間文學的整理與改編:《阿詩瑪》

第三節 民族風土的記憶與詩惰:《正紅旗下》

第四節 汲取民間營養的文人創作:《劃手周鹿之歌》

第八章 對時代的多層面思考

第一節 時代的抒情與個人的思考

第二節 時代的抒情:《桂林山水歌)與《長江三日

第三節 現實的諷喻:《燕山夜話》及其他

第四節 私人性話語:《無夢樓隨筆

第九章 “文化大革命”時期的文學

第一節 “文化大革命”對文學的摧殘及“文革”期間的地下文學活動

第二節 老作家的秘密創作:《緣緣堂續筆

第三節 壓抑中的生命噴發與現代智慧:《半棵樹》與神的變形》

第四節 年輕一代的覺醒:《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與《波動》

第十章 “五四”精神的重新凝聚

……

第十一章 面對劫難的歷史沉思

第十二章 為了人的尊嚴與權利

第十三章 感應著時代的大變動

第十四章 民族風土的精神升華

第十五章 新的美學原則的崛起

第十六章 文化尋根意識的實驗

第十七章 先鋒精神與小說創作

第十八章 生存意識與文學創作

第十九章 社會轉型與文學創作

第二十章 個人立場與文學創作

第二十一章 新的寫作空間的拓展

第二十二章 理想主義與民間立場

附錄一

附錄二

附錄三

前言

中國20世紀文學是一個開放性的整體,當代文學只是其整體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階段,一般是特指1949年以後的中國大陸文學。中國當代文學是中國“五四”以來的新文學運動發展到社會主義歷史階段以後所產生的文學現象和文學過程,它延續了“五四”以來的新文學傳統。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由於中國目前尚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許多未來社會的理想還有待於實踐中以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來檢驗,所以,反映了這一歷史階段精神特徵的中國當代文學充滿了曲折和不穩定性,它始終具有與社會生活實踐保持同步探索的性質。對這樣一門學科的研究和教學,首先應該注意到它的開放性和整體性兩大特點。所謂開放性,即指它並不是一個形態完整的封閉型學科,無論是“五四”以來的新文學,還是1949年以來的當代文學,時間上都缺乏明確的下限界定,也就是說,我們今天並沒有讓這門學科完全脫離現實環境的影響,把它放在實驗室里作遠距離的超然的觀察,對於這門學科的考察和研究,始終受到現實環境的制約;所謂整體性,是指當代文學與20世紀前半葉的中國文學、與由於政治原因暫時還分裂成另一個特殊行政區域的台灣地區文學,與殖民化了一個多世紀於今終於回歸的香港、澳門地區的文學,構成一個完整的、難以分割的文學整體現象,但目前它卻無法溝通、涵蓋這些文學現象。前一特點使這門學科具有不確定的特性,它沒有經典的作品和經典的解釋,這就容許研窬者的主體意識對學科的積極注入。

精彩書摘

第二節新的矛盾和困惑:

《組織部新來的青年人》短篇小說《組織部新來的青年人》最初發表於《人民文學》1956年9月號,發表時編輯部對其有所改動吒王蒙創作這個短篇小說時才22歲,但已經是一個具有八年黨齡的“少年布爾什維克”。他身為北京共青團市委幹部,在這篇作品的許多地方留下了個人特有的社會閱歷和思考的印跡,即在理想主義的陶醉中敏銳而朦朧地感受到一種潛藏在社會心臟部分的不和諧性。小說的文字清新流麗,講述了一個對新中國和革命事業抱著單純而真誠的信仰的青年人林震,來到中共北京市某區委會組織部工作後所遭遇的矛看和困惑。小說發表後,在文壇內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從當時特定的閱讀期待視野出發,人們一致認為,這是一篇旨在揭露和批判社會主義條件下官僚主義作風的小說。作品圍繞組織部對通華麻袋廠黨支部事件的處理經過,相當成功地刻畫了一系列的人物形象,而在這些人物當中,劉世吾的形象的刻畫尤其受到重視和肯定。劉世吾的形象當時被認為是一個頗有深度的官僚主義的典型。他有一定的革命經歷,解放前是北京大學學生自治會主席,還負過傷;他也有相當的工作能力和魄力,富有經驗,懂得“領導藝術”,知道如何去把握工作重點,只要一“下決心,就可以把工作做得很出色”。但他對工作缺乏積極主動的熱情,對那些有損於黨和人民利益的錯誤和缺點,有一種職業性的平靜甚至漠然。他自我解嘲是得了如炊事員厭食症一般的職業病,他對什麼都“習慣了,疲倦了”,一句“就那么回事”成了他的口頭禪;小說還揭示了在劉世吾對事物冷靜理智的觀察和分析背後的世故與冷漠,如“成績是基本的,缺點是前進中的缺點,我們偉大的事業,正是由這些有缺點的組織和黨員完成的”等等。此外,“金玉其外’’,“漂浮在生活上邊,悠然自得”的新生官僚主義者韓常新和蛻化變質的王清泉等更是作者在小說中直接抨擊的對象。在這樣一種閱讀和分析的視野里,相對於對劉世吾形象的重視和爭議而言,對作為小說敘述人和主要人物的林震形象,雖然也有大致準確的把握,認為他是小說中與劉、韓等人物對立的中心人物,一個熱情單純,富有理想,朝氣蓬勃,正在成長的青年共產黨員的形象,但對這一形象在小說敘述結構中的作用和與作品主題的關聯則明顯地存在被忽視的傾向。

從小說的文本實際來看,《組織部新來的青年人》雖然具有揭示官僚主義現象、“積極干預現實”的外部寫真傾向,但它更是一篇以個人體驗和感受為出發點,通過個人的理想激情與現實環境的衝突,表現敘述人心路歷程的成長小說。主人公從一個國小教師的崗位,帶著一種“節日的興奮”來到組織部這個新的工作環境,結果卻發現這裡的情形與自己的想像有著很大的差距,一些領導幹部的官僚主義作風、革命意志和工作熱情的衰退使他憤怒、疑惑,他為自己無法融合於這一環境而惶恐、傷感。與對外部衝突的再現相比,作者更注重對敘述人心理內部衝突的表現,甚至可以說,對心理衝突事件的精彩呈現,才是這篇作品的藝術獨特性所在。小說的主題和現實針對性也只有在對其內部視角的分析中才能獲得更切實的理解。

主人公林震快樂、單純、富於青春的朝氣和理想的激情,他是懷著一種成長的渴望和焦慮來到組織部的,二十二歲的“生命史上好像還是白紙,沒有功勳,沒有創造,沒有冒險,也沒有愛情”,組織部是他走向成熟,實現人生理想的新的環境,而小說也正是以林震的心理體驗為視角,在事業功勳和愛情體驗這兩條線索上,通過麻袋廠事件的始末,展開對理想與現實之衝突的敘述。作品的第一章,林震剛來組織部報到,就出現了兩個人物,一個是“蒼白而美麗的臉上,兩隻大眼睛閃著友善親切的光亮”的趙慧文;一個便是常務副部長劉世吾,而劉世吾對他的第一次談話,恰好涉及了工作與愛情這兩個話題。而這兩個方面相互交織、矛盾和衝突,對初涉人世的林震來說又都帶有“冒險”色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