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陶瓷款識(上下)

內容介紹

款識:原意是古代鐘鼎彝器上鑄刻的文字。《漢書·郊祀志下》:“今此鼎細小,又有款識,不一存見於宗廟。”顏師古註:“款,刻也;氏,記也。”除了顏氏刻記之說,《通雅》中還有三種解釋:一、款是陰字凹入者,識是陽字挺出者。二、款在外,識在內。三、花紋為款,篆刻為識。由於陶器上的文字不僅有陰有陽,更有書寫,鈐印、堆貼等等。所以陶瓷器上的款識,實際上包括了一切記號。並且這種記號隨著時代、生活環境、用途不同而千變萬化,特別是款識的種類,更多豐富多彩,除了紀年、乾支款外,還有陶工款、堂齋款、器用款、詩用款、吉祥與款、記號款、後加款、仿款等等。在款識的書體、節構、書寫部位等方面也是琳琅滿目,精彩紛呈。
研究歷代陶瓷款識,不僅是鑑定和研究陶瓷的重要依據,從中還能覺察到不斷嬗變的歷史脈搏,升華鑑賞和收藏的審美層閣。
本書匯集了從高古陶瓷到當代陶瓷的大部分款識,收錄圖譜是同類圖書最多的一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