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基礎教育專業委員會

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基礎教育專業委員會

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基礎教育專業委員會是經國務院批准、民政部註冊、教育部主管的國家一級學會——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的分支機構,是在國家教育部指導和支持下,根據國家教育發展戰略,為推動和促進全國基礎教育信息化發展和智慧校園建設而成立的學術性團體。

簡 介

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基礎教育專業委員會是經國務院批准、民政部註冊、教育部主管的國家一級學會——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的分支機構,是在國家教育部指導和支持下,根據國家教育發展戰略,為推動和促進全國基礎教育信息化發展和智慧校園建設而成立的學術性團體。

宗 旨

1、研究我國基礎教育信息化的規律與戰略性問題,加強學校間合作與交流,促進我國基礎教育信息化和智慧校園的建設與發展。

2、承擔教育部委託的基礎教育信息化推進及智慧校園建設重大研究課題,為各級政府提供智慧教育方面的諮詢報告和政策建議,努力做好政府的參謀。

3、加強教育主管部門、中國小校、教育科研機構以及教育信息化建設與套用企業之間的縱向溝通與橫向交流,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

4、提出和建議我國基礎教育智慧校園建設標準,推動智慧教育及智慧校園的標準規範制定和套用推廣。

目 的

貫徹落實教育部關於教育信息化建設工程的指導精神,加快推進基礎教育信息化和智慧校園建設進程,展示各地教育信息化、智慧校園建設成就,促進教育信息化經驗、技術交流,推廣優秀教育信息化及智慧校園建設與套用方案,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密切教育信息化建設領域各有關單位的橫向聯繫,匯集一批具有較強實力和特色的信息化企業,推進我國智慧教育的跨越式發展。

業務範圍

1、組織和承擔基礎教育信息化、智慧校園建設有關課題的研究任務,為各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提供智慧教育諮詢、政策建議與決策支持服務;

2、結合國家教育信息化發展規劃,舉辦智慧教育學術會議和專題研討會、報告會、座談會與培訓班等,推動全國基礎教育信息化的研究和發展;

3、促進基礎教育信息化建設和運行管理經驗的交流,建立與其他國家及地區中國小(幼稚園)之間的聯繫;

4、承辦政府有關部門或企事業單位委託的相關項目論證與研究;

5、為教育行政部門對智慧教育的決策提供諮詢服務,為學校的智慧校園建設提供指導;

6、與海內外有關社團和其他智慧教育相關組織建立業務聯繫,開展考察、洽談、訪問活動;

7、出版會刊等與本會有關的學術資料,介紹國內外智慧教育動態。

全國智慧校園建設工程系列活動

教育信息化是國民經濟與社會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我國智慧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依託教育信息化建構創新型、智慧型的現代教育體系,是社會發展和教育現代化發展的內在要求。而學校是教育信息化的主陣地,建設“智慧校園”,以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有效破解制約教育發展的難題,促進教育的變革與創新,已經成為我國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教育均衡發展的重大戰略選擇和全社會的共同心聲。

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以及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精神,加快我國智慧校園建設步伐,促進學校管理方式、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變革,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基礎教育專業委員會舉辦全國智慧校園建設工程系列活動。

全國智慧校園建設工程旨在通過專家引領、交流互動、培訓提高、科研助推、示範帶動等形式開展“全國中國小智慧教育高峰論壇”、“全國中國小智慧教育大講堂”、“智慧校長高級研修班”、“創建智慧校園示範校”等系列活動,進一步提升我國教育信息化整體水平,打造智慧型的校園環境、智慧型的學校管理、智慧型的教師隊伍、智慧型的教學環境、智慧型的教學系統、智慧型的教學模式,培養資訊時代智慧型的學生,逐步形成我國智慧型的教育體系,推動資訊時代的教育改革與創新發展。

全國中國小智慧教育大講堂

智慧教育是資訊時代我國教育發展的必然選擇和重要趨勢,當前,我國教育信息化步伐明顯加快,工作力度空前加大,呈現出教育系統全力推進、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良好局面。

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在第二次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強調: “十三五”期間,要進一步加快教育信息化進程,強化深度套用、融合創新,運用信息技術設計和推進“教改”、“課改”,促進教學方法、管理模式以及教育服務供給方式的變革,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動教育現代化。

