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國歷史文獻學》是我社1989年出版同名書的修訂版。該書出版十餘年來已成為許多高校歷史文獻學專業師生的首選教材,具有較大影響。為適應學科與學術發展的需要,及時反映學術研究的最新成果,我們組織專家對此書作了較大的修訂,在保留原來許多優點的基礎上,調整了原書的結構並增加了許多新的內容。修訂後的版本,全書結構更為周密合理、內容更為豐富準確、表述更為簡明得體。在全面介紹和表述歷史文獻學基本知識、基本材料,反映學術界最新成就的同時,更注重指導讀者了解和掌握文獻整理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步驟。
媒體推薦
序
20世紀80年代以來,歷史文獻學的學科建設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研究不斷深入,成果不斷湧現。楊燕起、高國抗二位先生主編的《中國歷史文獻學》,就是在這個背景下問世的。經過十多年的檢驗,這部書已經成為高校教學中頗具影響力的基本教材。最近經過修訂,又即將以新的面目與讀者見面了。在新版印行之際,再次拜讀全書,對其價值又有一些新的體會。
首先,是全書結構安排周密合理。全書分為三編,每編各有一個側重點。上編為概論,從歷史文獻學的定義講起,直至歷史科學與歷史文獻學的關係等諸多理論問題,均一一扼要闡發。中編為歷史文獻學的發展史,從先秦兩漢到20世紀,時間跨度非常大,作者抓住重要人物、重要典籍和重大事項,將基本線索梳理得清清楚楚。下編為歷史文獻學的基本方法或基本知識,系統介紹目錄、版本、校勘、辨偽、輯佚、傳注等若干方面的原理和內容。這樣的篇章安排,條理很明晰,既有縱線條的描述,又有橫切面的揭示,加上概論,歷史文獻學的基本內容就顯現出來了。
其次,是具體表述簡要得體。歷史文獻學有幾千年的歷史,內容實在太豐富了。在教材中寫什麼,如何寫,是不能不反覆斟酌的。十分難得的是,各位作者對自己承擔的章節,都認真下了一番去粗取精的工夫,儘量深入而淺出,寫出要點,寫出特色來。比如敘述近現代的歷史文獻學發展狀況,對羅振玉、王國維以來的一些代表性人物,介紹他們的學術活動,評價他們的文獻學成就,可以使大家從這些時代較近的人物身上,感受到文獻學的具體工作有哪一些,有的還可以繼續去做,這對初學者的啟迪作用相當大。又比如敘述文獻學的現狀與前景,強調歷史文獻學研究手段的現代化,對青年學子來說,這是很迫切又很現實的任務,很能引起他們的興趣,促使他們走上文獻學研究之路。至於文獻學基本知識的敘述,各個門類都能在不太長的篇幅內講得清楚明白,是甚得編纂要領的。
複次,是全書注重理論闡發,具有勇於探索的精神。三編之中,概論部分基本上是前人很少系統論述過的問題。如第二章《歷史文獻學與中國傳統文化》,從民族文化心理與歷史文獻學的繁榮、歷史文獻學所體現的民族文化特徵、其他文化成就對歷史文獻學發展的作用三個方面加以闡發,能促使大家對二者的關係予以深思,將以往的歷史文獻學放到傳統文化的大背景下去把握。第四章《歷史科學與歷史文獻學》,則從歷史科學研究與歷史文獻資料、歷史文獻學是歷史科學的輔助學科等四個方面加以闡發,給學科定位,這對歷史文獻學的學科建設,是一次積極的探索。中編和下編中,也有不少過去為人所忽略的問題。如20世紀前期索引事業的提倡者與組織者洪業,是文獻學史上不可或缺的人物,以往未予充分注意,中編設專節介紹,使他在文獻學史上有了一席之地。在基本知識的介紹中,作者將史源學、藏書史等內容納人大家的視野,也反映出這部書的學術眼光是很高的。
在上述長處之外,全書還有不少地方可以啟人思緒,引導人們向深處開掘。如學科定義的確定性、研究領域的開放性、研究方法的交叉性、研究目的的多元性以及研究前景的廣闊性諸點,便是我們近日拜讀此書後,感到還可深人論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