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煉成軟實務法學家談法律與國家

g江平,(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篇:法制建設的道路 下篇:法制的具體部門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國法制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8月1日)
平裝: 166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09314333, 750931433X
條形碼: 9787509314333
尺寸: 22.6 x 14.8 x 1.2 cm
重量: 222 g

作者簡介

江平,(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
許章潤,(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高全喜,(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林來梵,(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內容簡介

《中國如何煉成軟實務?法學家談法律與國家》內容簡介:法治是治國方略的重大選擇。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就要求每一位公民了解、認識和理解法治的內涵,以法治的精神薰陶自己,以法治的理想激勵自己,以法治的訓誡鞭策自己。《中國如何煉成軟實務?法學家談法律與國家》的編輯即希望為此提供一種綱要性的法治讀本。
法治不僅是治理的技術問題,也是治國的精神問題;不僅是法律層面的問題,也是政治層面的問題;不僅是客觀的制度問題,也是主觀的修養問題;不僅是國內建制的問題,也是世界秩序的問題。《中國如何煉成軟實務?法學家談法律與國家》第一編立足於一種世界的與歷史的視角,將法治放在中華文明復興、中國參與國際秩序構建的高度,闡明法治作為國家精神與道義力量的重要意義,同時給出了關於法治與憲法之內涵的一個最低限度共識。
作為一個處在重大轉型時期的開發中國家,我國當下的法制建設有其自身的歷史境遇、道路與問題。可以說,在這個“時間的叢集”中,情況是極其複雜的,或者說,多元因素之間的角力還處在一個過程之中。為此,總結法制變革的歷史,珍惜當下來之不易的機遇,提高反思的意識和能力,就尤其必要。法治政府有哪些特徵?國家關於依法行政的綱要有何種歷史意義?一個更具根本性的問題是:改革就意味著要“變”,而法律一旦確立就要求穩定,要求遵守,那么,如何理解變與不變之間的關係?此外,改革意味著形成新的制度。在新制度形成的過程中,該如何理解作為行動者的人在其中所能發揮的和應當發揮的作用?《中國如何煉成軟實務?法學家談法律與國家》第二編即針對這些轉型時期的特殊而重大問題,收錄了有代表性的論述。
《中國如何煉成軟實務?法學家談法律與國家》第三編重點選取了若干具體法律部門的文章。法治最終要體現在具體的法律部門當中。近年來,我國在若干基本領域的立法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改革的成果和方向得到進一步的明確和鞏固。當然,就具體的制度設定來說,也還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和不足。在巨觀的層次上了解這些具體法律部門,對於把握當前的法制格局、把握未來的法制進程來說,是十分必要的。

媒體評論

改革開放30年,無非就是兩個東西,一個是市場,一個是法治。……
市場經濟和法治國家,在今天更多是在和國際趨同。市場經濟也在越來越趨同,雖然我們還有些經濟命脈,是國家控制,但是市場是什麼?應該是有一個共同的語言。如果連市場都沒有一個基本的共同的概念,還搞什麼市場?同樣,法治也應該有一個共同的準則,而這個共同準則是什麼?也應該是國際上在大的方面應該有一個共識。如果連這些共識都沒有,那何談我們現在弘揚的法治精神呢?
——江平:《從法律實用主義到法律理念主義》

目錄

上篇:大國的法制條件
許章潤:現代法制是一種軟實力
高全喜:大國、法治國與國家責任
林來梵:人類文明史中的法治
韓大元:論憲法規範的至上性
中篇:法制建設的道路
江平:從法律實用主義到法律理念主義——中國30年法治進程再思考
夏勇:憲法之道
季衛東:從法治到民主的里程碑——解讀《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的內涵和體制改革的契機
馬懷德:法治政府特徵及建設途徑
鄭永流:中國經濟變遷中的多元秩序——以經濟法為例
朱蘇力:制度是如何形成的——關於馬歇爾訴麥迪遜案的故事
下篇:法制的具體部門
王利明:物權法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法律
史際春:《反壟斷法》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趙秉志:我國刑事司法領域若干重大現實問題探討
吳漢東:國際金融危機下的中國智慧財產權戰略實施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