2016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智慧教育也與時俱進地被賦予了更多的內涵。為進一步加快智慧校園建設步伐,打造智慧型的校園環境、智慧型的學校管理、智慧型的教師隊伍、智慧型的教學環境、智慧型的教學系統、智慧型的教學模式,培養資訊時代智慧型的學生,逐步形成我國智慧型的教育體系,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基礎教育專業委員會將舉辦全國中國小智慧教育大講堂。

全國中國小智慧教育大講堂,是實施智慧校園建設工程的高端研修組織,以解決課堂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問題、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為重點,探索信息技術支撐的教育教學新模式與教育供給新方式,以權威、專業的名師組成教授隊伍,緊密聚焦“網際網路+教育”這一時代特徵,圍繞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智慧教育中的熱點、重點和難點等相關內容開展專題培訓,探討智慧教育發展的新方向、展示智慧教育領域的最新成果、交流智慧教育套用的經驗和成果,全面提升我國教育信息化水平,為實現教育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

“十三五”規劃全國重點科研課題

全面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以及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精神,進一步推進教育信息化改革與發展,發揮教育教學研究為教育信息化決策服務、為教育教學實踐服務的功能,探索解決我國智慧教育推進過程中遇到的理論和實踐問題,更好地鼓勵廣大教育工作者參與智慧教育科學研究,發揮教育科研的引領作用,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為此,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基礎教育專業委員會決定開展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基礎教育“十三五”規劃全國重點科研課題申報工作 。

一、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基礎教育“十三五”規劃全國重點科研課題分為“重點課題”和“獨立課題”。重點課題研究周期長一般3-5年;獨立課題研究周期短一般1-3年。申報者可以在《選題指南》確定的內容中,自主選擇研究領域和研究方向、確定具體研究內容。

二、課題內容要求

1 . 課題要著眼於國家中長期教育規劃綱要和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以教育信息化建設、套用、管理、評價中的問題為主攻方向,重點研究推進智慧教育工作中的熱點、難點問題。

2 . 課題以套用研究和實踐研究為主,力求具有現實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具有較大的學術創新、決策創新、實踐套用等價值。

3 . 能反映當代中國基礎教育領域智慧教育的研究水平,具有前沿性、時代性和創新性。

4 . 課題名稱具有明確的問題指向和實踐取向,求真務實,注重套用。

5 . 課題目標必須在現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經過一定時期的研究可以確保實現。

6 . 申請者可以自行確定並有一定研究基礎的課題。

三、申報程式

1 . 填寫《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基礎教育專業委員會“十三五”規劃全國重點科研課題申請·評審書》。

2 . 基教委收到申報單位紙質《申請·評審書》與電子稿,隨即報送專家組評審。通過之後,予以下達課題立項批覆函。

四、課題管理辦法

1 . 課題成果可以是學術專著,也可以是研究報告、典型經驗、論文以及具有創新價值的編著等。

2 . 本會在課題研究期間根據參研單位要求組織中期檢查、課題鑑定、結題鑑定、成果推廣套用等,以及相關交流活動。

3 . 課題成果經鑑定驗收後,由本會發給《結題證書》。

4 . 本會將對立項的課題研究提供必要和可能的專家指導、學術信息。

5 . 本會對各類課題成果具有優先使用權,並將組織課題成果評獎。

五、經費管理

1 . 申報和審批科研項目不收費用。

2 . 項目評估、評審、立項後的研究指導、科研服務、專家指導、中期檢查、媒體公示、結題驗收等需要繳納評審綜合科研服務經費。

六、其他事項

1 . 為抵制學術腐敗和不正之風,課題接受社會監督和舉報。凡弄虛作假、剽竊行為等,一經發現查實,即予曝光,取消課題立項資格。

2 . 凡屬已有研究成果的課題和在其他國家級部門已經立項的課題,本會不再受理申報。

3 . 批准立項後因故未能如期完成或需要中止的課題,必須有課題負責人向管理部門提出申請並獲同意。無故不按期完成而又未說明原因的課題,我會將予以通報,取消其繼續申報其他課題的資格。

4 . 本會會員、理事單位、審批命名的“全國中國小智慧校園示範校”在同等條件下具有課題立項的優先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