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中文名: 中國歷代財政改革研究
作者: 葉振鵬圖書分類: 人文社科
出版社: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書號: 9787500537045
發行時間: 1999年04月
地區: 大陸
語言: 簡體中文
目錄
導 論
第一章戰國中晚期秦國的財政改革
第一節 改革前秦國所面臨的社會矛盾
一、各種政治矛盾並存的時局
二、生產關係與生產力矛盾的加劇
三、國家財政面臨的重重危機
四、改革是富國強兵的必由之路
第二節 秦孝公時財政改革的主要措施
一、改革財產分配製度
二、變徭役地租為實物稅制
三、制定重農抑商禁末政策
四、建立國家專賣制度
五、實行儲備與平準政策
第三節 財政改革的效果與意義
一、社會生產力明顯提高
二、社會經濟走向發展繁榮
三、財政實力得到增強
四、封建國家由弱變強
五、財政改革的意義和局限
第二章西漢武帝時代的財經改革
第一節 危機四伏變革方臨的武帝時代
一、武帝時代內外交困政局的歷史再現
二、武帝時代社會經濟形勢的再度逆轉
三、武帝時代財政危機的日益加劇
第二節 武帝時代的財經改革新舉措
一、禁絕私鑄,集權中央,實行統一貨幣政策
二、算緡告緡,剝奪富商豪強的非法錢財
三、倡行鹽鐵專賣政策,收奪富商鹽鐵之利於中央
四、創辦均輸法,另闢新財源
五、實行平準政策、調節物資供求,平抑市場物價
六、徙民邊塞,實行軍、民屯墾
第三節 武帝時代的財經改革成效與基本評價
一、通過對農商關係的局部調整,使土地兼併之害受到一定的遏制,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
二、改革給西漢社會帶來了全面的繁榮與昌盛
三、武帝時代財經改革成功的原因與歷史評價
第三章 西漢中後期的社會危機和王莽財經改革的失敗
第一節西漢中後期社會矛盾的全面激化
一、西漢中後期“爭於奢侈”世俗的形成及其嚴重危害
二、西漢中後期外戚專權局面的出現與封建專制皇權的腐敗
三、西漢中後期的逐“末”之風與土地兼併日益猖獗
第二節 王莽財經改革“方案”的具體內容
一、王莽的土地“改革”方案
二、王莽的“六管”經濟政策
三、王莽的幣制改革
第三節 從王莽財經改革失敗中得到的啟示
第四章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財政改革
第一節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社會危機
一、動盪時期的階級矛盾與民族矛盾
二、土地兼併和人口流亡同日俱增
三、陷入困境中的國家財政
第二節 財政改革的主要內容
一、改革土地制度,調節利益分配
二、健全租調製度,力求合理負擔
三、整頓稅制,減少稅外加稅
四、實行專賣制度,維護國家經濟利益
五、加強戶口管理,增加財政收入
六、壓縮財政支出,禁止貪污腐敗
第三節 財政改革的成效及其評價
一、扭轉了國家財政空匱局面
二、恢復和發展了社會經濟
三、解放和提高了社會生產力
四、增強了封建國家的綜合實力
五、緩解了各種社會矛盾
第五章隋代文帝時期的財政改革
第一節 隋初財政改革前面臨的隱患
一、隋文帝時潛伏的階級矛盾
二、隋代初年民族矛盾的尖銳
三、國家財政基礎的虛弱
第二節 財政改革的措施及特點
一、改革均田制度,調整土地占有失衡
二、完善租庸調製,改善生產關係
三、大索貌閱,擴大財稅徵收面
四、健全倉廩制度,加強財政積蓄
五、開運河興屯田,解決財政調撥
六、推行節儉政策,嚴禁貪污浪費
七、改革貨幣與度量衡,穩定商品市場
第三節 財政改革的成就與評說
一、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顯著提高
二、社會經濟呈現繁榮趨勢
三、財政振興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四、社會形勢平穩安定
第六章 唐代中葉的財政改革
第一節 唐代中葉出現的各種社會問題
一、分配不公引起的階級矛盾及民族矛盾
二、軍事制度的變化對國家財政的影響
三、社會經濟變化出現的諸多問題
四、入不敷出的國家財政危機
第二節 唐代中葉財政改革的重大舉措
一、變均田制為莊園制,調整利益再分配
二、改租庸調為兩稅法,建立新的稅收制度
三、制定鹽鐵課稅為鹽鐵專賣
四、改革漕運,解決財政調撥危機
五、劃分中央與地方財權,實行分稅制度
六、健全會計制度,執行專款專用
七、完善常平法與和糴政策
八、改進幣制,限制通貨膨脹
九、節流與開源同時並舉
第三節 唐代中葉財政改革的效果及意義
一、生產關係與生產力的適應
二、社會經濟得到恢復與發展
三、國家財政迅速擺脫危機
四、尖銳激烈的階級予盾趨於緩和
五、唐中期中央集權得到維護和加強
第七章北宋神宗時期的財政改革
第一節 北宋中葉積弱積貧程度的加深
一、民族矛盾導致的財政負擔
二、階級矛盾對財政改革的要求
三、經濟危機對國家財政的威脅
四、財政危機的發展勢在必改
第二節 北宋中葉王安石主持的財政改革
一、制定均輸法,省費增效
二、改革青苗法,抑制私人高利貸
三、推廣農田水利法,鞏固農稅來源
四、頒布免役法,減輕農民負擔
五、貫徹方田均稅法,實現稅負公平
六、推行市易法,打破商賈壟斷
七、減冗省費,緩解財政危機
八、實行保馬法,變官養為民養
第三節 財政改革的作用與局限
一、生產關係和生產力之間的矛盾得到調整
二、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
三、階級矛盾由激化變為緩和
四、積弱積貧的國家財政日益好轉
第八章 明代隆慶、萬曆初年的財政改革
第一節 洪武至隆慶間的政治經濟變化
一、階級矛盾、民族矛盾和統治階級的腐敗
二、土地兼併、人口流亡和農業經濟的萎縮
三、賦稅銳減,支出日增,財政危機的加重
第二節 以“一條鞭”法為核心的財政改革
一、嚴格考成,整頓吏治
二、清丈田畝,堵塞偷漏
三、改革賦役制度,推行“一條鞭”法
四、節約開支,厚農資商
五、力通互市,疏河通漕
第三節 改革的成敗與意義
一、緩和社會矛盾,改善財政狀況,整肅吏治,鞏固邊防
二、明中葉財政改革的意義與局限
第九章清代雍正時期的財政改革
第一節 雍正即位時所面臨的諸多社會矛盾
一、康、雍之際的政治危機
二、康、雍之際的階級矛盾
三、康、雍之際的財政危機
第二節 雍正時期財政改革的幾項有力措施
一、結合吏治整頓,嚴查錢糧虧空
二、實行耗羨歸公、養廉銀制度
三、丈田畝,清積欠,均平負擔
四、攤丁入地,改革賦役制度
第三節 雍正時期的財政改革成效與其在清代歷史上的地位
一、實現了整肅吏治的政治目的
二、各地私自濫征加派之弊得到有效遏制
三、封建國家財政日漸充裕
四、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經濟的繁榮
附錄一 中國古代財政改革研究
一、歷次古代財政改革
二、古代財政改革的經驗與啟示
附錄二 財政政策在中國歷代改革中的地位與作用
一、“重農抑商”政策
二、國家專賣政策
三、國家平準政策
四、稅收政策
五、財政信用政策
六、貨幣政策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