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部三大都市圈城市體系演化機制研究

其次,對東部三大都市圈城市體系及經濟發展進行對比分析。 第三,對東部三大都市圈的城市體系演化機制進行研究。 《中國東部三大都市圈城市體系演化機制研究》從城市集聚經濟角度入手,對東部三大都市圈城市集聚經濟程度進行實證分析。

內容介紹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城市的發展道路越來越受到世界的關注,我國“東部地區”作為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一個典型區域,已成為重點關注的對象。尤其是東部地區的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都市圈區域經濟發展總體水平高,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東部三大都市圈作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區域,是我國城市體系發展及演變的典型區域和主要表征,對其城市體系及演化機制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論和實踐意義。張蕾編著的《中國東部三大都市圈城市體系演化機制研究》在對現有城市體系和城市經濟的理論及實證研究總結之上,展開對中國東部三大都市圈的城市體系及城市演化機制研究。
首先,對中國城市化道路及城市發展中東、中、西三大地帶的差異及其原因進行分析。中國城市化發展道路具有鮮明的特色,城市化發展時間階段性明顯,在特殊國情下的經濟發展戰略形成了中國的城市化水平滯後,但城市化規模結構日趨合理,都市圈和都市帶逐步形成,集中於沿海地帶,城市空間結構呈現出“東密西疏”的態勢。進而,本文從地區經濟差距、產業結構、居民收入、金融業發展、對外開放、地區經濟成長因素貢獻率等方面對我國東、中、西部的城市發展差異進行對比分析;並探討由於在地理區位、歷史因素、地區價格關係、政策因素及民營經濟等方面的差異化形成了我國東、中西部的地區差異。
其次,對東部三大都市圈城市體系及經濟發展進行對比分析。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都市圈在中國經濟發展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隨著時間推移,伴隨著遷移人口的密集、工業集聚的加劇,東部三大都市圈在我國的經濟地位不斷提高,經濟發展呈現出明顯的極化特徵,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增長極區域。從經濟總量、產業結構、人口遷移、FDI水平等方面對比三大都市圈的經濟發展,發現珠三角、長三角和京津冀三大都市圈具有一定的差異。
第三,對東部三大都市圈的城市體系演化機制進行研究。從理論層面探討了都市圈形成的內在機理,從城市人口規模變動分析了東部三大都市圈城市體系的空間演化進程,並運用1990—2009年東部三大都市圈的數據,對其經濟發展影響因素的異同進行對比分析,通過計量分析,實證結果驗證了理論分析。結論為:東部三大都市圈走出了各具特色的城市體系演化路徑。
第四,對中國及東部三大都市圈城市位序一規模法則及城市規模增長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從城市位序一規模法則人手,分別對中國及東部三大都市圈進行了實證分析,結果發現兩者的Zipfs指數均大於1,說明中國及東部三大都市圈的城市集中度都非常高。在對城市規模增長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中,發現全國城市與東部三大都市圈城市之間存在明顯不同,除基期城市的人口規模均對城市規模增長呈顯著影響之外,全國城市的城市規模增長會受經濟因素的影響,而東部三大都市圈城市規模的增長會受自然條件及政策因素的影響。
最後,對東部三大都市圈城市集聚經濟進行分析。面對當前我國城市發展中的理論分歧,一方面是繼續重點發展東部還是中、西部;另一方面是重點發展大城市還是中小城市。《中國東部三大都市圈城市體系演化機制研究》從城市集聚經濟角度入手,對東部三大都市圈城市集聚經濟程度進行實證分析。實證結果發現,東部作為我國城市發展快速的區域,三大都圈中絕大多數城市的現有規模均低於最優城市集聚效應倒U形曲線所對應的城市規模,說明東部三大都圈城市的集聚效應仍然不夠,城市集聚仍有很大空間,東部地區仍需繼續集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